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Weekly周末画报
遇见美好,洞见未来,我们的新闻不会太联播,生活必须很风尚;星座不会差太多,福利必须送到位。iWeekly App官方号,世界公民的行动读本,时刻保持与世界连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这个“神仙”班级,100%保研! ·  16 小时前  
人民日报  ·  顶流回归! “蛇墩墩”来了 ·  昨天  
江南晚报  ·  首创!先看工程再买房!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Weekly周末画报

我猜你一定不知道,马格南在中国办展啦!

iWeekly周末画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6-10-03 20:50

正文

当我们回顾整个新闻报道纪实摄影史,这些经典的图片一定会抢先进入到我们的视线。这每一张图片都在摄影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是对历史重大事件的时间切片,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或者影响着历史的进程。现在,传奇摄影师的珍贵手稿首次登陆中国,还在等什么快来和我们一起看看吧!


▲《诺曼底登陆日》


▲《布拉格》


▲《原子的达利》


▲《最后的度假胜地》


拍摄以上图片的摄影师分别是:罗伯特·卡帕、约瑟夫·寇德卡、菲利浦·霍尔斯曼、马丁·帕尔,这些大名鼎鼎的摄影师为世界记录了宝贵的画面,他们不仅都有着传奇的经历,更都具有一个共同的标签——玛格南(Magum)。


那么问题来了,玛格南是什么?


玛格南(Magnum)这个词在拉丁语中意为“伟大,顽强”,1947年以后,它成为一个享誉世界的摄影图片社,这个精英摄影师组成的团体由罗伯特·卡帕同布列松、大卫·西摩和乔治·罗杰一起创立。


在画报和报道摄影的鼎盛年代,马格南这群特立独行的摄影师的镜头,被形象地称为“世界的眼睛”,因为他们总能出现在世界大事的第一现场,拍下令人印象深刻的照片,树立了报道和纪实摄影的世界标杆。因此,加入马格南意味着被一个专业共同体所接纳,就像胸前别上勋章。


▲埃菲尔铁塔的刷漆工,1953 年,法国,巴黎


用创始者之一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的话可以很好地描述这个团体:“马格南是一个思想的共同体,是一种共通的人性,是对世界的好奇,是对事实的尊重,以及用视觉转述事实的渴望。”


▲马克·吕布当时拍摄的底稿


现在,玛格南摄影师们作为一个集体,第一次把展览办到了中国。这个名为《马格南手稿:摄影经典的诞生》的展览不仅展出了一批广泛传播的摄影经典名作,并且把它们的底片接触印样一同展出,涵盖了六十余位马格南摄影师,作品时间跨度近八十年,最早的拍摄于1933年,最晚的拍摄于2010年。


这个珊珊来迟的大展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我们知道马格南摄影师创造了很多广为流传的经典名作,却鲜有人知道这些名作的原始底片印样是什么样的。在当今数码横行的时代,我们已经习惯了按快门与看照片之间的无缝连接。而在胶片摄影的年代,摄影师必须先在暗房把胶卷冲洗出来,再把胶卷和相纸贴合,印出第一批小样才能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再用放大镜看小样来挑选照片。接触印样在功能上类似于今天看数码照片时的缩略图,所不同的是,它是完全未经筛选和修饰的原始档案。 


▲ 切·格瓦拉在哈瓦那的一家酒店接受采访,这张照片也成为他的经典形象,“叼着雪茄的格瓦拉”,1963 年,古巴


▲ 雷尼·布里拍摄底稿


此次展览精选了65位马格南摄影师的经典作品,连同它们的底片印样,还有部分早期发表的刊物书籍,一同呈现出来。底片印样虽然只是工作流程中的副产品,却日渐被视为考察摄影的重要文献,因为它记录了摄影师拍摄过程中的路径、思考、成功和失误,比起少数被精选出来的好照片,它具有更丰富全面的信息量,也被视为还原情境的依据。这就如同现在我们把数码照片放置在电脑里,来回比较筛选,最终得到满意的照片。


▲巴黎 1968 年五月风暴,学生向警察投掷。1968年,法国,巴黎,圣日耳曼大道。


▲布鲁诺•巴贝拍摄的底稿


那摄影大师们是如何选图?


相信我们可以从展览中的学到不少,比如可以在底片印样上清晰地看到拍下经典名作的那一卷胶片中还记录了什么,代入摄影师的现场视角,想象他在当时的移动轨迹与观看角度,也可以试着推敲编辑过程中的取舍和偏好。亦或许我们了解到真正的摄影师并非要像狙击手那样例无虚发,经典的诞生也不是天才的灵光闪现。事实上,摄影从来都不是一锤定音的选择,而是包含着持续的观察与修正。没有一个摄影师能够确定,下一张照片是否比上一张更好,或者更差。所以,也不要再为你没有拍到好照片而惋惜,当你积累到一定的量,或许会有惊喜等着你。


▲玛格南摄影师布鲁诺•巴贝亲临展览现场


▲策展人郑梓煜讲话


▲展览现场


▲拍摄“决定性瞬间”的参观者


展览信息:《马格南手稿:摄影经典的诞生》
地址:深圳大学美术馆
时间:2016年9月29日-10月22日


图片:玛格南图片社 郑梓煜

编辑: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