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金电子研究
电子首席骆思远及其团队倾心打造,为投资者挖掘行业投资价值保驾护航!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国金电子研究

国金电子行业周观点 (2017-10-15)

国金电子研究  · 公众号  ·  · 2017-10-15 18:2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国金电子周观点

2017.10.15

核心观点:基本面逐季上扬,iPhone X良率提升进行时,重点关注2018年iPhone 8S新机新机会

由于今年下半年订单整体延后,我们预测四季度好于三季度,明年一季度淡季不淡,2018年电子行业有望精彩纷呈,建议重点布局2018年增长确定,估值合理的公司,静待估值切换。


目前iPhoneX正在解决良率问题,关键零组件(3D Sensing)供货不足问题也正在逐步得到缓解,预计良率将稳步攀升,我们预测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产业链将迎来强劲的拉货需求。尽管iPhone 8销售低于预期,iPhoneX良率较低,但是苹果FPC软板供应商台郡科技9月、第三季营收同创历史新高,9月营收比今年8月及去年9月各增加了28.7%、42.4%;第三季营收较前一季及去年同期各增加92.1%、24.3%。信维通信也预告了三季报业绩,按照预告的中值测算,三季度单季盈利同比增长70%。


我们持续看好苹果产业链,重点推荐iPhoneX受益公司及明年在iPhone8S上有新增料号的公司: 东山精密、信维通信、立讯精密、安洁科技


建议重点关注2018年1月9~12日即将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CES展(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电子行业风向标,看电子新科技争奇斗艳,跟踪电子行业发展趋势。有了5G 的助力,我们预测2018年CES将更加大放异彩,5G也有望成为展会的大热点,届时,全球各大手机厂商有望展示5G手机,我们重点看好5G给手机带来的发展机遇,全球13亿部手机,一旦全球5G网络商用,5G手机将快速渗透,带动效应非常明显。5G手机将带动射频器件高速增长,手机单机价值量提升有望达到3倍以上,也给被动元件带来了10-20%的增量,此外,手机后盖材料也会发生较大变革,后盖金属时代将终结,3D曲面玻璃后盖有望成为高端旗舰机型的主流配置,3D曲面塑胶后盖有望成为中低端手机的主流配置。


除5G外,2018年CES电子热点有望精彩纷呈,物联网、自动驾驶、智能芯片、智能音响、折叠手机、可穿戴、VR产品等也会升级,以崭新的姿态亮相。智能手机的屏内指纹识别最新进展也有望揭晓,韩国已研制出全屏指纹识别,京东方也表示明年计划实现指纹识别传感器嵌入屏幕区的方案量产,三大功能-触控、显示和指纹识别全部集成在单一IC将成为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目前TDDI已经实现了同时处理显示和触控功能,接下来重点突破的方向是将指纹识别集成。


2018年CES重点受益公司: 信维通信、立讯精密、景嘉微、均胜电子、国光电器、奋达科技、水晶光电、华工科技、深天马A、京东方A


2018年,我们认为全面屏是智能手机最确定的机会,iPhone产业链重点看明年iPhone8S新机会,无线充电重点关注接收端线圈方案的变革,5G通信重点看好手机射频器件,汽车电子重点看好电动汽车及特斯拉,10月重点推荐: 东山精密、信维通信、安洁科技、立讯精密、超声电子、中航光电、大族激光、闻泰科技、欧菲光、旭升股份、东尼电子、华天科技、田中精机、深天马A 。重点看好细分子行业及推荐公司如下:

苹果产业链: 东山精密、信维通信、安洁科技、立讯精密、超声电子、江粉磁材、科森科技;


5G射频器件: 信维通信、立讯精密、电连技术;


汽车电子(电动汽车、特斯拉): 旭升股份、安洁科技、宏发股份、胜宏科技、中航光电、得润电子;


全面屏: 大族激光、闻泰科技、深天马A、欧菲光、长信科技、合力泰;


无线充电: 信维通信、安洁科技、立讯精密、横店东磁、东尼电子、田中精机、飞荣达;


摄像头: 欧菲光、舜宇光学科技;


半导体封测: 华天科技、长电科技。


1.iPhone产业链利空不断,可将视角转向2018年iPhone新机新机会

近期,iPhone产业链利空不断,先是iPhone8发售遇冷,销售情况不乐观,再是iPhone8电池出现膨胀,最后传出万众期待的iPhoneX组装直通良率低于10%,发货可能会延迟至12月份。一连串的利空可能会导致iPhone产业链公司股价承压,我们的观点是短期波动不影响长期向好格局,iPhoneX良率提升只是时间问题,一旦取得突破,将出现强劲的拉货,我们持续看好iPhoneX。


我们认为,今年格局已定,在当前这个时点,更应该把目光聚焦在2018年iPhone新机(我们暂时叫它iPhone8S)的机会上,苹果早已启动iPhone8S的研发,并有望在今年年底前确定方案及供应商。我们紧跟产业链,目前已了解到多家公司参与了iPhone8S的研发, 东山精密 参与了两个新增料号的研发 )、 信维通信 参与了多个无线充电接收端线圈方案模组及新型屏蔽件的研发,预计2018年会新增大量新的料号 )、 立讯精密 参与了无线充电接收端线圈方案模组研发 )、 安洁科技 参与了无线充电散热模组、手机及手机包装盒包裹膜研发 )、 科森科技 参与了钢铝机身及新款Macbook机身材料研发 )、 飞荣达 无线充电散热石墨材料已通过认证 )、 东尼电子 参与了无线充电接收端线圈研发 )、 田中精机 绕线机独家供应商,一旦无线充电接收端采用线圈方案,绕线机需求会大幅增加 ……


2. 5G通信,中国的世纪机遇,手机射频器件的饕餮盛宴

在电信行业,中国之前一直是追随者,而在5G时代,中国有望成为主要创新和主导者,目前三大运营商正在加紧布局,预计2018年试点城市将开通5G网络,率先全球进行预商用;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移动市场,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良好的发展机遇。


工信部已启动“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重点支持5G预商用基站设备、5G智能终端、5G终端高性能功放/开关/滤波器集成化射频模组、基于R15支持毫米波的5G终端基带芯片及射频芯片、开发支持3GPP R14/R15 LTE-V2X标准的终端基带芯片和射频芯片(车联网应用场景) 、智能机器设备的实时远程操控(远程医疗、小型无人机远程驾驶、工农业智能机械设备的远程操作等)、面向工业制造的5G研发及试验、毫米波5G信号源研发等。


5G通信,手机先行。 2014年中国4G网络正式开通,2015年全球4G手机销售9.67亿部,渗透率高达74.7%,中国预计在2020年正式开通5G网络,我们预计5G手机在2018年开始渗透,2020年达到35%,2022年达到75%。5G给手机射频器件带来了较好的发展机遇,频段的增加及载波聚合技术的应用,带动射频滤波器及功率放大器强劲增长,单机用量有望翻倍,手机天线发生重大革新,单机价值量有望大幅增加。高通及英特尔已推出5G手机芯片,预计在2018年大批量供应市场;华为在2017年2月已完成5G样机的测试,苹果已提出5G测试申请。在5G的带动下,智能手机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黄金期,手机射频器件发展前景极其广阔。


5G手机-阵列天线横空出世。 5G手机天线出现重大技术变革,5G基站和手机采用毫米波相控阵天线体制,5G手机天线将会是一个含芯片的模组,采用天线点阵,8、16或者32个天线阵列。在5G开通初期,5G天线会存在不兼容4G/3G天线的情况,因此4G/3G天线有望单独存在,手机中天线数量及价值量有望大幅增加;预计2018年将有部分机型具备5G通讯功能,5G手机在2020年也将快速渗透,达到35%,2022年渗透率达到75%,5G手机天线将呈现高速增长态势,预计2022年市场需求将达到352亿元。


频段不断增加,射频滤波器快速增长。 在手机射频模块中,射频滤波器可以将带外干扰和噪声滤除,以满足射频系统和通讯协议对于信噪比的需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信技术的不断升级以及载波聚合技术的快速渗透,通信频段不断增加,手机射频滤波器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4G手机中滤波器平均用量在30个左右,苹果iPhone7支持40多个频段,如果把一个双工器改成2个滤波器,再加上一个结构滤波器,每个频段2-3个滤波器,那么仅一部iPhone7用到的滤波器就超过100个。每增加一个频段,需要增加2个滤波器,预计5G通信及载波聚合技术的采用,2020年全球将新增50个频段,全球2G/3G/4G/5G 网络合计支持的频段将达到91 个以上,对射频滤波器的需求将大幅增加,预计至2022年,手机射频滤波器的市场规模将从2015年的50亿美元增加至163亿美元。SAW滤波是2G、3G及4G通信技术的主力军,5G向高频方向发展,BAW滤波器将大显身手。


射频功率放大器(PA)-射频器件皇冠上的明珠。 功率放大器(PA)用于收发器输出的射频信号放大,随着大量数据传输稳定与快速的诉求,需要用到的功率放大器数量也越多。2G手机使用1颗PA,3G手机采用4颗PA,4G手机采用7个PA,载波聚合与Massivie MIMO的推动,预计5G 手机使用PA高达16颗以上,2020年PA市场规模将从2015年的270亿增长到到501亿元。


推荐: 信维通信、立讯精密、电连技术 ,建议关注: 麦捷科技、顺络电子、Skyworks(美股,手机PA龙头)、Avago(美股,BAW滤波器龙头)


3.Flash需求大幅增长,供求紧缺仍将继续,有望与5G无缝衔接

Flash涨价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是需求增长较快,以苹果手机为例,今年三款新机整体内存提升约为80-90%,二是扩产难度较大。Flash从去年第二季开始一直到现在,目前紧缺局面仍未得到缓解,我们研判,Flash紧缺有望在2018年下半年得到缓解,而2019-2020年5G手机将快速渗透,又将带动Flash的强劲增长,Flash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

建议重点关注A股Flash稀缺厂商 兆易创新


4.汽车电子(电动汽车、特斯拉):行业增长+国产替代,发展空间广阔

智能化、电动化和网联化是汽车产业变革不可逆挡的潮流,当年的智能手机和如今的智能汽车都站在时代的风口。汽车电子在整车成本中的占比不断增加,在紧凑型车中占比15%、在中高档轿车中占比28%、在混合动力轿车中占比47%、在纯电动轿车中占比65%,汽车电子将深度受益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的浪潮。


2016年,特斯拉Model S及Model X销量合计达到7.6万辆,同比增长50%,基于Model S及Model X的持续热销及Model 3的火爆预订,特斯拉规划到2017年产量达到23万辆,2018年达到50万辆,2020年达到100万辆。


Model 3进最大续航里程将达到346公里,百公里加速仅需6秒,具备自动驾驶功能,其海外起布售价为3.5万美元。特斯拉之前车型近百万元人民币的售价让不少想购买电动汽车的车主望而却步,Model 3作为大众消费级车型,对标传统宝马3系,性价比较高,颇受市场青睐。


我们认为,当年的苹果推出经典机型iPhone4,奠定了其以后在智能手机领域取得成功的坚实基础,特斯拉在积累和酝酿多年后,推出面向大众消费群体的Model 3,以其前沿的设计、卓越的性能、合适的价格,目前Model 3已风靡全球,成为当今智能电动汽车的翘楚,Model3明年将实现大批量生产,预计Model 3会像iPhone4那样取得成功,在全球掀起智能汽车的浪潮,推进全球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快速发展。


目前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高达13000亿元,是仅次于手机产业链的第二大电子细分子行业,看好逻辑主要是行业高成长(全球增速9%,中国增速15%)及国产化替代(国内汽车电子产业整体发展非常薄弱),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汽车行业也被认为是电子行业的下一个盛宴。


推荐: 旭升股份、安洁科技、宏发股份、胜宏科技、中航光电、得润电子


5. 无线充电、无线未来,接收端线圈方案有望异军突起!

无线充电生态网络正在建立,Qi标准无线充电技术得到了多方推广,在iPhone8/8Plus及iPhoneX发布不久,星巴克就宣布,旗下咖啡门店的无线充电设备将支持苹果这三款机型。Aircharge是一家在公共场所打造无线充电设备的公司,目前已经开始在5000个公共场所安装相关设备,并将在2018年之前把无线充电设备覆盖到英国的1000多家麦当劳。宜家已经开始出售配有无线充电设备的家具。LG新旗舰机型V30也有搭载了无线充电,而华为有望在10月16日发布的Mate10上搭载无线充电,明年发布到 小米7也有望搭载无线充电。OPPO、VIVO、金立、努比亚、魅族等国内手机品牌无线充电研发暗流涌动,手机无线充电应用浪潮一触即发,预计2018年将有超过一半的手机搭载无线充电,发展前景广阔。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无线充电接收端普遍采用的是FPC软板方案,优势是可以做到轻薄,但是存在成本高、发热大的问题,未来手机的无线充电将承载一个重要的功能,实现快充,替代有线充电,而线圈与FPC软板相比,接收功率能够做到更大,温升可以最到更小,所以线圈方案是实现无线快充的较好方案之一,而且成本可以下降。


我们研判,明年的iPhone8S无线充电接收端有望采用线圈方案,除此之外,苹果公司明年有望在iPad、Pencil上也搭载无线充电,大概率也会采用线圈方案,供应格局将被打破,新进入的厂商将大幅受益。


未来手机将向全面屏+3D曲面玻璃+边框减少孔洞+防水+5G方向发展,我们预测,苹果有望在2019~2010年推出全机身无任何孔洞的手机,3.5mm耳机接口取消、推出无线耳机仅仅是第一步,未来5G手机用电量将大幅增加,手机续航将成为一个大问题,目前出现的所谓“共享充电宝”的概念就试图从共享经济的角度来解决手机续航的问题,而显然基于无线充电的共享商业模式将更具价值和前景。


汽车搭载手机无线充电发展快速,2016年初,无线充电联盟(WPC)宣布,全球共有34款汽车提供车上无线充电的功能,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成熟及标准的规范,越来越多的车型将搭载手机无线充电功能。


无线充电+物联网+大数据,无线充电生态网络呼之欲出,无线充电盛宴开启。预测未来将出现越来越多的无线充电运营商,在许多店家及公共场合中安装无线充电器,承担所有费用,给使用者提供无线充电服务,收取服务费。除此之外,无线充电运营商还可以掌握客户的相关资料,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的营销及增值服务,形成以无线充电服务为中心,以物联网实现云端监控,而后面整合充电时间、地点及App资料来创造增值服务。


我们看好无线充电在手机、智能终端及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发展,看好接收端线圈方案,重点推荐: 信维通信 三星手机无线充电接收端核心供应商,正在参与苹果无线充电接收端线圈方案研发 )、 立讯精密 苹果iPhone、Apple Watch无线充电发射端核心供应商,正在参与苹果无线充电接收端线圈方案研发 )、 安洁科技 正在开发无线充电散热模组,2018年有望应用于iPhone新机 )、 横店东磁 苹果iPhone无线充电接收端铁氧体磁片核心供应商 )、 田中精机 苹果绕线机独家供应商 )、 东尼电子 发射端线圈供应商,正在参与无线充电接收端线圈研发 ), 飞荣达 已通过无线充电散热石墨材料 );建议关注: 合力泰、顺络电子、硕贝德


6. 手机全面屏风起云涌,产业链迎来发展新机遇!

全面屏手机风头正劲,继三星Note8、夏普S2及苹果iPhoneX之后,小米、vivo、金立已相继发布全面屏手机,手机已迈入全面屏时代,预测2018年全面屏渗透率将高达50%,2019年高达70%,2020年达到85%,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屏占比将越来越高。目前各大品牌正在紧锣密鼓研发全面屏机型,预计四季度及明年一季度将密集发布。


手机采用全面屏后,对产业链带了新的发展机遇,首先受益的是面板产业,屏幕越来越大,对显示面板的需求强劲,预计需求将提升20%,目前a-Si价格已出现小幅上涨;LTPS价格已企稳回升,随着全面屏手机高速渗透,集中拉货,我们预测2018年a-Si 及LTPS价格有望出现上涨,推荐 深天马A 厦门天马6代LTPS有望持续放量 ),建议关注 京东方A


显示面板缺货后,拥有显示面板资源的触摸屏企业有望受益,推荐 欧菲光 触摸屏龙头 )、 长信科技 华为高端机型供应商,增长快速 )、 合力泰 ,建议关注 江粉磁材、联创电子


手机采用全面屏后,需要R角、L直角、C角及U型槽等异形切割,屏幕切割一般来说主要方案有刀轮切割、激光切割,以及CNC切割。激光切割效果最好,有望成为主流解决方案。激光设备在全面屏中的应用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激光标记、激光切割、激光划线、激光钻孔。推荐 大族激光 激光设备龙头 )。


手机之前采用16:9的屏幕,给天线留下来的净空在7-9毫米,采用全面屏后,留给天线的空间大概只有3-5毫米,甚至更窄。天线空间受到挤压后,影响最大的是低频,使得带宽变窄,需要增加天线的个数,原来只需2-4个天线,换做全面屏就要增加至4-7个天线,同时天线设计的难度也在增加。推荐 信维通信、立讯精密 ,建议关注 硕贝德


全面屏方案,随着屏占比的不断提升,我们预测COF将成为主流方案,COF较COG成本需要增加到 2-4美元,FPC软板显著受益,推荐 东山精密 ,建议关注 合力泰、弘信电子


全面屏手机,对研发、设计及组装的要求大幅提升,单机价值量也会有较好的提升,2018年手机采用全面屏有望集中爆发,将出现缺货情况,掌握行业资源,具有垂直整合能力的公司将显著受益,推荐 闻泰科技 ,建议关注 深科技A


7.信维通信:天线、声学、屏蔽件、无线充电、5G射频器件,各项业务精彩纷呈

屏蔽件技术变革,公司抢占先机: 手机里原来的屏蔽件采用金属材质,未来将发生变革,有望采用塑料材质,通过特殊工艺,制成屏蔽件, 公司已经开始研发,有望参与大客户的新机配套


无线充电业务迎来发展良机: 公司是手机无线支付、NFC、无线充电三合一解决方案厂商,已成功为三星大量配套, 基于公司在无线充电领域的深入研究,公司已经向苹果推荐手机无线充电接收端线圈方案,并得到了苹果的认可,2018年iPhone8S有望采用 ,此外国内手机品牌将逐渐搭载无线充电,公司优势明显,将充分受益无线充电产业的发展。


声学业务有望厚积薄发: 公司布局声学已经有三年多的时间了,主要是扬声器、模组、天线+声学的box等,公司天线强,声学弱,目标是借助音射频模组一体化的趋势,把声学业务做大做强。目前公司已经建设26条生产线,未来3年逐步释放产能,提高市场份额。2017年将重点针对华为,OPPO,vivo,金立四家国内手机品牌进行快速推进,有望取得快速发展。声学市场规模庞大,仅oppo、vivo,华为及金立四家公司年需求就高达100多亿。


5G将带动应用于手机射频器件爆发式增长,公司将深度受益: 天线频段会从低频到高频、从单体逐步变成阵列有源,5G天线的设计工艺会有很大变化,预计价格会比4G天线高很多,同时整个射频前端模组的价格预计会增长近一倍。目前公司产品有天线、射频连接、射频隔离及SAW滤波器,公司成立5G研究院,并与中电55所全面展开合作,积极研发5G通信的射频器件技术(滤波器、砷化镓及有关高频器件等),目前, 公司已经有了用于手机和平板的5G天线阵列设计方案,如可以用来覆盖37GHz和39GHz的基于陶瓷的双频5G天线阵列 。此外,5G天线中要用到很多高频的器件,比如移相器,耦合器等,公司都有望涉及。未来公司有望做整个手机射频器件的解决方案,5G手机射频器件单机价值量有望达到40美元以上,市场空间广阔,公司将打开发展空间,开启新征程。有望充分受益5G产业的发展。


8. 东山精密:MFLX渐入佳境,公司发展进入快车道

剥离低毛利率业务,优化产业结构: 公司的电视代工业务毛利率较低,资金利用效率低下,后期有望将上市公司电视代工业务剥离,放入暴风统帅。我们预测公司还将不断优化业务结构,更加聚焦FPC软板及高毛利率的业务,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FPC软板产能大举扩张,未来高增长可期: A客户手机采用FPC软板数量每年均有增加,iPhone8较iPhone7增加4-5片,单机价值量提升约15%,预计A客户明年新机还会增加2-5片。A客户FPC软板每年需求超过500亿元,目前日本供应商扩产意愿不强,公司正在积极扩产,盐城产业基地已经开工建设,设计产能是现有三倍,预计明年一季度起逐步投产。MFLX是A客户FPC软板大陆唯一供应商,在反应速度、配合度及成本方面具有核心优势,有望获得A客户的重点扶持,承接转移订单。此外,MFLX重回华为优秀供应商名单,新开拓了vivo、OPPO等客户,并在新能源汽车FPC新产品上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新能源汽车使用FPC软板数量将大幅增加,公司将显著受益。无线充电有望成为高端旗舰手机的主流配置,预计2018年将有近一半的手机搭载无线充电,手机无线充电迎来发展新机遇,公司的无线充电接收端FPC软板有望在国内手机品牌上推广应用,发展前景广阔。目前公司产能紧张,新增产能投产后,在非A客户的拓展上也有望取得较好的进展,我们看好公司在FPC软板产业的布局及产能扩张,将成为公司未来强劲增长的重要抓手。


新旧业务高增长共振,公司发展迈入快车道: 今年上半年,LED、触摸屏及LCM模组等原有业务上半年实现营收41.39亿元,同比增长70.6%;LED及其模组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24%,触控面板及LCM模组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64%,随着产能的不断释放,有望持续发力;FPC软板业务在A客户上正在逐步获得更多订单,我们从台湾产业链得到信息,A客户FPC软板日本供应商Fujikura出现部分问题,苹果因此部分转单至台湾及大陆供应商,研判东山精密因此受益,原有业务及MFLX的FPC软板业务将共同发力,公司发展迈入快车道。


9. 安洁科技:内生增长强劲,并购整合绽放光芒,新一轮快速发展拉开帷幕

威博精密收购完成,产业协同发展有望继续绽放光芒: 公司收购新星控股后,充分发挥了产业协同优势,新星的技术优势+公司的平台优势,成功进入特斯拉,并实现了较快增长,打开了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局面。目前公司收购威博精密已完成,8月开始并表,我们看好此次的并购整合,双方可以优势互补,技术及客户资源共享,发挥协同效应,开启新一轮发展。威博精密是小金属件的后起之秀,发展快速,在技术和客户资源上优势明显,有了安洁科技强大的资金支持,威博精密有望快马加鞭,实现超预期发展。


A客户、T客户及国内一线客户共振,新一轮快速增长拉开帷幕: 公司在OLED版本单机供货价值量是LCD版本的4倍 ,目前OLED版本整体出现了延期,导致公司大批量供货延后,我们预测四季度及明年一季度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我们从产业链了解到,2018年苹果新机有望全部采用OLED面板,公司有望深度受益 。展望2018年, 公司多款新产品(无线充电散热模组、包裹膜等)有望导入A客户新机 ,T客户Model3大批量生产在即,公司将显著受益,此外,公司在国内一线客户(华为等)也取得了较好发展,多重利好叠加,公司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


汽车电子业务开启新征程: 在汽车电子领域,拥有博世、特斯拉等高端客户,随着Model3的放量,给特斯拉供货有望爆发式增长。公司已有多款新产品导入特斯拉电动汽车及Powerwall,Model 3单车价值量已提升至150美元,并参与了Model Y项目的研发,单车价值量有望达到300-400美元,发展前景广阔。


10. 立讯精密-新产品不断导入大客户,是公司高增长的不竭动力

深度布局5G产业,未来增长动能强劲: 公司在5G领域布局主要在管段和云端,管段:基站天线、滤波器、企业级互联解决方案;云:光电解决方案和企业级互联解决方案。公司在天线领域具有核心竞争优势,模具、成型、冲压、FPC、RF conn/cable、LDS、喇叭、CNC等全部都有。目前公司80人天线研发团队,具有天线射频技术、结构模拟能力。设备方面有41台LDS设备,具有精益的加工制造能力。


新产品不断导入大客户: 依托精湛的制造平台和大客户资源平台,公司不断发展新业务,并成熟一批,导入一批,在大客户上实现了快速增长。今年围绕大客户新机,公司新导入了无线充电、天线、Airpods及声学产品等,随着大客户新机的不断放量,公司将显著受益。此外,马达、音射频模组等新业务,未来也有望实现快速增长,尤其是马达业务,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公司已研发多年,有望在大客户上取得突破。


自建+外延,推进声学领域深度布局,有望快速发展: 公司积极布局声学产品,一方面通过自建生产线进行布局,另一方面则通过外延并购方式。公司专门为大客户建设了新的工厂,未来增长确定。


无线充电,发射端龙头,有望受益接收端线圈方案变革: 公司是无线充电发射端龙头,掌握了无线充电的关键技术,今年苹果推出的三款机型均配置无线充电,并推出发射端AirPower,计划明年上市发售,公司是主要供应商,直接受益,此外, 无线充电接收端面临技术变革,有望从FPC软板方案更改为线圈方案,公司在线圈方案上非常擅长,目前正在参与大客户明年的新品开发,如果大客户明年采用线圈方案,公司将显著受益 。公司在车载无线充电领域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随着无线充电在手机及可穿戴设备上的逐步应用及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公司无线充电业务将迎来快速发展。


11. 大族激光:激光龙头,大有可为

激光设备龙头,业绩快速增长: 公司是国内激光设备领军企业,受益公司长期的技术积累和下游产业需求高速增长,公司激光设备业务全线爆发,今年上半年,公司小功率激光设备同比增长142%,大功率激光设备同比增长40%。我们预测,消费电子创新、制造产业升级、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等多重利好叠加,公司未来将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下游应用猛进如潮,公司紧跟发展趋势,不断提升装备产业的深度和广度: 公司除了做精做强激光设备外,还紧跟技术及市场发展趋势,不断拓展新的设备业务,向精密制造及智能制造设备领域发展,下游应用如动力电池、智能手机、LED、PCB及智能制造快速发展,公司各项业务精彩纷呈,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尤其是电池设备业务,发展迅猛。


OLED、全面屏、3D玻璃、5G,智能手机创新不止,激光设备大有作为: 创新是智能手机产业发展的永恒主题,OLED显示技术在手机中应用如火如荼,国内大量建设OLED生产线,OLED生产线对激光设备的需求远大于LCD生产线; 全面屏发展迅猛,2018年渗透率有望超过50% ,激光设备在全面屏上应用广泛,主要有激光标记、激光切割、激光划线、激光钻孔等;3D玻璃将在手机前后盖快速应用,公司四大产品布局3D玻璃加工,主要有扫光机、CNC加工设备、3D量测设备、激光油墨去除设备等;5G手机渐行渐近,天线数量大幅增加,手机后盖金属时代即将终结,在非金属材质的后盖上做LDS天线将是未来趋势,此外, 屏蔽器件也在发生变革,将采用塑料+LDS的工艺 ;激光设备将深度受益智能手机创新发展,公司作为激光设备龙头,将显著受益。


12. 东尼电子:金刚石切割线迅猛增长,无线充电业务爆发在即

公司客户资源优良,发展稳健,盈利能力提升趋势明显。公司主要产品为超微细导体、线圈、复膜线、超细金刚石切割线,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医疗器械、智能机器人等领域,主要客户有;立讯精密、富士康、歌尔股份、晶龙集团、蓝思科技、伯恩光学等。最终应用客户为苹果、三星、华为等。2017年上半年,公司导体产品销售量增加,金刚石切割线产品继续放量,盈利能力得到快速提升,毛利率由2016年的35.6%提升至39.9%。


延伸发展金刚石切割线,发展迅猛。公司布局发展金刚石切割线业务,通过不断的积累和技术创新,实现了较好发展,产品成功应用于蓝宝石及光伏领域,主要客户为晶龙机电、隆基股份、伯恩光学、蓝思科技等。2016年金刚石切割线业务实现营收8,526万元,同比增长422%,毛利率高达47%。2017年上半年,金刚石切割线业务继续迅猛增长,该产品毛利率较高,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30%。在金刚石切割线领域,日本的旭金刚、中村超硬株式会社占据较大市场份额,随着光伏及蓝宝石产业的进一步成熟,相关配套材料也实现了国产化,目前国产替代的趋势非常明显,同时光伏及蓝宝石产业也在稳健增长,主要集中在国内,行业增长+国产替代,公司的金刚石切割线业务有望持续高增长。


无线充电接收端技术变革,线圈方案有望后来者居上,公司大幅受益。公司是苹果iWatch无线充电发射线圈的主要供应商,今年苹果三款机型搭载无线充电,并发布无线充电发射器AirPower,将于2018年发售,公司也是AirPower的主要供应商,受益明显。 2018年,苹果iPhone8S无线充电接收端有望采用线圈方案,公司是超细线材及线圈的供应者,有望获得较大的份额 。此外,接收端线圈方案由于接收功率大,发热小,成本低,有望成为未来的主流方案,公司具有良好的技术积累,将深度受益。


13. 旭升股份:深度受益特斯拉,新能源汽车铝制零部件腾飞在即

公司主要从事压铸成型的精密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和工业铝合金零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及其他机械制造行业。一直以来公司业绩都保持稳定增长,2017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5亿元,同比增长51%,实现归母净利润达1.1亿元,同比增加38%。未来公司希望通过不断提高集成度,成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先供应商。


2015年,特斯拉成为公司最大客户,2016年公司对特斯拉销售额达3.2亿元,占公司营收57%。2013年6月,公司与特斯拉首次接触,同年7月就通过了供应商认证,10月签订了通用合同,合同确定10年合作期。此后,公司积极配合特斯拉需求,成功进入Model S、Model X以及Model 3供应链。目前,公司为特斯拉供货产品包括:变速箱箱体、电动机、变速箱悬挂、电池组外壳、箱体、冷却系统组件、电子元件保护外壳和液压油泵。


特斯拉Model S及Model X在2016年销量达7.6万辆,同比增长50%,1Q17特斯拉交付量也已突破2.5万辆(Model S和Model X分别为1.34万辆、1.16万辆),1Q17已创单季度历新高,同比增长69%。目前Model S及Model X仍持续热销,而Model 3的预订也相当火爆,2017年预计产量5万辆、2018年上探38万辆,预计2020年正式突破100万辆大关,公司将深度受益。


2016年公司产能利用率已达84%,通过此次募投项目将帮助公司突破产能瓶颈,紧跟特斯拉火热扩展趋势,项目达产后预计将新增年产810万套汽车配件、80万套新能源汽车变速箱油泵及壳体以及1500 吨压铸件生产建设规模,未来公司增长动力明显,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


14. 江粉磁材:领益科技借壳,精密功能器件龙头开启高速发展新篇章

公司发布收购预案,拟207亿元收购领益科技100%股权,发行股份44.29亿股,发行价格4.68元,领益科技承诺2017/2018/2019年利润分别为11.47亿元、14.92亿元、18.61亿元。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权将发生变更,领胜投资将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曾芳勤将持有江粉磁材63.15%的股权。


领益科技,精密功能器件龙头。 领益科技专注于消费电子领域,主要产品有模切件、CNC产品、冲压产品等精密功能器件,在精密冲压等多个精密器件细分行业做到了全球前三,主要客户有苹果、微软、华为、OPPO、vivo等,公司2014/2015/2016年净利润分别为6.01亿元、11.87亿元、9.46亿元,2014/2015/2016年净利率分别为17.2%、26.1%、17.9%。


华丽转型智能手机产业链,有望实现协同发展。 江粉磁材主营磁性材料,近几年积极转型智能手机产业链,先后收购帝晶光电及东方亮彩,帝晶光电主营手机触摸屏及LCM模组,主要客户有华为、联想、TCL等,东方亮彩主营塑胶精密结构件,应用智能手机领域,主要客户有小米、OPPO、金立等。领益科技的精密功能器件业务与帝晶光电及东方亮彩的业务相关性较大,有望在管理、技术及客户资源上进行整合,优势互补,实现产业协同发展。


领益科技产能富足,后期增长动能强劲: 领益科技是苹果模切件及金属小件核心供应商,其中模切件排名第一,小金属件排名第二:主要客户为苹果、华为、vivo、OPPO,四家客户占比90%以上,其中华为、vivo、OPPO为2016年新开拓客户,具备放量的基础,未来增长空间较大。2017年1-6月,公司订单同比增长超过200%,但是一季度产能利用率模切件仅为22%,冲压件为47%,CNC为76%,未来公司在苹果及HOV上具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15. 宏发股份:精益求精铸就卓越品质,智能制造开启发展新篇章

公司是继电器龙头,市占率全球第二,毛利率不断提升: 公司在继电器行业深耕30多年,综合实力已多年位居国内行业首位,2016年公司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12.5%,位列第二,家电继电器和智能电表继电器两个细分领域市占率全球第一。公司通过提高产线自动化率和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毛利率不断提升,2016年已经达到39.5%,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传统继电器下游需求稳中有升,行业空间广阔: 受益上游空调拉货驱动、国外厂商退出家电继电器市场、公司市场策略得力、光伏逆变器等新能源领域新产品增长迅速等多种利好叠加,公司通用继电器持续发力,发货同比增长41.8%,其中内销增长超过50%。电力继电器继续发力。电力继电器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电力继电器上半年增长2%,主要受国网装表量下滑40%影响较大,但出口同比增长40%以上,我们预计今年是全球电网建设小年,明年是大年,电力继电器业务有望持续发力。传统汽车继电器市占率不断提升。传统汽车继电器近两年均保持30%以上的增速。今年上半年汽车继电器同比增长32%,其中北美区域增长181%,增势喜人。我们预测,随着公司产品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预计全球市场份额还将逐步提升,传统汽车继电器及相关业务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动力。


汽车电动化是大势所趋,公司高压直流继电器迅猛增长: 2016年,高压直流继电器及高压分线盒等相关产品出货2.45亿元,同比增长100%。国内市场占有率从20%提升至25%。公司也正在从单一零部件供应商向解决方案厂商转变。单一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单车价值量在1000-1500元,但是公司做控制模块(含高压直流继电器、开关、连接器、薄膜电容等)价值量可以达到2000-2500元,单车价值量得到大幅提升。Model 3量产在即,目前公司产品正在特斯拉认证,我们预测公司将于四季度进入特斯拉供应链,2018年Model 3将大幅增长,公司有望受益。进入特斯拉后,对公司在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公司与宁德新时代经过长时间的沟通洽谈,目前已经展开合作,将成为主力核心供应商,宁德新时代电控系统在国内新能源大巴车领域市占率达到70%以上,这一合作,将打开公司高压直流继电器在国内市场拓展的新局面。


自动化产线优势逐渐显现,进军千亿级低压电器市场及汽车电子领域: 公司积极布局中高端低压电器市场,自行设计装配的自动化生产线已经投入生产,随着海外关键客户产品测试顺利通过,公司低压产品出口将实现快速发展,呈现内销、外销一致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公司新门类产品推进顺利,电器盒、电容、真空灭弧室等新产品上半年累计发货超过4600万元,此外、传感器、连接器及真空泵等产品也在积极推进中。


16. 胜宏科技:新增产能逐步释放,快速奔跑的PCB行业黑马

定位高端PCB板市场,高毛利率有望持续: 公司在显卡PCB板方面市占率超过40%,此外在汽车及小间距LED等高端PCB板方面市占率也在不断扩大,是高毛利率的有力保障。


后发优势明显,打造高自动化程度的生产线,具有强劲的增长动能: 规划60亿产值厂房已建好,第一期已开始投产,用人将大幅减少,新增产能主打欧美市场,相对竞争对手日系厂的成本优势非常明显。2017年在显卡、汽车、安防及小间距LED等领域都有望实现较好的增长。


电动汽车领域精准卡位,有望快速增长: 公司与沃特玛合作,快速进入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目前汽车PCB板业务占比达到10-15%,汽车板毛利率较高,尤其是电动汽车,公司有望充分受益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在软板及软硬结合板方面,公司比较薄弱,外延并购预期强烈。


17. 华天科技:深度收益行业景气度提升,业绩持续呈现高增长

三地业务协同布局,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天水华天主要业务包括传统封装、LED驱动器和微电子封装(和英飞凌合作),其中传统封装一直保持稳定增长,预计下半年增长仍保持在20%-30%左右,15年初投产的厂房到今年年底将全部扩建完成,目前6号厂房正在装修,计划3Q末到4Q初投入使用;华天西安主要产品包括芯片CPU封装、存储器封装和FC,其中上半年CPU封装受比特币市场带动业绩快速增长,存储器上半年增长较多。目前西安厂房空间充足,预计到18年前都能满足产能需求;华天昆山主要产品有指纹识别、摄像头、Bumping、Fan-out和SSP,其中Bumping会比预期有所滞后,下半年让产能释放将作为重点,Bumping 8寸计划年底前到1万片/月,目前产能为6K片/月,12寸需求还不是很高。fan-out,已经做了两年的时间,今年欧美和国内大厂进来,已经开始有小批量出货,明年一季度预计会大批量出货,毛利率会高很多。SSP在下半年有望实现量产贡献利润,计划产能为3K片/月,目前产能为1K片/月。昆山2015-2016年新建厂房已投入运行,TSV和Bumping各有一处厂房,今年已开始修建3号厂房,未来的增长空间在SSP、CIS和指纹识别上,对利润的贡献主要是看指纹识别和SSP。


非苹手机新机陆续推出,带动指纹识别业务4Q17卷土重来: 1H17是指纹识别高峰期,3Q由于季节性等问题并不理想,但是到4Q新机型出来又会卷土重来,明年3-4月份能够爆发,指纹识别目前产能为8K-9K片/月。目前已成功绑定FPC、汇顶科技等国内外指纹识别芯片设计大厂,华为海思对昆山的认证已经结束,目前在做西安和天水的认证,预计到18年会对业绩有所贡献。同时针对全面屏的发展趋势,公司也有在积极布局。


CIS封装国内龙头,安防需求推动CIS业务超预期: 公司是国内第一家能够提供量产CIS+TSV封装的代加工服务平台,具有先发优势,目前已为国内CMOS出货量最大的格科微做后端封装,同时也逐步导入Aptina(被安森美半导体收购)、OmniVision(豪威科技)等大客户。目前8寸CIS产能为1.6K-1.7K片/月,计划产能为2万片/月,12寸CIS计划产能为5K片/月,目前产能在3K片/月左右。今年摄像头行业爆发,公司产能全部满产(包括8寸和12寸),主要是做1000万像素以下的产品,应用在安防和中低端手机中,尤其是今年三季度应用在安防上的低像素产品上升明显,并且未来低像素摄像头用在安防领域的会越来越多,市场空间很大。而公司在高端上的布局,主要是专注在车载摄像头上,目前第一步认证已经完成,主要客户是安森美(全球最大的车载传感器厂商,市占率达50%以上),这一块毛利率预计会是以前的两倍,将会在明年3-4季度上量,能够达到几千片一个月。


8英寸晶圆需求旺盛,公司深度收益行业景气度回升: 2017年6月以来,诸多晶圆代工厂已经开始规划3Q17的产能布局,尤其3Q17的8寸晶圆厂产能排程已满,目前全市场8英寸半导体设备处于缺货状态,晶圆加工及封测厂商订单应接不暇!台积电8月份的营业收入达919亿新台币,和7月份相比增加28.4%。台积电认为2Q17是谷底,最坏情况已过,3Q17营收将较2Q17成长近16%,且4Q17甚至可望刷新历史新高纪录,明年1Q18淡季不淡的概率很高。而促使8寸晶圆满载的最大原因,就是下游应用像部分摄像头、多数指纹识别、无线充电、Type-C、NFC、MCU、一般面板甚至全面屏的Driver IC等需求的暴增,华天科技可望深度收益。


18. 超声电子:高阶HDI产品优势尽显,新机订单逐步放量!

高阶HDI国内龙头,车用+新机订单全年爆发: 公司生产的HDI产品从低阶到高阶种类齐全,综合良率90%以上,在行业内树立了领先地位,广为高端客户采购。车用方面早年就通过了车厂认证,早已与博世、法雷奥、马瑞利、大陆等厂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目前车用电子设备渗透率加速提升,除了原有的车载娱乐设施外,ADAS辅助驾驶、环境感测等系统需求逐步增加,上半年车用板占公司印刷电路板业务的50%以上,较去年同期印刷电路板业绩有大幅提升。今年下半年,A客户新机订单再添一剂强心针,成为下半年的主动力。新机搭载公司产品的份额较之前提升至50%以上,新机订单效应有望延续到明年一季度。目前印刷电路板业务处于满产状态,新导入的汽车客户订单要排到明年才能释放。


三大主营业务交替扩充规模,公司发展空间广阔: 公司继之前扩充液晶显示触摸屏业务以来,公司每年都有通过技改和扩建的方式扩充HDI板和覆铜板的产能。今年7月份开始HDI板新产能开始逐渐释放。今年下半年开始扩建,新增覆铜板500万平/年、半固化片1500万平方米/年的产能。扩产计划18年10结束,19年初投入使用。届时将贡献5亿多营收, 3千多万利润每年的业绩。


公司产品不断升级,订单份额继续渗透: 公司生产的PCB持续保持全球领先水平,在高阶任意层互联板的基础上,又衍生出高频高速HDI板、类载板等产品。填补了国内在高端PCB板市场的空缺,产品性能、良率可以与日系、台系厂商相媲美。PCB业务订单主要来自海外车用厂商、A客户及国产手机的高端机型,液晶显示触摸业务订单主要来自航盛、德赛西威、华阳等国产零部件大厂,今后不同业务的客户有望互相渗透,扩大各产线的市场。


19. 电连技术:国内射频连接器龙头,5G通讯时代带动公司加速发展

国内射频连接器领域的龙头企业,综合毛利率达到47%以上: 公司多年专注微型射频连接器领域,自主研发的产品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相比于目前的主要竞争对手日本村田制作所、广濑电机和第一精工,公司在专业化产品方面逐渐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通过不断扩展射频连接器产品的产能,公司主打产品的规模已经不容小觑,可以比肩竞争对手,在产品应用方面也各有侧重,电连技术的产品主要应用于3C领域,90%以上的产品应用于智能手机,是带动公司发展的主要动力。


客户资源优质,新客户不断导入: 电连技术伴随着中国智能手机产业的崛起而不断发展,经过多年的产品布局,公司累计了大量的优质客户资源,全球前十名的手机厂商有8名已经是公司客户,随着公司产能的扩充,公司目前在积极导入A客户供应链(之前由于产能不足,专注于非苹果手机阵营),凭借多年与手机厂商的合作经验累积和先进的技术基础,公司将大概率获得A客户认可取得订单,届时将快速提升公司业绩和产品盈利。


2Q17手机市场蓄势待发,打破1H17的低迷现状: 受上半年各大手机厂商去库存和传统淡季影响,手机市场景气平平,下半年苹果三款新机带动市场气氛,非苹果阵营厂商纷纷推出新机抢占市场,带动智能手机行业进入集中的换机潮,下半年的旺季效应愈加明显,或将一直持续到明年上半年,而新机快速出货将带动公司业绩快速成长,预期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公司业绩都将有良好表现。


技改+扩建产能翻倍增长,公司发展空间巨大: 受惠于全球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4.5G/5G技术时代的来临带来了公司产品需求的大增。产品性能要求提升促进了终端产品升级换代的需求和产品射频连接器和电磁兼容件搭载率的提升。近年来面对下游快速提升的订单需求,公司的产能限制成为公司发展主要瓶颈,产能利用率高居95%以上,2016年公司通过募投项目迅速扩展公司产能,到2018年将陆续有80亿Pcs新增产能开出,有效缓解现有产线的生产压力,将极大地扩展公司的发展空间。


积极布局汽车领域,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电连技术在巩固已有手机领域竞争优势的同时,积极进行汽车领域布局和产品结构优化。在车用连接器领域,通过多年的自主研发,公司已经可以小批量生产车用射频连接器,待新产线设备就位就可快速生产放量,届时公司将获得汽车领域高毛利、高稳定的订单,分散公司单一领域订单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公司是国内唯一可以进行BTB高端连接器生产的企业,也经过了小批量试产,待新产线建成投产将给公司带来丰厚的毛利回报,届时将带动公司整体业绩超速发展。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