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制造界 原创:谭小米
前段时间,卢麟元说了一句“2025年下半年,将见到席卷全球的经济大萧条”,让多少人又万念俱灰。比起卢教授这句话,我更愿意喜欢联合国预测的一个数据。
最近,美国知名博主诺亚·史密斯爆出的一个数据,联合国工业机构预测到2030年“
中国将占全球制造业的45%,
单凭一己之力就能匹敌或超过美国及其所有盟友。这意味着,
在一场生产战争中,
整个世界联合起来也未必能战胜中国
。
诺亚·史密斯爆出的这个数据很惊人、很诱人,中国制造真的有这么强悍吗?
1/中美越博弈,世界越进步
自2019年以来,,中国经济遇上了两个大麻烦。第一个大麻烦:美国制裁。第二个大麻烦:房产伤害。
近日,美国政府高层在谈论中国时,挺真实,还颇有些酸酸的味道。
雷蒙多公开承认,遏制中国的努力基本失败
。中国顶住了美国的制裁压力实现了关键性的技术突破。
美国两任新旧国务卿政府交接时,卢比奥表示,中国的制造业发展得太快了,现在
全球产业链
大都离不开中国
。
当选副总统詹姆斯·戴维·万斯说,
世界逐渐将中国崛起视为新经济秩序的先兆,在这个新经济秩序中,工业生产能力比军事威慑更重要。
是啊!美国意识到世界进入多节点时代,中国正利用自己庞大的“供应链帝国”与更多国家结盟,使其成为贸易合作伙伴,很多国家根本不理会什么中美“选边站”。
2018年以来,美国制裁中国整整6年,尽管没把中国打趴下,但美国经济依然很强劲。据 Trading Economics 全球宏观模型和分析师预期,美国 GDP 预计在 2024 年底增长 4.70% ,很多人对这个数据表示很魔幻,不信任。
再看看另一个数据,截止美东时间
12 月 23 日收盘,美国七巨头总市值接近
140万亿人民币。而整个A股总市值只有93万亿。这个数据是真实的,实际上美国还是很强大。
事实上,中美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两个国家。中美博弈才刚刚开始,这种博弈会持续很久、很久一段时间,直到美国霸权消失。不过,
我认为中美越博弈,世界越进步。
请各位相信,只有强悍的中国制造业,才能帮助中国经济撞开“南墙”,同时也只有强悍的中国制造业瓦解美国霸权。
事实上,中国经济在底部已徘徊3年了,要想突破底部,
必须靠增量产业,来创造新的增量GDP。制造界认为,今年的半导体产业链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比较赚钱,无人机eVTOL、人形机器人还在布局,属于发展初期
,这四大产业都是增量经济,有望实现大规模生产,都是万亿级别新产业大赛道。
先来说一下汽车行业吧!
2/残酷的汽车大洗牌,中国成了市场宠儿
各位,2024年,世界汽车进入残酷的大洗牌淘汰赛。你们知道今年传统品牌汽车豪门有多惨吗?日产汽车和三菱汽车濒临破产的,2024 年12 月 23 日消息,本田、日产、三菱官宣合并,被成为失败者联盟。
2024 年 12 月 2 日,大众汽车 9 家工厂约 6,6万人爆发大规模罢工,主要抗议公司计划关闭3 家德国本土工厂。最后达成协议,不关闭工厂,但从现在起到2030年裁减3.5万人。
BBA同样陷入困境,2024 年三季度,奔驰净利降 54% 、宝马净利下滑 84%,奥迪税后利润降 77.52%。
2024 年 12 月 2 日,大众汽车 9 家工厂约 6,6万人爆发大规模罢工,主要抗议公司计划关闭3 家德国本土工厂。最后达成协议,不关闭工厂,但从现在起到2030年裁减3.5万人。
BBA同样陷入困境,2024 年三季度,奔驰净利降 54% 、宝马净利下滑 84%,奥迪税后利润降 77.52%。
而中国新能源汽车1 至11 月销量1126.2 万辆,增 35.6%,是不是一骑绝尘?是不是独领风骚啊?
这就是国运,新能源汽车,绝对的中国大手笔项目。
中国成了电动汽车全球风向标和领导者。中国把新能源汽车之所以成功,是把汽车做成了智能体,其良好的智驾体验深受市场追棒,对传统燃油车造成致命的市场份额下降。
目前我还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链上的企业超
100
万家,
2024
年又新增
6
万家。
中国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可追溯到
2001
年,我国启动了 “
863
计划” 电动汽车重大专项。
2008
年底,科技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 “十城千辆” 计划,推动新能源汽车进入量产时代。
2010
年比亚迪中国首款纯电动车量产。长城汽车其长城精灵
EV
和欧拉两款纯电动车也在
2010
年量产。
2014
——
2021
年,中国出了小鹏、蔚来、理想、零跑、问界等多家造车新势力。
不完全统计,中国新能源电动汽车已进驻100个国家和地区,比亚迪、长城、奇瑞等车企在海外已开设多家工厂。
3/强悍的中国制造,即将撞开“南墙”
很多人说今年“钱难挣”。11月份,我几乎每天搭网约车去济南高新区走访企业。网约车小哥普遍说,今年网约车太难干了,有时候等1个小时,都接不到平台派单,每月工资早已从过去的8仟—1万元,降到3-5仟元。
今年我国的经济数据,的确很不好。前三季度GDP总量 949746 亿元,第三季度只增了4.8%。未达到目标5%。尽管今年我国前三季度经济总量不及预期,很多人迷惘、恐慌、叫苦连天。
我告诉各位,中国经济并没有失去自我,
而是中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分化,有人颗粒无收、有人欠债、也有人却赚的盆满钵满。
各位来看一下制造行业数据。
11月份的中国制造业PMI超预期,是
50.3%
,
比上月上升
0.2 个百分点,已连续四个月上升。代表我们的制造业,甚至说我们的经济已进入到一个上升区间了。
尤其是中国高技术制造业表现强劲,
前三季度
增长
9.1%。电动汽车和半导体赚钱效应明显
。前三季度比亚迪净利252 亿元、长城汽车净利104亿、宁德时代净利 360亿。半导体公司中
北方华创净利44.63 亿元。韦尔股份净利23.75亿元。海光信息,净利15.26 亿元。
前三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表现出色,出口额
11.03 万亿元
,增长了
8%。
其中,高端装备增43.4%、半导体增22%、汽车增22.5%、家用电器15.5%。
四大产品出口数据很漂亮。
不是给各位吹。
中国工业
的确很
强悍!
真正的世界工业霸主。
制造业
世界占比
高达
3
5
%
。
中国生产了全球
90% 的个人计算机、80% 的空调、60%的新能源汽车、70% 的手机、70%的无人机、82%的电动两轮车、60%的自行车、84%的车载激光雷达、75% 的太阳能电池板
,68%的
显示屏
。今年8月,中国拿下了全球90%船舶订单。
讲到这里,大家一定有个疑问,既然制造业这么强,
我们的经济为啥还这么难呢?真相是什么?
答案还是那个人尽皆知那个答案,房贷!掏空了6个钱包,造成内需低迷之后,
房地产自身也陷入了困境。
2013年诺奖得主、美国神级预言家克鲁格曼唱衰中国经济“撞南墙”
。所谓的“南墙”可理解为发展障碍。克鲁格曼认为
中国过度投资、过度建设、楼市泡沫大
、横在中国经济面前的是一堵难以逾越的墙。他说中国经济像骑单车,慢了会倒下,快了会撞墙。
2015年,克鲁格曼再次预言,中国会在“五年之内遇上大麻烦”。
果然2018年,美国对中国的制裁开始了,先中兴,后华为,之后一轮一轮地将中国1000家企业列入实体名单。被美国制裁是中国经济遇到的
第一个大麻烦。
第二个大麻烦
就是房贷和房产自身下滑,正在严重伤害中国经济,造成内需不振。
在过去较长时间里,房地产是中国第一GDP大户。2021年房地产行业创下销售额18 万亿的历史之最,之后进入深度调整。
当下,房地产相关产业大面积亏损
、
持续低迷
。在高峰时期,全国有1/5的从业者在房产及紧密相关产业行业工作。2023 年房地产从业人员开始大量失业。2024 年,裁员波及家居建材、涂料化工、水泥建筑等行业,具体失业数量难以准确估计。
可以这么说,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最大贡献者,
同时也成了今天中国经济的一片沼泽地。2024年,失业、降薪波及到电信、餐饮、银行、婴幼儿等行业
2024 年 1 至 10 月中国汽车行业总销售收入是 8.33万亿元,新建商品房销售额是多少呢?7.68万亿元,汽车行业正式超过了房地产行业。一位专家欣喜地说,房地产失去的GDP,
由中国汽车行业给补上了。
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2024年,不可一世的房地产经济终于走下神坛,正式将第一经济支柱的桂冠交给了中国汽车工业。
告诉各位,
人工智能正在绑定世界万物,芯片正成为世界的“大脑、神经和灵魂”,我国战略准确,早已做好干成芯片生产大国的准备。
电动汽车,中国已做到世界领导者。中国无人机更是风靡世界。基于我国电动汽车和无人机产业链的完整与强大,我国正在大力发展运输型无人机,也叫低空电动飞行器
eVTOL,也就是写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低空经济”。
4/出口万亿,中国要做第一芯片生产大国
中国作为全球工业制造中心,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半导体芯片用量太大了。
一辆新能源汽车的芯片数量大约在
1000-2000 颗,以智能为主打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对芯片的需求更大,有的甚至超过 5000 颗。
未来人类的每一件产品,几乎都是一件电子设备或AI智能体。从电动汽车、手机、低空飞行器eVTOL、人形机器人、船舶、家电等。到军用无人战机、卫星、雷达、舰艇、智能导弹
等。再到数字基建:物联网等。
芯片像血管和神经一样布满每一个产品,这个世界正变成半导体芯片的汪洋大海。
所以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真正崛起,取决于中国芯片的崛起。
因此,中国要做芯片大国了。下面我来说一下我国半导体芯片的实力和家底。
各位知道半导体四件套吗?
CPU
是中央处理器叫,号称计算机的“心脏”。
GPU
是图形处理器叫,号称“加速器”。
DSP
是数字信号处理器,号称“大脑”。
NPU
是神经网络算法设计的处理器叫,被称为“人工智能引擎”。四者被称为半导体四件套。
在芯片设计端,我国半导体四件套领域都出现了非常优秀的头部企业。CPU有龙芯中科、海光信息等。GPU有景嘉微、摩尔线程、壁仞科技等。NPU 有华为、寒武纪、安谋科技等。DSP,有中国电科。
说一下芯片制造设备,
大家比较关心光刻机这个问题。事实就是地讲,最尖端的极紫外EUV光刻机,我国还没造出来。但我们28纳米光刻机早已成功量产了。
工信部
2024 年发布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中提到的
氟化氩光刻机,属于DUV 光刻机,是国产光刻机的新成果,
通过多次曝光的方式,将图案逐步缩小和精确化,从而实现更高的分辨率,达到
7 纳米级别的芯片制造精度。
上海微电子公司是国产光刻机整机制造商。另外科益虹源、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华卓精科
等企业和科研机构是光刻机产业链的贡献者,包括光源系统、物镜系统、双工件台等核心零部件,我国均可自研自造。
当下,我们除了有国产光刻机,还有足够的阿斯麦进口DUV光刻机。截止2023年11月,阿斯麦DUV光刻机在中国已安装了1400台。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又从荷兰进口68台光刻机。有了光刻机,芯片制造没问题了。
芯片制造也叫晶圆代工,2024年,中国有18个晶圆项目投产。
知名晶圆代工企业有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晶合集成等。中芯国际是国内最大的芯片制造企业,
拥有上海、北京、天津、深圳四大生产基地。具备多种制程工艺的晶圆代工能力,能够为客户提供从成熟制程到先进制程的多样化解决方案。另外,华虹半导体和晶合集成,都有多条晶圆生产线,主要生产消费级、工业级、车规级芯片。
芯片刻蚀机方面,中国一点都不落后。中微公司研发的
5 纳米刻蚀机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且实现了 3 纳米刻蚀技术的突破。
补充一句,尽管现阶段我国还没有造出EUV光刻机,但只有一步之遥了。绝大部分元器件已攻克,
比如,清华大学突破了“稳态微聚束”光源技术;华为解决了 EUV 光刻机中 “匀光问题”
;高能离子注入机也已到达国家领先水平。等等。
中国半导体已从芯片设计端、设备制造端、芯片制造端进入一个闭环生态。可以说,中国半导体已全栈式崛起。
我国的半导体产业越做越大了。现存半导体相关企业有87.6 万家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 37116 家。2023年注册突破20万家。2024 年 1-8 月 注册 11.9 万家。
2024 年中国半导体出口将达到万亿。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 年前 11 个月,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额已达 1.03 万亿元,总产值有望达1.4万亿元 ,在生产国排名方面,中国在 2024 年很有可能成为半导体第一大生产国
5/人形机器人,华为负责造“灵魂”
各位,人形机器人将是继电动汽车之后的一个硬科技超级大项目,同时也是巨大增量经济的新引擎。
我国在低空经济和人形机器人两大赛道上的布局很有意思。布局低空经济的企业多为央企航空航天和民营电动汽车。而进入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多为互联网大厂和科技大厂,比如腾讯、阿里、华为、联想都布局了人形机器人。
我们先来探讨,人形机器人。
我先告诉大家一句,中美两国对发展人形机器人,都很激进。当下美国造的的人形机器人大脑发达,中国造的人形机器人四肢发达。为了不让中国人形机器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华为又肩负起造“灵魂”的重任。
黄仁勋预言未来人形机器人将变得像今天的汽车一样普遍,无处不在,可能成为人类历史上产量最大的机器系统。马斯克对黄仁勋回应称:“它们的普及程度将是汽车的10倍
。”2024 年 10 月 30 日,马斯克在沙特阿拉伯的 “未来投资倡议” 大会上预测,到 2040 年,全球人形机器人数量或超人类,至少达 100 亿个。马斯克还认为人形机器人的生产成本将大幅降低至约 2.5 万美元,估计售价和一辆家用汽车的价格差不多,其长期价值可能会超过汽车,未来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超汽车产业。
可见,美国发展人形机器人很激进
。比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该校的机器人专业以挑战极限的科研精神闻名,屡获国际大奖,在人形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感知等技术方面取得了众多突破。像卡耐基梅隆大学、麻省理工学院、
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都拥有一流的人形机器人研发团队。
美国宇航局、通用汽车公司、
Figure AI、特斯拉、英伟达都在发展人形机器人。斯坦福大学推出一款全保姆机器人
在美国,OpenAI 的人形机器人Figure 02和马斯克的擎天柱,分别进入宝马、特斯拉汽车工厂投入工作。我国优必选工业版人形机器人 Walker S分别进入蔚来、东风柳汽、一汽公司工作。此外,优必选还与吉利汽车、比亚迪、一汽红旗、奥迪一汽等汽车企业达成合作协议。
比起工业版人形机器人,人们更期待家庭版机器人,
比如进入家庭做饭、陪护照顾老人和孩子。腾讯于
2024 年 9 月 推出了人形机器人小五,目前正在养老院练习照顾老人的日常工作。未来10年后,人形机器人将会大规模进入社会、家庭、医院等,成为人类的永远的陪伴和助手。
人形机器人
属于具身智能产品,中美两国很可能在技术和市场上形成强烈竞争。
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部分是大小脑
模块
。
大家都知道美国的
OpenAI
公司
超级牛,背后是微软、软银、英伟达这种级别的公司。
训练处的大模型
GPT
说起话来滔滔不绝
,有理有据,一派全知全能的样子,可植入美国人形机器成,就是大脑。
当前美国在大脑模块方面领先中国,中国在小脑模块领域具有一定优势。也就是说现阶段,
美国的人形机器人大脑发达;中国的人形机器人则四肢发达。
中国人形机器人在小脑模块的优势体现
在
工业产业链支持
,
在人形机器人的小脑模块所涉及的零部件制造、生产工艺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
如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