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一的
《意义没那么重要,而无聊也没那么糟糕》
中,我们看到了冯叔女儿冯小小的「自由」与「创造」,她用一种全新的互联网视角阐释了为什么看似「无聊」的陪伴,是「虚幻亲密」让人上瘾的重要原因。
但是话说回来,与其靠这种虚幻的亲密来弥补现代人的寂寞,倒不如像冯叔一样,常和家人聊聊天。
▼
01
问:许多父母都希望孩子可以留在身边,担心他们在外面会受苦,您也算是早早地就离了家在外打拼,您的父母一定也很心疼吧?
冯叔:我有一次跟我母亲说,我现在除了我娘的儿子谁都不能得罪,老太太听了,眼泪一下就出来了,她觉得我在外边受了特别大的委屈。
事实上,你只能委屈自己,不能委屈别人,因为
如果委屈了别人会让你更委屈,所以只能委屈自己。
▲
《武侠》| 孩子永远是母亲的至宝
▼
02
问:之前在
《这一次,我们试着和「冯爸」聊了聊天|十问冯爸》
中,我们得知您的父亲喜欢画画,也喜欢看书,入党后从事了政治工作,经常有文章刊登在杂志上……这对您是否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呢?
冯叔:我很小就从父亲那里学会了阅读、写作和画画。除此之外,我父亲还给予了我一笔特殊的财富——他为我提供了介绍信,使我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中能够肆无忌惮地出入资料馆,翻阅各种「供批判用」的禁书。
在一个信息封闭的年代里,我无意当中成为了掌握信息财富的「暴发户」。
▲
在父亲的影响下,冯叔从小就喜欢阅读
▼
03
问:对于如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有的人选择赚大钱给父母买东西,有的人选择待在父母身边不跑远……您是怎么做的呢?
冯叔:
我喜欢跟老人聊天,这是我关心老人的方式。
其实我觉得谁都爱自己的家人,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式。
▲
《盛先生的花儿》|很多时候老人们只是想儿女们可以多陪陪他们
▼
04
问:随着时光流逝,当初身为儿子的您现在也成为了一位父亲,父母的教导儿女会一直牢记,您是如何教育您的子女的呢?
冯叔:我老和我女儿开玩笑,我说:「我们依法来谈话,万一有事,我不能帮你,最后说我监护人没做好,你这不是害你爹吗?《未成年人保护法》都写着呢。」只要她满了 18 岁,那之后的事儿我都不管了。
▲
《托尼-厄德曼》| 父女之间,也可以轻松地开玩笑
▼
05
问:18 岁的孩子都处在青春期,早恋之类的现象也是频发的,如果您的孩子早恋,您会如何处理呢?
冯叔:小孩子都有青春期,容易有所谓「早恋」,很多家长就是一种态度:阻碍、管制。我不同,我跟我女儿关系很好,我也不管她这事。
很早的时候,我就跟她说:「爸爸不问你跟谁约会,这是你的事,但是,18 岁以前你有一件事得告诉我:在哪儿约会?为什么?因为 18 岁以前我是监护人,万一有事,我得担责任。
」
她
必须在一个能够看见警察,或者有事能够呼到人的地方,只要能保证这点,什么时候出去、跟谁出去,我都不管。
▲
《星际穿越》|如果孩子可以保证自己的安全
父母大可不必过多干涉
▼
06
问:青春期的孩子思想非常跳跃,而且十分叛逆,许多家长都很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在这个阶段走岔路,您有什么建议吗?
冯叔:我觉得你如果有孩子,
最好从他 15 岁以前就开始教育,再在 15 岁到 20 岁期间把它定格,
最后你就省心。
很早我就跟我的小孩说,最重要的是给他一个 GPS,剩下的都没关系,你有了 GPS 就有了信仰,有了价值方向,剩下的事他自己做。你不能够告诉他每天怎么做,但是你得让他手里有个 GPS,他什么都明白。所以这个东西作为家长应该早早地给或者准备上,而不能等到他岁数很大以后再去针对某件事跟他掰扯,那掰不过他。
▲
《过年好》|尽早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观
这可以让你在日后省心不少
▼
07
问:可是很多父母和孩子聊天都有代沟,您和您的女儿沟通起来顺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