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红德智库
中国红德智库,简称红德智库,专注热点分析,洞察国际风云!选一位智库,引领思想前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雷诺就出售日产股份重启与富士康的谈判 ·  3 天前  
罗辑思维  ·  2025年,钱从哪里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红德智库

朝军中程导弹首次飞越日本,战力猛增,或于9月9日核试验

红德智库  · 公众号  ·  · 2017-08-31 17:55

正文

火星-12中程导弹发射瞬间


8月29日,朝鲜发射了一枚弹道导弹,飞越日本北海道上空后落入北太平洋海域。劳动新闻称,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现场视察并指导了发射,图片显示导弹发射成功后金正恩“笑逐颜开”。韩军联合参谋本部分析称,该导弹于当天早上5点58分从平壤市顺安一带发射,飞行距离超过2700公里,最高高度550公里左右,是一枚中程弹道导弹(MRBM)。


日方推测该导弹型号为“火星12”,并于导弹发射后不久,通过全国瞬时警报系统(J-ALERT)对北海道和东北、关东、北信越地区多县启动了紧急预警。最终导弹于6时12分落入北海道襟裳岬以东1180公里的北太平洋,并“在坠落前断为三部分”。


“火星12”的首次成功试射是在今年的5月14日,飞行高度2111.5公里,飞行距离约787公里,弹头最终坠落在日本海,是一次高弹道试射。按照弹道导弹研发的一般规律,朝鲜必须对“火星12”进行全射程试射,才能确认其实战性能。


西方分析认为,“火星12”是一种单级中程弹道导弹,使用一台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和四小型发动机以控制方向,其技术可能来自于乌克兰。美国媒体还曾披露了“朝鲜间谍翻拍乌克兰导弹技术材料当场被抓”的视频,但乌方随即予以否认。


此前,韩方根据“火星12”高弹道发射的数据分析认为,其最大射程可达4500公里,如果搭载650公斤战斗部,射程则下降到约3700公里。但即使是3700公里,也足够覆盖美军关岛基地,这既与朝鲜之前宣称的“包围射击关岛”方案相适应,也是对美韩军演的有力回击。

29日的试射是朝鲜导弹第三次飞越日本本土(排除西南诸岛)上空,日本对此极为关注。此前2次发生在1998年和2009年,导弹均从本州岛上空飞过。1998年试射大浦洞1型导弹时,导弹路线靠近日本首都圈,酿成轩然大波,并引发了“第一次朝鲜导弹危机”


日本《产经新闻》旗下的zakzak网站随即31日刊文称,在完成了“火星12”的试射后,朝鲜很可能再次进行核试验,以测试核弹头小型化,最终完成自己的“两弹(战略导弹+核弹头)结合”。


韩国国家情报院28日提交国会的报告称,朝鲜“已完成了核试验的准备状态”,而核试验的时间。 文章据此认为朝鲜的核试验或定于9月9日,即朝鲜的建国纪念日。去年9月9日当天,朝鲜进行了第5次核试验,举世哗然。


文章认为,“火星12”作为忠诚弹道导弹并非朝鲜的终极目标,朝鲜目前正在推进“火星14”洲际弹道导弹(ICBM)的研发,而“火星14”正是在“火星12”上增加一个第二级发动机而来。29日的实验可谓“一箭双雕”。今年7月28日,朝鲜试射的“火星14”弹道导弹曾落入北海道西侧的日本专属经济区,北海道居民甚至一度捕捉到了导弹的影像。


文章援引日本丽泽大学西冈力教授的观点称,“此前朝鲜并没有突破导弹大气层再入技术和核弹头小型化技术。”“这次试射可能验证了其导弹大气层再入技术,那么在(核弹头小型化技术)上同样逐步积累,并以核试验的方式验证也是很有可能的。”

日本民众对朝鲜导弹的担忧有其现实理由,安倍也表示“会竭尽全力守护国民的生命安全。”不过这种担忧与其引发的恐慌情绪,或许正在被政治家利用,成为日本扩充军备的借口。


2002年朝鲜启动核设施建设后,日本就宣称为应对“朝鲜核威胁”,应加紧开发导弹防御系统,并于2003年通过《有事法案》;2010年日本借“延坪岛炮击事件”出台了最强硬的《防卫计划大纲》;而针对2013年朝鲜的第三次核试验,安倍政权公开呼吁“应该为集体自卫权的行使开辟道路”。


如此手段屡试不爽。


如今,日本正在加快引进陆基“宙斯盾”、“萨德”系统的步伐,朝鲜此时试射导弹并飞越日本,问题无疑是给日本提供了加快发展军力的重要理由。


作者:安晨

来源:凤凰网军事频道



后语: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和分享、转发的习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