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市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大健康、深地深海深空、文化旅游和商贸物流产业链发展工作。会议强调要发展壮大生命健康产业,积极培育新业态,提升价值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同时,强调深地深海深空产业的重要性,推动科技转化和产业发展。会议还指出要促进文旅产业与城市的融合,提升城市吸引力。商贸物流产业也需要创新提质,打造重要枢纽。会议还涉及领导团队和相关政策支持的讨论。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会议关于生命健康产业的发展
会议强调要发展壮大生命健康产业,打造国际医疗高地,延伸产业链,形成全产业链优势。
关键观点2: 深地深海深空产业的发展
会议强调了深地深海深空产业的重要性,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打造技术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集聚发展高地。
关键观点3: 文旅产业的发展
会议提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打造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增强城市吸引力。
关键观点4: 商贸物流产业的创新提质
会议强调要抢抓扩大内需等机遇,推动商贸物流产业创新提质,打造重要枢纽,强化创新驱动,促进融合发展。
正文
发展壮大
生命健康文化旅游商贸物流产业
积极培育深地深海深空未来产业
11
月
13
日
,市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
大健康和生物技术、深地深海深空、文化旅游、商贸物流
产业链发展工作。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郭元强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上,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大健康和生物技术产业链链长杨玲,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深地深海深空产业链链长刘辉,副市长、文化旅游产业链链长董煜华,副市长、商贸物流产业链链长张忠军,就领衔产业链发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举措分别作汇报。
要顺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把握全球健康产业发展趋势,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打造国际医疗高地。
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
,持续壮大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中医药等产业,超前布局脑科学、生物制造等未来健康产业,培育数智病理产业、人工智能辅助诊治等新业态,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努力形成集群内全产业链优势。
要着力提升价值链
,以“用”为导向,促进高校院所、医疗机构、龙头企业协同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医工融合,加强关键技术研发,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要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优化“一城一园三区”产业布局,强化政策支持和要素配套,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的良好生态。
向深地、深海、深空进军,是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
要充分发挥武汉在“三深”领域人才优势、科研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努力打造“三深”技术创新策源地、产业集聚发展高地。
要加强产业规划布局
,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分类制定扶持政策,依托高校院所、重大创新平台、龙头企业打造相关产业园区,成立产业创新发展联盟,统筹资源力量加强产业研究、分期分步推进产业发展。
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
,支持重点团队开展科研攻关,支持龙头企业搭建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努力抢占产业发展先机。
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强化科技赋能,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要充分挖掘整合城市文旅资源
,立足武汉独特山水资源和深厚文化底蕴,积极参与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建设,推动“两江四岸”、黄鹤楼、汉口历史风貌区、东湖等重点片区串珠成链,打造文旅品牌和精品线路,建设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要把发展文旅产业和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塑造城市形象结合起来
,不断丰富文旅消费供给,持续营造优质旅游环境,强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增强对海内外游客、青年人才的吸引力,让武汉成为乐游、乐居、乐业的理想之城。
要抢抓扩大内需战略、构建新发展格局等机遇,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重,推动商贸物流产业创新提质,加快建设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
要坚持市场主导
,着力引进培育有竞争力的商贸物流企业、供应链平台企业,加强贸易组织,提高流通体系硬件设施运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