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再深一点
我们主要负责打脸、挖坟、给差评;心胸比较狭窄,偶尔抒情,给世界开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株洲  ·  株洲未来一周天气预报 ·  2 天前  
班主任家园  ·  开学第一课演讲稿:借哪吒精神,燃开学斗志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再深一点

“4杯水如何分给5个领导”?

再深一点  · 公众号  ·  · 2020-12-16 20:42

正文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招聘季。“找工作”和“招聘”两大主题有了别样的意味。上半年,一些企业不时传出裁员、降薪消息,跳槽、“就业难”成为职场人士的热门话题。与此同时,线下交流受阻、部分制造业企业用工出现结构性短缺,“招聘难”也摆在了不少企业面前。

在此背景下,一些岗位竞争更加激烈,许多单位的招聘形式和考核内容更加开放。这让一些“另类”的招聘试题受到了求职者的质疑。近来,有求职者在网上吐槽,今年的笔试和面试中,出现了许多“奇葩”问题和考点,相关话题一度登上热搜。

近日,记者采访了遭遇“奇葩”招聘的求职者、部分企业人力部门负责人以及人力资源专家,探究“奇葩”试题背后的问题以及求职中的那些事。

“奇葩”的题目,无奈的考生

今年国庆节前,来自北京某高校金融学院的许同学参加了的某国有银行的笔试。据他介绍,该单位招聘门槛一向很高,轮次多、难度大。许同学对此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今年的考题,仍然超出了他的想象。

“三层矩阵、粒子的静态能源公式、不定积分、高等数学、太阳系天体学原理、原子量子数、洛朗级数展示、计算机题、线性代数……”许同学回忆道,考题范围十分广泛,并且在40分钟内,考生需要完成30道英语单选、5篇长阅读。

考试结束后,许同学和参加考试的同学们进行复盘,金融综合类考试时间均为180分钟,考题有297道,平均约36秒做一道题。“有些很奇葩,感觉和要应聘工作的关联度不大。”

铁托是西安某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应届毕业生,不久前,他在参加一家公司最终面试时,得到的题目是: 如果准备了4杯水,却来了5位领导,应该如何分配?

铁托透露,多数同去的应聘者回答按职位高低分配,职位最低的领导就不给了。而这些人都被淘汰了。 “我说应该把水都倒了,让领导批评我,而不是觉得公司招待不周。” 最终,铁托通过了面试,但他认为这种题目不应该出现。

还有一些女性求职者表示,婚恋与生育等与专业无关问题反复出现在她们的求职路上。

24岁的周梅是天津大学有机化学专业的硕士生,今年她投了37份简历,在BOSS直聘上沟通了269次。“在HR眼里,24岁可能是一个结婚、生孩子的阶段,几乎每次面试我都会被问到‘是否结婚’‘打算什么时候要孩子’等问题。”周梅希望HR们能更多关注她的专业技术,现实情况让她无奈。

刁钻的问题企业想要什么答案?

“目前一些大型企业的笔试试题会委托给专业的出题机构,结合企业的文化、特色、需求等方面命题,还有一些企业会参考公务员考试标准出题。”某国企人事部负责大学生招聘工作的卜铎表示,近年来,招聘市场日渐规范,试题设计也更加专业。

“一些招聘考试,设计的试题量大、求职者做不完,这并不是刻意为难大家。主要是看大家知识面的广度以及探索每个人知识能力的边界在哪里,对所有人都一样。”卜铎介绍说,这种大题量已经成为一种招聘风格。

对于面试中的一些“另类”问题,北京一家外企HR陈先生表示:“有的面试官喜欢出奇葩的问题,来考验求职者的临场发挥能力,打破他们原有的完美状态,暴露出他们最真实的一面,来看看他们究竟能做到哪一步。”

“问题越是刁钻,理想中的答案也就往往会超出常理。”陈先生表示,现在不少企业和岗位要求求职者能跳出常理框架,大胆天马行空,发散思维。因此,求职者首先考虑的应该是问题本身背后的含义,而不是先考虑回答的答案要如何的完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