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中国之声,最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全楼验DNA,人找到了! ·  昨天  
新华社  ·  今日秋分! ·  昨天  
江南晚报  ·  关于应对台风“普拉桑”的防范提示 ·  4 天前  
新华社  ·  中央气象台发布双预警 ·  4 天前  
新华社  ·  台风“贝碧嘉”登陆上海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罗尔事件说明国人的信息素养太差?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公众号  · 社会  · 2016-12-05 18:38

正文

“罗尔事件”余音尚存,很多人还没能从触动中走出来。实际上这不是我们第一次被来自朋友圈的营不实信息集体感动。还记得前不久的那篇《盛世中的蝼蚁》么?也是一夜醒来,整个朋友圈都在窒息、绞痛,也是没过多久就迎来剧情大反转。

数据统计,微信公众平台辟谣中心累计辟谣文章超过60万篇,日均科普次数超过160万,处理朋友圈谣言链接数超过120万条,2016年累计处理谣言文章20多万篇,处罚造谣传谣帐号约10万个。”


可是经历过这么多“大风大浪”的我们,为什么还是这么容易上当?


新媒体的信息到底有多复杂?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达7.10亿,手机网民达6.56亿,网民上网设备进一步向移动端集中……网民中有78.7%的人在过去半年内使用过微信朋友圈。微博用户规模为2.42亿,使用率为34%。


这个数字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


“六度空间”理论显示,最多通过六个人我们就能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而社交媒体更是打通了我们与陌生人之间的通道。打个比方,你的微信好友看似只有几百个,但是朋友圈作为一条没有尽头的河流,不仅容纳了你的状态,你的好友的状态,也容纳了你的好友的好友的状态,也容纳了你的好友的好友的好友的状态……一旦信息流动起来,就能拥有不可思议的传播范围。我们看到的很多信息,都可能来路不明。


而且这其中的每一条信息都渴望得到关注……即使只是一张自拍照。看下面这条段子和评论,是不是非常准确的说明了我们发完自拍后,期待得到关注的心情:


@你的朋友是呆X:当你在微博、票圈发了一张自认为不错的自拍,等了半天也没人给你评论。





为了自拍照能被关注,我们能P几小时,甚至最后自己都不认识自己。更何况是那些追求商业利益的信息,定是要经过层层包装。


许多传播者为了从海量信息中脱颖出,甚至会不择手段:发布没有涉及事实或者信息隐晦的观点性文章,煽动情绪,引发网友的惶恐、愤怒、叛逆、同情……甚至捏造并散布谣言。


社交媒体的天然缺陷

美国大选结束后,很多人质疑Facebook上的假新闻影响了大选的结局。究竟有没有影响我们不知道,但是根据营销分析公司 Jumpshot 收集的数据显示Facebook确实为假新闻提供了温床。Facebook已经成为假新闻网站获取流量的重要来源。几家假新闻网站得益于 Facebook 的搜索推荐功能,3 个月时间平均能获得超过 70% 的桌面流量。



扎克伯格在回应中提到:Facebook尊重人们的言论自由,希望让人们随时分享自己想要分享的内容。


社交媒体确实能赋予用户以言论自由。但是由于社交媒体缺少“把关人”,所有“言论”都是先流通再过滤,还没经过筛选就广泛在开放的网络中传播。再加上传播者的匿名以及许多传播者需要追求商业利益,为了获得关注和点击,不得不刻意煽情。使得信息源源不断的输出到我们面前,很难分清孰真孰假。


我们总是会嘲笑父母会转发明显的谣言,比如“毒鸡汤”。却不知道自己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有些假消息看起来那么像真的,至少它确实包含着部分真实信息。


比如下面这几句我们几乎都信过的小谣言:

·万里长城是太空中唯一可以用肉眼看到的建筑。

·可乐能腐蚀骨头。

·普通人只使用了大脑的10%。


这些信息看起来很像是真的。这些谣言只是将事实夸大,引起我们不假思索的情绪波动。尤其是可口可乐那句谣言,曾经在日本引起群体性恐慌,不过截至目前为止,日本还没有出现大批软骨青少年。在我国也有近60%的网友认为碳酸饮料能腐蚀人体。


来源:搜狐健康


然而更可怕的不是不实信息,而是许多不实信息中夹带的极为偏激的观点。这种包含倾向性的内容会引起我们的共鸣,使我们忽略事实,不断固化已有的认知和偏见。有时候我们不仅要反省为什么我们总是上当,更应该自问:我们是不是压根没在乎真实? 


“喜欢”也在强化我们已有偏见

社交媒体的一切设置,都能保证我们成为自己朋友圈里的小小君王。如果有人胆敢反对我们,或者惹我们不高兴,完全可以“取消关注”,“拉黑”,“删除好友”,如果还有业务往来需要勉强交往,那就“不看此人朋友圈”。有幸能留下来还能经常和我们互动的,大多数都和我们三观契合,或者在现实中需要经常往来。


更何况无论是社交媒体平台还是自媒体,都在努力的“猜你喜欢”,生产合我们胃口的内容。于是信息再多也不怕,因为经过了“喜欢”的选择,看起来都很顺眼。


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更想去表达而不是了解,更愿意相信已知的东西,拒绝信仰受到挑战。所以,越明显表示倾向性的东西、印证我们观点的东西,越容易获得共鸣和传播。“不管事实怎样,我觉得……”的观点句式也变得十分吃香。


就像营销文案《盛世中的蝼蚁》在朋友圈流传时,尽管有人指出该文章有诸多不实和刻意煽情之处时,但仍有人回应:“不管事实怎样,我觉得他们值得同情。”人们转载不是为了真相,而是被文中毫无逻辑的煽情论调打动,转载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窒息和感动。甚至只是为了塑造自己“富有同情心”的朋友圈形象。


还有每年都会在微博、朋友圈疯转,“感动全南京人”的美龄宫照片……虽然被辟谣过很多次,但不管事实怎样,“这是蒋介石生生世世的承诺”的说法更符合人们心目中的想象:



Eli Pariser 在他的书 《过滤泡》(Filter Bubble)里写道:“只有在所有公民能够超越自己狭隘的个人利益思考时,民主才会起作用。要这样做的话,我们都需要对我们共存的世界有共识。我们必须知晓他人的生活、愿望和需求。但气泡将我们推向了另外一个方向。它制造了一个狭隘的自我,我们自己的利益成为了全部,这对网购来讲或许很好,但是却无助于人们共同决定一个更好的未来。”


在这样的信息环境中,我们该怎样做?
一:保持警惕,提高信息素养
对情绪保持警惕,不要过于相信本能。

如果读完文章发现自己很愤怒、很窒息、很狂躁、流眼泪……请冷静。辨别情绪中是否带有倾向性和偏见。别急着转发,至少先判断是不是真的啊喂。


学会判断信息来源。

不同的信息源差别真的会很大。要了解一些权威的媒体,或者领域内较为权威的信息来源,如果只有营销号在疯转,而权威信息来源丝毫没有动静,那么你该警惕了。至少可以去百度一下看看有没有其他方面的信息……


判断信息的真假。

注意文字中有没有不断使用形容词,刻意煽情。逻辑是否清晰。全文有多少地方是对信息的描述。描述是否符合真实。


比如下面这段话摘自《盛世中的蝼蚁》,非常煽情,但是和事件并无关联:

“一个人为钱犯罪,这个人有罪;一个人为面包犯罪,这个社会有罪!”

“于他们而言,穷并不可怕,比穷更可怕的是失去了希望和信心。”

“于杨改兰,生和死,已经不是道选择题,而是一件吃饭睡觉一样的必选、单选项。到这种份上,生亦何喜,死亦何哀!”

判断信息中是否包含着明显的价值观。

是否在传达某种生活理念。有没有传达某种性别、种族意识,或者潜藏着某种商业动机?

二:多一点耐心,等待真相出现

当你看到群体性的大规模事件,而一时又难以判断真假,可以多等一会儿,无论是新媒体的自清功能,还是传统媒体的跟进报道,都会很快还原事件真相。


新媒体具有自清功能

喻国明老师曾提出“无影灯效应”。他认为新媒体有“自清功能”,任何个人的观点都可能不够全面,正如同每一盏灯都有“灯下黑”现象一样,但是当所有知情人的观点汇聚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形成一种互相补充、互相纠错、互相印证、互相延伸的结构性关系,真相就会在这样的信息结构中毕现。


传统媒体的跟进报道

传统媒体虽然偶尔也会出现不实报道,但只是极少数,毕竟传统媒体是实名而且是接受公众监督的。网络中的大规模事件一般都会引起传统媒体的关注,从而跟进报道。因此当难以判断时,大可以等待传统媒体采访到当事人之后,再做判断。



作者:胡睿

微信编辑:付慧敏

图片与资料来源:新浪科技、环球网、搜狐健康、微博、“别处World”微信公众号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论文《信息过载时代的新媒介素养》蔡骐、李玲

论文《信息拼图在谣言传播中的作用研究》雷霞

论文《经由微信的人际传播研究》胡春阳、周劲

推荐文章
人民日报  ·  全楼验DNA,人找到了!
昨天
新华社  ·  今日秋分!
昨天
新华社  ·  中央气象台发布双预警
4 天前
新华社  ·  台风“贝碧嘉”登陆上海
1 周前
易居克而瑞浙江区域  ·  三大表单 | 三分钟阅尽长三角楼市最新动态8.3
7 年前
半导体行业观察  ·  Memory及其controller芯片整体测试方案(上篇)
6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