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猿猴GISer
GIS遥感交流学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南新闻广播  ·  胖东来,新动作来了! ·  15 小时前  
生态梦网  ·  滨海新区幼儿园将免费?专家回应来了 ·  2 天前  
河南新闻广播  ·  蜜雪冰城今起招股,预计3月3日挂牌上市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小猿猴GISer

聊聊我的ArcGIS学习历程

小猿猴GISer  · 公众号  ·  · 2024-10-23 19:19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描述了作者学习ArcGIS的经历,包括菜鸟阶段、脚本工具阶段、二次开发阶段以及个人对规划行业的看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作者的学习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从基础学习到掌握使用ArcGIS,并探讨了脚本工具和二次开发在ArcGIS中的应用。

作者从最开始的零基础,到逐步学习掌握ArcGIS的各个阶段和应用,包括菜鸟阶段的基础学习、脚本工具阶段的编程挑战和中文编码问题,以及二次开发阶段的插件开发等。

关键观点2: 作者通过学习和实践,成功解决了ArcGIS在脚本工具阶段的中文编码问题。

在脚本工具阶段,作者遇到了中文编码的问题,但通过学习和实践,最终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

关键观点3: 作者通过开发CC工具箱,实现了多个功能,涵盖了规划以及其他相关领域。

CC工具箱包含了众多功能,涵盖规划和其他专业领域的需求,作者是通过不断学习和借鉴他人的工具开发完成的。

关键观点4: 作者对规划行业存在问题的观点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期望。

作者对规划行业的大环境表示担忧,并呼吁同行们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表示虽然个人能做的有限,但他仍会继续坚持自己的开发工作。


正文

写这一篇的原因是,前两天一个群友发了这样一个私信:

最近一两个月没怎么发公告号,一方面工作上的事多,另一方面也确实有偷懒懈怠。 不过不会放弃的,不用担心。
想着写点什么,又感觉没什么技术文可写,索性就聊聊天吧,聊一下我的ArcGIS学习历程,当作过来人的经历分享吧。
希望能够对打算学习ArcGIS或二次开发的小伙伴有些启发。

01

菜鸡阶段

大概十几年前,我从一个普通的学校毕业,进入了规划这个普通的行业,专业水平菜得抠脚,每天做着给同事添乱的工作。

那个时候的基础太差了,除了CAD和PS的基本操作,啥都不会。画个用地图都要磨几天。

至于ArcGIS是什么,完全不知道。

过了几年,同事给我看了一个高程图,说是一个叫ArcGIS的软件做出来的。

于是去网上百度了一下,下载安装好软件,按照教程把高程图给做出来了。

再后来我就上B站了,众所周知,B站是个学习网站。

我早期的学习工具基本就是百度+B站,如果你处于新手阶段,这将是你最好的帮手。

慢慢的,照着别人的教程,我试着做了一些建筑分析,水文分析、视域分析、交通网络、用地适宜性、还有三维地形的展示。

在这个过程中,工作流程不断变长。大量的重复工作让我对ArcGIS渐渐失去了兴趣。

这时候,我了解了模型构建器这个东西,惊为天人。

到目前为止,我仍然认为,类似模型构建器这种功能模块是判断一个软件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

通过模型构建器,我把之前的工作都做成了工具,不用再去做重复工作,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新东西。


02

脚本工具阶段

模型构建器虽然很好用,并用到目前为止仍然经常在用,但上限毕竟不高,很 快的 ,我 转向了脚本工具,因为它可以解决更多模型构建器无法解决的问题。

但是做脚本工具就要用python。

我那个时候的编程基础太差了,可以说是毫无基础。

大学上的VB课,都在想着怎么玩蜘蛛纸牌。

于是我又开始百度+B站学习python。

学了一阵子,感觉自己能行了,就上手去做脚本,结果不仅实现不了想要的功能,而且还写出了很多的bug。

不过时间可以打败一切,随着经验的积累,慢慢的可以实现一些功能,但是bug还是很多,特别是中文编码的问题, 一直困扰着我。

这时候,ArcGIS Pro进入了我的视线,不仅功能更多,而且用的是python3.0以上的版本,中文编码问题彻底解决了。

用上了ArcGIS Pro和python3,可以做的脚本工具越来越多了,慢慢的我开始不满足于做小工具。当时刚好在做村规,就做了一套村规入库、出图的专题工具,准备好数据后,一键完成入库、出图工作,终于有了一点小小的成就感。

03

二次开发阶段

在这期间,我还在CSDN上发一些文章,认识了一些同行的网友。从博主【学学GIS】那里看到了几个很有意思的SDK二次开发插件,1秒犹豫之后就入了二次开发的门。

于是开始学习C#,这次刚好赶上ChatGPT的横空出世,很快就出了C#的新手村,靠着抄代码,开始上手将以前做的python工具移植到SDK插件上。

接下来就是边学边做,同时继续在CSDN上写开发教程。和小伙伴们在微信群吹牛斗气,激扬文字。

这期间又认识了不少开发工具的大佬。通过借鉴(抄袭)他们的工具,我的工具箱慢慢成形,并命名为CC工具箱。

CC工具箱有100多个工具,各种功奇奇怪怪的能很多。有些是自己工作中需要的功能,有些是群友提供的需求,不仅是规划专业,也涉及林业、土地、测绘等专业。

有的功能做出来自己都没怎么用过,主打一个为人民服务。

CC工具箱的版本目前还在不断迭代,每个月都会有1到2次更新(当然最近鸽了挺久)。

二次开发工具本身并没有多大市场,我也不清楚目前工具箱的用户有多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