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阜阳新闻网
阜阳日报社主办,主流媒体,权威发布!丨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80016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能源报  ·  关于举办绿电、绿证、CCER交易培训的通知 ·  昨天  
中国能源报  ·  关于举办绿电、绿证、CCER交易培训的通知 ·  昨天  
南方能源观察  ·  eo封面 | 省级能源规划的三套平衡术 ·  昨天  
南方能源观察  ·  新能源全面入市新政出炉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阜阳新闻网

已传承500多年!阜阳这个表演,值得一看!

阜阳新闻网  · 公众号  ·  · 2025-02-02 08:16

正文


乙巳蛇年春节
阜阳的年味儿拉满


它不仅藏在
热闹的舞龙活动里
还藏在喜庆的
临泉肘阁抬阁表演中


春节期间,非遗 肘阁表演。(受访者提供)


1月31日,大 年初三
上午 10:00
在颍上县尤家花园
随着直径2米的大鼓被敲响
国家级非遗临泉肘阁抬阁表演
正式开始





身着戏服的肘阁抬阁老艺人走着“S”形舞步,左手有节奏地摆动,右手扶托着脸涂油粉、身穿戏装的小孩。


老艺人们不时变换队形,空中的小演员们或踢腿或摆动双臂或翻跟头……精彩的演出引来游客阵阵喝彩。

“长这么大第一次看这么有意思的表演。”当天,外地游客陈红如是说。





这是蛇年春节前后

临泉肘阁抬阁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文昌

带领老艺人、小演员们

赶的众多场中的一个


“春节前后是我们最忙的时候,初一、初三在颍上尤家花园、管仲老街有六场演出,初四、初五晚上则在阜阳双清湾表演。”刘文昌告诉记者, 对他们这些老艺人来说,春节期间出来表演不是为了挣钱,更多的是一份热爱,是想让更多人看到这个古老的艺术。


何淑华/摄


据了解, 肘阁抬阁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以鲜亮的彩扎、亮丽的服饰、奇巧的构思、惊险的表演广受欢迎。 2008年,临泉肘阁抬阁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而刘文昌则是临泉肘阁抬阁第三代传承人。


刘文昌是临泉县杨桥镇人,叔父曾是肘阁抬阁演员,常在春节、庙会时节随班演出。4岁时,他就随叔父参加了肘阁抬阁班演出,扮演过孙悟空和《水浒传》《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上学后,他又学习了美术和手工制作,为从事肘阁抬阁艺术打下基础。


初中毕业后,刘文昌回乡务农。但只要肘阁抬阁班有演出活动,他都会参加,渐渐地成了肘阁抬阁班中的主力演员,并和团队成员创作了一批新节目。后来,随着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肘阁抬阁演员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直到2000年,在刘文昌的热心操持下,杨桥镇的肘阁抬阁队伍才又慢慢组建起来。


卢启建/摄


“刚开始,临泉肘阁抬阁在露天场所或街道流动演出。早期的演出场所都是平地,外围观众看不到,于是,演出形式渐渐从地面舞蹈‘长到’了空中,发展到驮着小孩高高演出,配以锣鼓、笛、笙、箫等乐器伴奏。”刘文昌说, 肘阁和抬阁都由芯子(小演员)、铁枝(演出道具)、飘色(服装)三部分组成 。肘阁和抬阁的最大区别是支撑小演员的底座不同,抬阁的底座是方桌,肘阁的底座是支撑者——多为有民舞技艺的青壮年男子。 节目内容多取材于戏剧、传说,如《孙悟空盗桃》《天女散花》等,整体喜庆、欢乐、奔放,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作为第三代传承人,刘文昌在做好传承工作的同时,还积极改良道具、创新内容,让更多观众有机会欣赏到临泉肘阁抬阁的魅力。比如,以前支撑小演员的是两指宽的竹片,一场演出还没完,往往小演员就闹起了脾气。为让小演员坐得舒服,刘文昌安装了小座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