最近两个月,多家国产
EDA公司
开启科创板
IPO
征途。
2021
年
2
月
1
日,上海监管局披露了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国微思尔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
A
股)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辅导备案情况报告及辅导备案基本情况。
国微思尔芯
现有主要产品是原型验证系统和模块,通过自主开发的仿真编译软件、仿真运行软件、仿真调试软件和仿真加速硬件,采用建模验证、形式验证、软件仿真、门级仿真、硬件仿真、原型验证等多种先进验证方法学,并借助仿真验证云等多种技术手段,支持芯片开发者构造完整的仿真环境,达到芯片设计环节中的功能验证目的,协助芯片开发者发现芯片设计中的缺陷并确保芯片功能的正确性。公司产品能有效缩短芯片开发周期,提高芯片投片成功率。
2021
年
1
月
2
1
日,上海监管局披露了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上海概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
A
股)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辅导备案情况报告及辅导备案基本情况。
概伦电子
为半导体工艺开发和集成电路设计提供国际领先的建模、仿真和验证的
EDA
解决方案,公司当前主要产品线分为三类,集成电路制造
EDA
领域的建模及分析验证平台、集成电路设计
EDA
领域的快速电路仿真及良率和可靠性设计验证平台、高端半导体器件电学特性测试系统等。
2020
年
12
月
16
日,浙江
监管局披露了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杭州广立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
A
股)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辅导备案情况报告及辅导备案基本情况。
广立微
围绕着半导体性能分析与良率提升,主要提供基于测试芯片和数据分析的制造类
EDA
软件、电路
IP
、晶圆级电性测试设备以及与半导体成品率提升相关技术服务。其先进的解决方案已成功应用于
180nm
~
4nm
工艺技术节点。
EDA
是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命脉
EDA
作为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命脉,自始至终连接和贯穿着芯片制造和科技应用的发展;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直至电子产品的设计,每个环节都离不开
EDA
工具。其实
EDA
市场是一个比较小的市场,
2019
年
EDA/IP
全球产值约
110
亿美元,然而就是这小小的
110
亿美元,却撬动了约
5
千亿美元的半导体市场甚至是约
1.6
万亿的电子产品市场。
EDA
技术成就芯片集成度提高
1970
年代属于
CAD
时代
,也是是
EDA
的雏形时期,设计人员依靠手工完成电路图的输入、布局和布线,随着可编程逻辑技术的出现,开发人员常识将整个设计工程自动化,不再仅仅满足于完成光刻演模版的出图;
1980
年代
EDA
走向商业化
,由于可编辑逻辑器件的成熟,硬件描述语言
VHDL
和
Verilog
产生了,为
EDA
的商业化打下来非常好的基础;
1990
年代系统设计阶段
,随着硬件语言的标准化和集成电路设计方法的不断发展,推动了
EDA
设计工具的普及和发展,该时期的
EDA
技术特征是高级语言描述、系统级仿真和综合技术;
2000
年代后
EDA
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在仿真验证和设计两个层面支持标准硬件语言的
EDA
软件工具功能更加强大,更大规模的可编程逻辑器件不断推出,系统级、行为级硬件描述语言趋于更加高效和简单。
EDA
是中国芯片产业链
短板之短板
中美贸易战拉开大幕,
EDA
禁运首当其冲,成为卡脖子工程。
EDA
的的战略性,重要性被推到空前高度。
事实上,
EDA
国产化并非第一次,也不是第一次受到掣肘。
我国从
1980
年代中后期开始,就投入到
EDA
产业的研发当中。当时我国包括集成电路在内的高科技领域都受困于
“
巴统
”
的禁运,国外
EDA
无法进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倍受掣肘。为了更好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我国在
1986
年动员了全国
17
家单位、
200
多位专家齐聚北京,研发我国自有的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
熊猫系统
”
,在
1992
年首套熊猫系统问世,是我国第一个大型
ICCAD
系统,也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1994
年
“
巴统
”
取消对中国禁运,
海外
EDA
公司
以技术成熟
、
价格便宜的工具挤占市场
。
1994
年至
2008
年,国家对国产
EDA
的支持非常有限,中国
EDA
产业陷入发展低谷,发展曲折而缓慢
,
和海外差距越来越大。
国产
EDA
的困境
和突围
目前国内的
EDA
工具很分散,提供不了全套的工具链,而国际
EDA
公司提供给芯片企业的一般都是全套工具。此外,高校
EDA
基础教育也较为薄弱
,
国内高校几乎完全没有
EDA
相关培养方向及
EDA
相关课程开设,
EDA
相关教材主要是
VHDL/Verilog
语言或可编程器件
FPGA
。此外,
2010
年后国内几乎完全没有相关领域的论文发表,集成电路行业对口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相关行业的仅占
1/3
,对
EDA
了解和
感
兴趣的更是寥寥。
国内
EDA
产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国内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互相促进的产业链,抱团一直是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最重要方向。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环环相扣,只有通过产业链上下游联动,才能获得成功。然而,国内行业协同不够紧密的问题一直存在。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