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畅游西城
这里位于北京中轴线的西侧,这里是北京城营城建都的源头,这里有最传统的古都风貌,这里有最纯正的老北京风情·····,畅游西城,好玩、好看,哦,还有好吃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畅游西城

红色之旅丨感受爱国情怀 砥砺奋勇前进 ——访郭沫若纪念馆

畅游西城  · 公众号  ·  · 2018-07-31 12:0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郭沫若

1892年11月16日生于四川省乐山市观娥乡沙湾镇。乳名文豹;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麦克昂,郭沫若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剧作家、革命家。郭沫若早年赴日本留学,后接受斯宾诺沙、惠特曼等人思想,决心弃医从文。



郭沫若,中国的大文豪,他身上有许多耀眼的光环与头衔。比如:中国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考古学家、诗人等等,多不胜数。是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文学界的旗帜。而他的晚年,就是在和珅的花园中度过的。



郭沫若纪念馆又被称为郭沫若故居,位于北京西城区前海,建于上个世纪20年代,是一个占地7000平方米的两进四合院。大门上方悬挂着邓颖超题写的“郭沫若故居”牌匾。



纪念馆所在地的前身是清代和珅的花园,在和珅被赐死后,花园遂废。在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曾是蒙古国驻华大使馆和宋庆龄的寓所,在63年的时候郭沫若迁入,直到78年病逝,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最后的15年。


郭沫若是个爱花爱树,亲近自然的人。自从他成为这个院子的主人,最大的变化就是花木逐年增加。


院里最好的时节是春天的四、五月间和秋天的十月。春天,满院的色彩变换不停,百花争妍,各成气象:黄色的报春的连翘,粉红色的热热闹闹开满一树的西府海棠,猩红的铁杆海棠,雍容的牡丹、芍药,特别是满山满地的二月兰,年年自生自长,开起花来一片淡淡的紫色。这野花不光好看而且味道清香,每逢春天,它们是郭沫若一家顿顿不少的时令野菜。


秋天的色彩不在花而在于叶,全院十棵银杏在秋阳之下金光灿灿,浑如十只金色孔雀展开了它们华美的尾翼。银杏是郭沫若最喜欢的一种树。它们是中国特产,而且是古代孑遗生物中仅存的遗迹,郭沫若称之为"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的纪念塔",或许这正是对历史有特殊癖好的诗人格外喜欢它的一个原因吧。银杏的树干端正挺劲,独立不倚。夏日里,繁密的叶片像绿色的羽扇为人们送来丝丝凉爽。它的叶子洁静美丽,却没有能引起人们注意的花,甚至人们不曾观察得到它们含苞、授粉的过程。春去秋至,雌性的枝株便无声地送来簇簇滚圆的白果,然后和雄性的伴侣一起把绿色的树冠变得金碧辉煌,给收获的季节增添着神圣隆重的气氛。


如今这里也是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和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常设机构的所在地。




故居里的物品都是按照郭沫若生前使用时的状态摆放的,仿佛郭沫若并没有去世,只是出去散散步而已。



相片中的郭沫若面色红润,神情淡然,但是却永远停留在了那一刻。



郭沫若故居

地址:西城区前海西街18号

交通路线:乘坐地铁6号线到北海北站下车



畅游西城

览古都风貌 · 品京韵文化



↑↑↑长按二维码看看

喜欢可以转发或收藏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