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今天的内容比较多…
先看几张张电商海报。
上面这些海报有啥设计特点?
那么这类风格的灵感来源在哪? 作品里面又有什么共同的设计规律呢?
其实这些作品多少都吸收过波普的设计灵感。
今天咱们就一起聊聊波普艺术,之前还没有谈过这方面的内容。
波普艺术起源于二战之后的英国,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在纽约发展起来。在波普出现之前,现代艺术是少数人的精英艺术,是抽象的不被人理解的。
精英艺术比较排斥大众文化…
而波普艺术的出现,则打通了精英与大众艺术之间的界限……波普艺术家会运用
大量废弃产品以及大众廉价消费品作为创作灵感来源。
说波普艺术不得不提安迪沃霍尔,此人被称为波普艺术之父。成长经历颇为励志。
1928年安迪沃霍尔生于美国的一个贫民窟,那时候正值美国经济危机,从小就挨饿,而且小时候还患上精神疾病,形成了极度自卑和内向的性格。
幸运是他的母亲给与他大量关爱,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他恢复正常生活,
后来她的母亲找来很多彩色杂志、漫画送给他,鼓励他去临摹。这为他日后的艺术风格起到很大影响。
21岁沃霍尔大学毕业,同现在很多北漂南漂的大学生一样,他选择了去纽约实现自己的梦想,最后现实是只能先做一名插画师谋生。他曾跟17个人住在一个地下室里。他住过的公寓都有一大堆蟑螂。一次,他带着作品集到《时尚芭莎》杂志办公室,谁知拉开作品集拉链,蟑螂便爬了出来……
但是这并没有让他气馁,他不停的画稿子,钻研设计,泡图书馆。老天不会负于任何一个努力的人,经过连续几年的拼搏。
26岁沃霍尔获得美国平面设计学会杰出成就奖。
29岁他获得艺术指导人俱乐部最高成就奖。
后来还跨界到电影圈拍了《帝国大厦》等几部电影。
后来成为一代波普艺术代表大师。
沃霍尔的第一件代表创作是可口可乐。
“你在电视上看到可口可乐时,你可以知道总统喝可乐,流浪汉也喝可乐,你不可能花更多钱喝到不一样的可乐。”于是安迪从可乐得到灵感。
在这之前的画家描述生活,画面更多聚焦于农场、牛车、蔬菜和庄稼等素材。
他琢磨着,为什么可乐不能成为艺术品?紧接着,有着番茄、牛肉、蛤蜊等多种口味的罐头也进入了他的绘画领域。
正所谓不破不立,创新必须打破原有事物和原有的维度。
安迪一反常态,将可乐、罐头、甚至是金钱等人造消费者品作为画面主体。
在当时是巨大的创意。
这完全打破了高雅与大众通俗的界限。
后来又创造了玛丽莲梦露等一系列波普代表作品。
他的所有作品都用丝网印刷技术制作,形象可以无数次地重复,给画面带来一种特有的呆板效果……对于现代主义来说重复可以是大忌。
而且对于他来说没有原作可言……很多作品都是基于在别人作品上再创作……
不光如此,他还打破过去艺术家手工制作艺术品的模式,刻意将自己工作室命名为工厂,
所谓的艺术品被置于流水线下生产……扯的有点远了……反正这个人就是打破过去很多传统想法,我觉得对于现在也有启发意义。
————————
下面多讲几位波普代表人物,简单介绍一下。
罗伊·利希滕斯坦,跟安迪同时代的美国人。经常会以
连环漫画为灵感题材,创作自己的风格。
日本波点大师—草间弥生
这人非常喜欢利用波点进行创作,密集恐惧症者永远的敌人!
很多电商海报都曾借鉴过草间弥生的作品做灵感~比如初语这个就很有形式美
还有一位 凯斯·哈林,是美国波普涂鸦文化的代表人物。经常会创作一些空洞的只有轮廓线的人物或者动物。
波普艺术发展到今天,依然有大量的各行各业的设计师从中借鉴各种灵感进行创作。
比如下面这个behance上的一位艺术家,将实物与手绘的静物结合到一起~
下面这个电商海报应该也是来自这个灵感
BE上的设计师Sciencewerk为一个主题商场做的一系列的波普风的VI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