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物流指闻
中国物流领域更具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精准影响220万物流人群。每天汇集最新全球物流资讯、最全面的行业案例、最深度的行业视角、最独到的行业观点、最前沿的技术创新...一键关注,您将永远走在行业的最前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基金报  ·  联想、钉钉等纷纷出手!引爆万亿级市场 ·  11 小时前  
丁香生活研究所  ·  少了这个维生素,你喝的牛奶都浪费了! ·  昨天  
基少成多  ·  春节见闻:从就业感受社会变迁,DeepSee ... ·  3 天前  
中国基金报  ·  破90亿了,全球第一! ·  4 天前  
中国基金报  ·  泽连斯基“急了”:将“非常危险”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物流指闻

【聚焦:“不告而投”将矛盾转移至快递员,整个行业不应再漠视】

物流指闻  · 公众号  ·  · 2024-12-06 21:02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围绕快递新规实施后出现的‘按需投递’问题展开讨论,关注快递员因‘不告而投’受到的罚单、消费者对末端服务的要求、快递企业的应对策略以及电商平台在送货上门方面的尝试。文章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不合理的包邮定价机制,并呼吁打破传统的包邮体制,将选择权交给用户,才能真正提升快递行业的话语权。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按需投递’成为焦点问题

快递新规实施后,‘按需投递’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引发对快递员、消费者、快递企业以及电商平台之间互动模式的讨论。

关键观点2: 罚单引发对‘不告而投’的讨论

山东省各级邮政管理局开具的‘不告而投’罚单引发公众热议,暴露出当前快递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观点3: 不合理定价机制是根本原因

快递员无奈‘不告而投’的背后是不合理的包邮定价机制,这是造成当前困境的真正原因。

关键观点4: 快递企业尝试解决方式

不少快递企业尝试通过‘提前沟通’作为解决是否送货上门的有效方式,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关键观点5: 电商平台努力推广送货上门服务

电商平台尝试加大送货上门的覆盖率,但商家因电商低价内卷环境不愿意多掏快递费来提升服务,导致推广效果不理想。

关键观点6: 打破包邮体制是关键

文章呼吁打破传统的包邮体制,将选择权交给用户,才能真正提升快递行业的话语权,解决电联与上门问题。


正文


快递新规实施9月有余,“按需投递”再一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来源/快递观察家(ID:exobserver)

作者/桑迪
日前,山东省各级邮政管理局已累计开具118张“不告而投”罚单引发热议,这些罚单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处罚原因均为“未经用户同意投柜投站”。
送货上门本来是快递服务的应有之义,但几年价格战打下来,加盟制企业已无力全部上门。 尤其是当消费者普遍了解新规之后,无疑对末端的要求更高了, “派前电联、按需投递”成为压在小哥头上的一座大山。
“如果按照每个快递员一天平均派送500票,接通一个电话平均一分钟计算,什么事都不做,光打电话就需要8个多小时”,很多小哥吐槽,加盟制快递全部电联显然是不合情理的。快递员无奈“不告而投”,究其真正原因,还是不合理的包邮定价机制造成的。
在快递新规实施之际,不少快递企业将“提前沟通”作为解决是否送货上门的有效方式,通过派件前推送消息、使用AI电话等方式联系用户,减轻一线小哥的工作量。
亿豹网获悉, 这些沟通均被指是“通知用户”,而不是“协商投递”。
一分钱一分货,一分价格一分服务,这是商业社会的永恒法则。在电商快递一块多钱的发货价背景下,还要苛责末端送货上门等服务,的确有点强人所难。在派费普遍不到一元的情况下,一个小哥动辄日均派送几百上千票的情况下,将所有责任都压在快递员与末端网点身上,既不现实更不合理。

当然, 通达兔快递并非没有送货上门的产品与能力。 中通好快、圆通圆准达、韵达智橙网、申通申咚咚、极兔兔优达等中高端产品,均提供电联与上门服务,并且有着严格的签收考核,这一切是建立在较高的运费之上,网点与小哥获得更合理的派费之后,他们愿意付出同等价值的服务。
实际上进入2024年以来,多家快递企业派费下滑、计提下降,一轮接一轮的下调,虽然幅度不大,但在一点点剥掉从业人员的信心。
亿豹网多次呼吁,要想彻底解决电联与上门问题,只有破除包邮、分层服务这条唯一路径。不同价格带的产品,享受不同的服务,就类似于航空件与汽运件一样,时效不同,分开派送,体现出差异化的价值。
只有破除包邮体制, 将选择权交给用户,才能改变快递企业的弱势地位, 真正提升快递行业的话语权。
电商平台也在试图加大送货上门的覆盖率。今年4月,京东发布通知鼓励第三方商家自主开通“送货上门”服务,商家需向快递企业额外支付一元上门费用,由通达兔来提供上门服务,但总体来看,推广效果并不理想。
此前淘宝也曾推出官方送货上门服务,并补贴末端网点与驿站。但站在快递行业的角度来看,这些探索并没有打破传统的包邮体制,也没有给出用户在前端自由选择快递企业的权利。试水之后,电商平台接下来完全可以再大胆一些,给用户更多的快递自主权。
亿豹网发现,只是在目前的电商低价内卷环境下,平台重心仍在市场份额, 商家们并不愿意再多掏快递费来提升服务。 包邮体制在短期打破无望的情况下,前端增加服务选项就变得非常困难。
有一点毋庸置疑的是,面对118张“不告而投”罚单,各方不能再高高挂起,把矛盾转移给小哥与用户。

来源/快递观察家(ID:exobserver)

作者/桑迪
⊙文章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物流指闻立场,转载此文章需经作者同意,同时注明作者姓名及来源。 如有异议、建议或合作需求,请联系微信logvip56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