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龙商网超市周刊
《超市周刊》秉承服务于连锁业的宗旨,在关注连锁业趋势走向、报道业内新闻热点焦点、传播先进经营理念、介绍实用管理方法与技术、提升现代商业文明、促进商品供需双方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与实践,并成为国内连锁业内最具影响力的权威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经济参考报  ·  3000亿元!央行最新操作! ·  17 小时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重磅!DeepSeek:今天启动 ·  昨天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大瑙璊子 ... ·  昨天  
财经杂志  ·  DeepSeek究竟创新了什么?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龙商网超市周刊

用了这些措施后,他们门店的人效提升了近30%

龙商网超市周刊  · 公众号  ·  · 2018-06-30 06:30

正文


作者:胡宗利

————


人效是零售企业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指标, 人效高就意味着企业可以开更高的薪酬待遇、可以吸引更优秀的员工,意味着企业可以有更好的未来。所以,在零售行业几乎没有不重视人效的,但是真正立足人效的本质去抓人效的又相对较少。本期我们邀请曾在国内大型超市担任过店长职务的杨敏和江涛分享他们提升人效的经验和做法。

1

杨敏:多种方式结合提升人效

对于超市业态来讲,人工成本费用占比的控制非常重要,在保障超市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情况下,门店采取多种用工方式来满足不同岗位的需求,提升人效。


以调整优化用工结构为契机,提升用工质量


根据基层实际经营管理情况,优化人员结构,探索扁平化管理模式。在盘活存量,减少非经营人员的基础上,制定复合型用工,严格控制人工成本。我们将生鲜核算、保管岗位大胆进行尝试,由内行收银员兼职生鲜核算、由录入员兼职保管。在进行尝试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时间分解法将工作进行细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们掌握了规律,并且在全店上下其他岗位进行推广。


例如:内行收银员在高峰时段进行上机,门店课长以上人员在年节、学汛时段按每周两天,上机2小时的时间表进行飞鹰,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又体会了其他岗位的感受,一方面增加员工的技能,另一方面加强了各岗位人员对流程的熟悉和工作的改进。如,生鲜卖场经理在飞鹰过程中,发现生鲜类商品条码输机困难,大部分条码由于理货员张贴的方法不到位,严重影响收银员的速度,便重新拟定方案分类别的对条码贴放方法进行培训,培训后收银的速度明显加大,收银质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在规范各岗位上岗条件及岗位职责的基础上,逐步进行岗位职责细化


通过各岗位责任书来明确指导每位员工按要求开展工作,促使人与岗位相匹配,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目的,提升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目前门店正通过重温营运手册,制定各岗位工作描述,科学的、系统地对工作进行细分,有效杜绝了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同时做好保存所有员工的资料档案工作,为关键性岗位做好人员储备,门店所有人员实行机动性管理,门店在培训复合型人员的同时,也为门店后备人员提供了保障。


完善培训方式,建立长而有效的培训机制


员工培训工作一直被门店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员工的培训工作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一是为了提高门店综合服务素质,提高一线岗位员工的业务知识水平,组织员工学习《商业职业技能培训教材》、《营运标准手册》、《食品安全法》、《门店特色服务案例》、《关于切实提高订单达成率和退货效率若干规定的通知》、《保安服务管理条例》、《理货区商品验收流程》、《物业岗位知识》、《生鲜核算管理规定》等业务知识,真正实践建立学习型组织,培养知识型人才的工作要求。同时积极主动参加集团开展的各项技能比武活动,检验学习成果。


二是为了提高员工的综合业务技能,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活动。如组织收银员每月进行“点钞、扫描商品、录入条码”三项技能达标,为了让一线员工加深对商品及供应商的熟练程度,我们开展“看商品知价格”、“看商品知供应商”、“金手指”、“生鲜自由配”等多种岗位练兵活动。通过这些生动活泼的比赛形式,提高员工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在店内掀起一股“比、学、赶、帮、超”的热潮,促进职工职业技能素质的全面提高。


大胆聘用时段用工来满足销售高峰期岗位的需求


门店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将人力资源最大限度的使用,满足不同时段不同岗位的需求。

2

江涛:以治庸提人效


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人效不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庸”。


凡是庸者都有一个共同心态,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做事但千万也别出事”。在经营工作中,干部之庸有四种极端表现:


一是会“拖”:工作主动性业务能力弱,不知道该怎么开展工作。在经营中,有的类别长期得不到有效提升,个别买手觉得各种方法想尽,也改变不了什么,在长期的批评中变得麻木,于是门店提报的需求无法满足时就拖;领导布置的工作不知道怎样完成时就拖;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就拖;计划无法完成时就拖。久而久之,强势类别变弱,弱势类别更弱,进入恶性循环。


二是会“推”:遇到困难互相推诿,推来推去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经营长期得不到提升,小病变成大病,大病变成顽疾。


三是会“唱”:常唱国歌表忠心,常唱红歌表红心,困难面前唱决心,同事面前树信心,执行任务却无心。


这些现象,极大的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极大地扰乱公司经营次序,贻误企业发展的速度。


以治庸提人效,首要是抓学习。面包自营、水产自营、面点自营……在探索中展开,在试点中总结,在学习中成熟。需要更专业的技能,需要更科学的管理,需要规范的操作流程,需要不断地学习与创新。


以治庸提人效,要害是抓问责。树立以业绩论英雄、无功就是过的理念。制定和落实目标清晰的责任制,将每个岗位的责任具体化,切实解决各项任务“谁来落实、怎么落实、何时落实”的问题。要制定和落实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绝不能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


以治庸提人效,根本是抓执行。要提高执行力,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克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心态,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克服工作懒散、办事拖拉的恶习。


向庸、懒、散亮剑,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让能干事的人有平台,让干成事的人有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杜绝不干事、难干事的不良习气,才能形成业绩论英雄的良好氛围,真正地提升人效。


◎ 编辑:艾米  执行主编:王彩霞

◎ 投稿合作:[email protecte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