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晚上,我邀请王护士长跟我一起去看《正义联盟》首映,结果遭到拒绝。
“看什么看!DC电影那么烂,我才不想浪费票钱!”
的确,最近几年来,围绕DC电影宇宙(DCEU)的争议一直不断。
从《超人:钢铁之躯》《蝙蝠侠大战超人》到《自杀小队》和《正义联盟》,都遭遇了观众毫不留情的辱骂
,不仅烂番茄新鲜度不堪入目,最近甚至还传出了《蝙蝠侠》导演想要弃用本阿弗莱克、临阵替换蝙蝠侠演员的传闻。
但是,作为一名从小只看漫画的忠实粉丝,我今天就要告诉大家,
《正义联盟》是一部你必须去看的电影,而且,越是硬核的漫画粉丝,越要去看。
因为,《正义联盟》所代表的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英雄主义——反超级英雄电影。
2
漫画,又被称为图像小说,
从诞生以来就是败坏社会风气的典型份子,超级英雄漫画作为其中最坏而影响力最大的一种
,一直受到家长和学校的唾弃。
早在1954年,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魏特汉就在著作《诱惑无辜》中痛批了漫画对青少年造成的不良影响
,直接导致了美国国会对漫画行业进行管制,并成立了“漫画标准委员会”(CCA)。就像说唱专辑上的家长监督黑标一样,当时的漫画必须贴上CCA的标准才能发行。
这一事件直接导致了全美国多家漫画公司倒闭。
失去了生活中唯一乐趣的青少年们,只能乖乖回家写作业,学习成绩突飞猛涨。
CCA的这一举措当时获得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漫画改编电影风潮兴起,超级英雄电影重返历史舞台,又一次开始毒害青少年。
比如弗兰克·米勒臭名昭著的漫画《罪恶之城》,就被昆丁·塔伦迪诺改编成了同名电影
,因为镜头语言极为诱人,美术风格极为炫酷,教唆了无数青少年学习剧中角色走上了犯罪道路。
而美国文艺界的大毒草迪斯尼,在收购了漫威之后,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拍摄了一系列引人入胜的超级英雄电影。
《美国队长》电影上映之后,美国队长漫画销量直线上升,
许多青少年节衣缩食,斥巨资购买漫画。
光漫威一家公司每周出版的漫画就多达12本,一本3美元,想成为一个硬核漫画粉丝,
一个月至少要花144美元,四舍五入就是一个亿。
更不要说万代、寿屋、HotToys等资本主义玩具厂商,层出不穷的推出价格昂贵的超级英雄手办,
直接造成了许多青少年彻底破产、只能吃的起麦当劳、最终沦为肥宅和死宅的悲剧。
漫威电影塑造了一大批英俊帅气、八块腹肌的超级英雄, 为青少年们树立了根本无法达到的偶像。
当肥宅与死宅们看到自己与钢铁侠之间银河系般遥远的差距,万圣节也不能扮成美国队长,因为只会被人嘲笑,这一切的一切,
都对他们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创伤,严重摧残了青少年们幼小的自尊心。
3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DC电影有多烂后还依然拍它。
其实,DC的母公司华纳兄弟,
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认识到了超级英雄电影的危害。
仅仅在十年以前,华纳也还在走着超级英雄崇拜的老路,
像诺兰的《黑暗骑士》三部曲,
囊括了克里斯蒂安·贝尔和加里·奥德曼等一众顶级演员,严丝合缝的还原了蝙蝠侠漫画的气质,
使全球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雪上加霜。
但是,
自从美国导演扎克·施耐德入主DC电影宇宙后,
改革春风吹满地,为超级英雄电影带来了一股全新的风气——
反超级英雄电影。
就拿今天凌晨上映的《正义联盟》来说吧,
华纳打破一切阻力,硬是将一部不可能拍砸的电影拍砸了。
《凯文怎么了》里邪魅狂狷的小哥
埃兹拉·米勒
,嗷的一声变成了一个智障。
《秘密特工》里帅到令人窒息的
亨利·卡维尔
,嗷的一声变成了一个秃顶。
《权力的游戏》里行走的荷尔蒙“马王”
杰森·莫玛
,嗷的一声变成了徐锦江。
如果你让我挑选饰演蝙蝠侠的演员,我可能列到第200个都想不到本·阿弗莱克。
但是华纳慧眼如炬,凭借精准的选角能力和造型技巧,
成功的将《正义联盟》的烂番茄新鲜度拉到40%,Metacritic影评人评分稳稳维持在50分以下。
一手王炸还能砸手里,不得不说,华纳的反超级英雄电影又一次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4
在扎克·施耐德和华纳的努力下,DC漫画改编电影始终保持着极低的观众评分,
许多青少年看完《超人钢铁之躯》《蝙蝠侠大战超人》《自杀小队》以及《正义联盟》之后,放弃了购买手办周边的想法,纷纷回家烧掉了自己珍藏多年的漫画,并从此远离超级英雄作品,开始认认真真写作业。
父母看到无不热泪盈眶,感谢华纳再造之恩。
而那些自尊心备受摧残的肥宅死宅,也从DC电影里收获了自信。
觉得自己太胖?能有本·阿弗莱克版蝙蝠侠胖?
觉得自己太秃?能有亨利·卡维尔版超人秃?
只要你愿意,人人都可以成为蝙蝠侠,
只要你妈叫Martha。
华纳的反超级英雄电影新浪潮实验,
将无数青少年从失学的边缘拉了回来,挽救了无数濒临破碎的家庭,
弘扬了社会正气,为美国文艺界树立了一面全新的标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据悉,华纳的下一步计划是彻底摧毁《哈利波特》宇宙,
不信?给你们看下《神奇动物在哪里2》里格林沃德的新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