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法律博客
传递精品博文推荐,最新的专题策划,最热门的精彩活动,最及时的公告通知,法律博客,法律人的精神家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Kevin在纽约  ·  「关税战 美国邮局官宣- ... ·  昨天  
Kevin在纽约  ·  你觉得自己是个遵循传统的人吗?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法律博客

【杂谈】忆法学院的那些日子

法律博客  · 公众号  · 法律  · 2019-06-17 19:30

正文

那时候很多人总是懈怠于学习,总以为岁月是无限的,然而所有的懈怠都将是代价,故而需要付出千百倍努力去弥补。


正文:1586字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文字 | Three诗睿

来源 | Three诗睿的法律博客


十年之前入读吉大法学院,而今离校工作也大抵已五年多,前段时间和过来面试的吉大法学院小朋友抽午间吃饭闲聊,席间聊起李立丰先生“便之三段论”共视称绝,总有无何的契由令我重温起在法学院读书的日子,遂思绪万千,记忆也清晰起来。


吉大的天总是很蓝,南区北门美食一条街的鸡公煲和南门的满都海隔校相对,将这两点连接成线,则此线两侧必然点缀萃文逸夫,此不必言;线之右侧则图书馆、东荣、三教,期间许多故事。可故事太久远,参与的人们也太多,一文说不尽,那就将视线投向第三教学楼:毕竟此则为吉大法学院大部分专业课上课之地。


着实说,吉大的法律专业不弱,盛名在外岂是等闲。吾校之法理和刑法的厚重底蕴与犀利敏锐人所共视,然而区位条件又决定了其不能如北京和上海其他有便利区位的“五院四系”那样腾挪变通,不过也自有其特色所在:若说京城诸校的本科法学教育在于拓展视野中的寻租机会,吉大的法学教育则在于夯实基础的埋头苦读—因而法律行业内若说专业夯实、加班能熬、对手佩服的律师,则吉大法学院的土著无出其右。



本科读书的时候,若是下了一夜的好雪,晨起雪霁天晴,从南二在莘子园吃过几块钱的早餐,一脚浅一脚深地走在通往三教的路上,那么心情或许是方温习过红皮刑法的舒畅。


舒畅在于,方入大学不久,一切皆为新奇。因而不同于高年级之后懈怠遁入阶梯教室后排和尚撞钟,曾是法学小朋友的我们总是争先抢占阶梯教室前排的座位,嗣教授开课,所谓留侯求学早候于桥上则莫如此处。


在这样的气氛里,大一则学张文显、姚建宗、李拥军诸先生之法理,任喜荣、侯学斌、李海平各先生之宪法,霍存福先生之法制史,王充、李立丰先生之刑法……吉大的学制里,在大一与大二、大二与大三之间则总会有小学期。小学期无他,总是在训练当年我们这些小朋友们的实务技能,我们人生的第一次写起诉状、答辩状、美国律师课程上 statement of case 和supplementary answer 都是在小学期完成的……


过了大一,则诸位紧绷的弦也渐渐放松下来。因而那时候很多人总是懈怠于学习,总以为岁月是无限的,然而所有的懈怠都将是代价,故而需要付出千百倍努力去弥补。所谓懈怠与代价,法学院故谚:平时养老院,期末疯人院是焉。



想来人至六月,许多年前的这个时候即为期末,或是经信、地瓜坊、奔腾、三教和逸夫复印店生意最好的时候了吧:一页两面,一面上则惯常罗列六个PPT。那时复印也极便宜,只是等待略为焦急——备考期末期间排队复印的人也太多了罢。


冬日里积雪在途,曾跟室友在经信走廊背诵物权法课件,累极的时候在角落里的商店购入一枚煮玉米,一袋胃康蜜杏大嚼;夏日炎炎,蝉声也搅拌不开天气的凝滞沉闷,背诵国际经济法的时候躺在东荣之后的草坪上,咬着片柳叶……


不知道其他人的心思如何,考完期末整个人都会释放了压力阀,就像高压锅去掉了秤砣那样。因而曾见08级考完期末在女生寝室下摆好蜡烛弹着吉他表白却被校园警察带走,曾见同届考完环境法在寝室煮了一锅面条多寝室共食,曾见临寒暑假前夕的夜晚里四下的魔兽争霸和骑马与砍杀的鏖战声。不过这也是当年的事儿了,这些曾在冰天雪地里喝啤酒撸串,因为下雪雀跃不已的人们啊,早已是律所里不苟言笑的律师和故作正经的法官、检察官了。



本期编辑 | 白雪


你可能喜欢的文章 ↓

这十类人请不要打扰律师!律师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