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是美国的战略基石,是美国国防部优先级最高的任务。哪怕花费再多也在所不惜,一定要确保核武器领域全面领先对手。”
--美国国防部长卡特
2016
年
9
月在美国北达科他州的迈诺特空军基地参观,接受《防务新闻》的采访时说道。
美国这次再度大笔投资
目标就是引领
“第二核时代” 确保自己是最强
根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在
2016
年
1
月的报告称,美国现在拥有
7000
枚核弹头,其中有
2000
枚处于随时待命发射的状态。俄罗斯拥有
7290
枚核弹头,也有
2000
枚处于待命发射状态。但是显然这种平衡是美国所不希望看到的,因此在
2015
年的预算案中,美国政府制定了
2015
年到
2024
年,在原有核武库维护计划中,追加投入
3480
亿美元用于更新核武库。其中最主要是更新陆基“民兵
-III
”型弹道导弹,“民兵
-III
”型弹道导弹已经在美国服役超过
40
年,近年来服役质量越来越低。为了保持“三位一体”核打击力,美国将会最优先更新“民兵
-III
”型弹道导弹。而美国的空基、海基核力量无疑是地球上最强,如果把陆基这块也补齐,那么“全球最强核武装”的名头是
100%
实至名归了。
7000枚总数
2000
枚随时待命 美国的核战斗力不弱
虽然就核弹头数量来说,俄罗斯比美国的储备多
290
枚,可实质上论有效核武器打击能力。美国远远可以超越俄罗斯,尤其是美国的
2000
枚战备核武器除了在核潜艇上的“三叉戟
D5
”潜射导弹导弹所搭载的
600
枚核弹头,和陆基“民兵
-III
”型弹道导弹所能发射的
300
枚核弹头外,其余
1000
多枚都是空射战术核武器。这些核武器中有能够通过“战斧”巡航导弹发射的“核弹”版战斧,还有通过空投方式发射的
B61
系列自由落地核炸弹,这些核弹头基本在
10
万吨左右的当量,甚至可以当做超战术武器使用。而对比来看,俄罗斯的
KH-101
最新式巡航导弹尚不具备投掷核弹头能力,老式的
KH-55
巡航导弹倒是可以,但俄罗斯从未演练过相关打击模式。所以,俄罗斯最为仰仗的还是海基核潜艇发射各种潜射弹道导弹。不过“布拉瓦”刚刚服役,原来的“轻舟”还在逐渐退役中,俄罗斯此时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刻。而中国只有
260
枚核弹头,远不够美俄这样大规模全面核作战使用。
其实世界上所有大国的核弹头 都是升级、更新 所谓“销毁”不过就是换个状态存放
而且更值得一提的事,美国的
7000
枚核弹头可不是储量,而是实际能够发射的量。虽然大家现在看到报道称“美国的核弹头可用数量为
2000
枚”,可实际上并非是美国核弹头被搁置,而是美军的核弹头从高戒备状态,转向低戒备状态。举个例子就是从枪膛里,变成了弹夹里。并且美国正在逐步淘汰老旧型号,利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改造升级原有核弹头。例如美国的
B61
系列可投掷核弹,尽管已经有了
30
年的历史,但是现在已经发展到了
B61-12
型钻地型,而且
B61-13
这样常规引爆型也在继续升级中。所以,对于美国的核弹头来说,从来没有真正被销毁放弃过,美国的核弹头不是升级换代了,就是被更新后的信号进行替换。以至于美国
7000
枚核弹头数量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当然,这
3840
亿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用来维持、更新这
7000
枚核弹头的作战状态的。
中俄在核武器领域都在抓紧升级 否则可能会被拉得越来越远
当然,美国人这样紧锣密鼓的搞升级,中俄也没有闲着。俄罗斯拿出了
RS-28
“萨尔马特”重型洲际导弹(“撒旦”液体弹道导弹的升级版),还有
RT-2PM2
“白杨
-M
”陆基弹道导弹(红场上年年见),并且正在恢复制造的“巴尔古津”导弹列车(被美国人称为“陆地核潜艇”)。中国除了加紧试验“
DF-41
”洲际弹道导弹,同时还对东风
-5
升级为多弹头东风
-5B
(增加突防概率),铁路机动洲际导弹也在抓紧研制,并试图研发高铁版本的“
DF-41
”机动发射平台。这些手段,都是为了确保中俄的核武器能够更有效的突破美国的反导防御,达到最大限度的突防敌方防御体系,把核弹头准确投送到目标上。
面对美国这样的
“全球最强核力量” 唯中俄携手合作才可能匹敌
从手段来说,突防的办法永远大于防御的办法,饱和攻击始终会有效果。唯有中俄共同联合反制美国的计划,才真正有可能急需保持核平衡的状态。而且我们所说的合作,不是中俄共同研发核武器,而是双方基于共同的信息交流机制,对美国核力量和打击目标进行综合研判后,制定科学准确的打击方案,并进行协同演练。比如,俄罗斯可以重点饱和打击位于阿拉斯加的核设施和空军基地,中国则可以主要打击美洲西海岸的核潜艇以及在亚洲的空军基地。只要让美军的核轰炸机无法起飞,那么自然空基核武器部分就会大打折扣。剩下就看双方陆基和海基力量比拼了,这也是中俄的长处,唯有协同共进,扬长避短,才有可能发挥最大的打击效能。在当前的实际来看,不得不说唯有中俄在核技术领域携手协作,才有可能匹敌美军的
“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形成均势。
(全球局势战略纵横公众微信号:zhanluezong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