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州市科技创新企业协会
广州市科技创新企业协会接受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业务指导,依托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科技服务资源和有利条件,积极承担政府职能转移中一部分辅助性、外延性、服务性的政府职能转移工作。业务范围包括:开展对民营科技型企业管理指导、经验交流、法律咨询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志红  ·  我的男友是NPD,但我离不开他 ·  昨天  
陈忻儿童心理  ·  《从心理解孩子》课程简单介绍(2025春季班 ... ·  昨天  
京师心理大学堂  ·  用更广阔的时间观拥抱更幸福的人生 ·  3 天前  
陈忻儿童心理  ·  爱能治愈的。。。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州市科技创新企业协会

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弓鸿午:锚定科技自立自强,彰显创新核心作用

广州市科技创新企业协会  · 公众号  ·  · 2020-12-07 15:50

正文


锚定科技自立自强 彰显创新核心作用

——访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弓鸿午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构全球创新版图、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如何发挥优势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近日,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弓鸿午接受采访时介绍了 广州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市的“路线图”,并表示要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在“育先机,开新局”这道时代命题中贡献广州科技力量。


深刻认识重大意义,落细落实战略谋划


广州日报:目前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请你结合学习体会,谈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重大意义?

弓鸿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这是我们党编制五年规划建议历史上的第一次。


五中全会把 科技创新的重要地位摆在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 ,对科技工作的部署既宏观又具体,是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系统设计和管用措施,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指导性,为今后一个时期广州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因此,局系统各级党组织要按照市委关于组织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宣讲的要求,全面准确把握五中全会精神和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一体化学习、整体化推进,切实把精神贯彻到广州科技工作的方方面面。



强化基础研究,激发创新活力



广州日报: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请你谈谈如何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的重要论述?

弓鸿午: 基础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是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科技实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其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和探索性等特点,涉及科技、经济、社会各领域。


从全球科学技术发展态势看,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兴起,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科技创新呈现交叉、融合、渗透、扩散的鲜明特征,颠覆性技术创新不断涌现 ,推动科学研究的方法手段和组织模式发生重大变化。


从产业应用来看,华为5G标准是源于十多年前土耳其毕尔肯大学教授埃达尔·阿勒坎的一篇数学论文。2008年埃达尔·阿勒坎教授发现极化码,这种编码方法被认为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类能够达到香农限的编码方法。华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在极化码的核心原创技术上取得了多项突破,把土耳其教授数学论文变成技术和标准,并促成其从学术研究发展至产业应用。基于此,我理解 科技自立自强最重要的一个支撑就是基础研究


广州日报:目前广州正以提升区域基础研究创新能力为抓手,推动“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科技创新强市”的战略目标实现。广州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有何亮点?

弓鸿午:广州推动“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科技创新强市”的战略目标落地落实,就必须汇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 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完善科技治理机制为着力点,不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近两年来,广州以科技部等部委印发的《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广东省制定的《关于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若干意见》及广州市制定的《广州市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实施方案》为着力点,全力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实现“多点开花”:

一是 大格局谋划国家实验室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全国一流水平创新策源地。

二是 推进疫情防控科研攻关 ,充分发挥生物岛实验室“头雁”作用,推进快速检测、应急药物、疫苗等三个领域的16个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紧急科技攻关项目,在磷酸氯喹老药新用、人源化ACE小鼠动物模型建立、人工智能咽拭子采样机器人系统、新冠肺炎AI辅助诊断系统等方面取得了“硬核成果”,多次获省、市领导批示。

三是 全面提升疫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四是 首创市校(院)联合资助项目 ,在全国首创以市财政资金引导,撬动3所高水平大学、8所“登峰医院”以及钟南山医学基金会等12家共建单位,5年投入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资金6.7亿元。


广州日报:“十四五”规划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的条件前提下,开启30年新征程进程中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广州如何选择新时代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的突破口?

弓鸿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充分认清历史性机遇与挑战并存,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 充分认清“十四五”的核心内涵转变为全方位创新,核心是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 切实加强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四个面向”, 从广州科技创新的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强化项目、人才、基地、资金等创新要素的一体化配置。 着力打造跨学科跨领域、产学研用协同的高效科技攻关体系。着力提升人才队伍的能力素质,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深化国际科技合作,有效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