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极度勤勉无限上进的
艺绽君
(
ID:bjvariety),
为小伙伴们带来一个新栏目:
音乐外卖
。如果木有什么突发情况、紧急事件,或者不可控因素啥的,每周三,艺绽君都会在茫茫乐海中,为大家安利一首西方古典音乐或中国民乐经典,为拼命码字、死命读书、豁命干活的你,送上一份贴心的音乐外卖,愉悦一下耳朵,滋养一下心灵。
正值八月,几近挑花眼的艺绽君首先选择俄罗斯作曲大咖柴可夫斯基的钢琴套曲《四季》中的第八首《八月—收获》。下面的这个版本,来自郎朗的演奏。听说他那双世界上最贵的手,最近有点小受伤,暂时放下演出任务了,就让我们重温一下他昔日的激情演绎吧。大家在欣赏之余,不妨看看这首作品的幕后创作故事。
准备好了吗?走起!
▲老柴标准像
《四季》作于1875年,当时柴可夫斯基35岁,是一位
因创作舞剧《天鹅湖》而备受瞩目、
刚刚崭露头角的作曲家。当时彼得堡出版家贝尔纳德建议柴可夫斯基写12首钢琴短曲,按每月一曲的方式在一份音乐杂志上发表。乐曲的内容必须与发表的那个月有联系。
▲正当盛年的老柴,也是玉树临风
《八月—收获》是柴科夫斯基根据阿·科利佐夫的诗作创作的一首钢琴音乐小品。这首诗中,有这样的句子:
“家家户户收秋粮,高高的稞麦倒在地上,成捆的麦子垛成山,夜半牛车搬运忙。”
▲金黄的麦穗,是否在您脑海中闪现?
看到上面科利佐夫的诗,再听这首
《收获》。您尽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上帝视角俯瞰俄罗斯广袤国土上的丰收场景。作为一首活泼的快板,老柴的这首曲子,展现了俄罗斯人民收获的场面,以及他们内心因丰收而产生的喜悦,音乐色调明快,充满了欢乐与激情。这是典型的俄罗斯人性格刻画:
豪爽、乐天、能歌善舞!
#可惜老柴大多数时候都是忧郁的#
▲典型的19世纪俄罗斯劳动人民丰收场景
事实上,艺绽君从《收获》中,听出了老柴大多数作品中都没有的欢快。老柴
从小就性格敏感,并且从他与梅克夫人长达13年的柏拉图式精神之恋中也可以看出他的个性的悲剧,这使他在音乐的创作上比别人更擅长细腻的心理描写,更注重音乐的抒情性。
《收获》中
除了欢乐的俄罗斯民族性,您还听出了些什么其他的内容?
▲欢乐的俄罗斯娃娃
关于《四季》,艺绽君这里还有一个故事想和大家分享。老柴一共写下了十首短曲,只有在写六月和十一月的时候,因为没有创作灵感而搁浅。于是他用《船歌》替代六月,用《在马车上》作为十一月。没想到这两曲成为《四季》十二首中最著名的两首。下面,也给大家放上这两首曲子,同样来自郎朗演奏的版本。
《船歌》是典型的三部曲式,匀称而略有起伏的伴奏,如同微波荡漾,使人仿佛看到初夏夜晚的河面上,孤寂的小船轻轻地向着远方飘荡。这首著名的《船歌》旋律,被学钢琴出身的周杰伦用在了自己的《琴伤》中,可见旋律之美,早就跨越古典和流行。
《在马车上》也是三部曲式,质朴而宽广,使人联想到车夫哼唱着俄罗斯民歌,赶着三套马车在俄罗斯茫茫雪原上奔驰的情景。老柴还大开脑洞,在小二度倚音装饰下,生动地模仿了马车铃铛的声响。听这首曲子,艺绽君还要奉上
俄国诗人
尼古拉·涅克拉索夫的诗句:
“别在忧愁地向大道上看,也别匆忙地把马车追赶。快让那些悒郁和苦恼,永远从你心头消散。”
-END-
今天的音乐外卖就说到这里,
有关这首《收获》,
有关《四季》,
甚至有关老柴的话题,
都欢迎大家给艺绽君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