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樊登读书
和你一起读书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女神汇  ·  情人节送了女朋友速溶咖啡,结果分手了? ·  17 小时前  
宛央女子  ·  无法拒绝上海的春天 ·  18 小时前  
手游那点事  ·  只花30分钟,我真用DeepSeek磕出了一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樊登读书

一个人最了不起的能力:共情力

樊登读书  · 公众号  ·  · 2024-12-10 17:58

正文


作者 | 帆书 · 云淡风轻



✎ 解读预告


遇见 · 在书中遇见未知的自己。

各位书友晚上好,欢迎来到由帆书出品的读好书栏目 《遇见》

今天为大家解读的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瑟·乔拉米卡利的 《共情的力量》

好的共情,是一种疗愈。

正确认识共情,在理解他人的同时,也是疗愈自己。



知乎有人问: 什么时候突然意识到人生艰难?

有个高赞回答:

人生最难的莫过于和人沟通打交道了。尤其是亲密的人,你竭尽全力想让对方和你站同一频道却发现对方一直在跳台,那种无力感让人觉得好艰难。

这话扎心了。是的,当心情低落渴望安慰时,对方却一开口就评判打击;

当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对方却一直在训人讲道理;

当被人欺负希望被接纳时,对方却使劲在PUA你……

如果懂得共情,就不会有错位沟通。

《共情的力量》中说:

“共情有助于维持平衡和洞察……让我们放下预判,带着开放的心态和头脑进入到关系当中。”

人类的悲喜或许并不相通,但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爱着;或许人生不太完美,但包容和接纳可以让我们感同身受,并全力以赴。



共情是看你那么疼,我也觉得疼

海灵格说:

“当你关心一个人意图背后的需要和感受时你看见了他。”

这就是共情,其实人与动物也有共情。

曾看到一则消息,Lawrence Anthony是著名的动物保育家,当他过世时,他家门外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

一群大象在外头排了长长的队,庄严地吊唁了2个小时。

原来,这群大象曾经比较暴力,有关当局想将它们处死。但爱动物的Anthony拼尽全力去说服当局,保全了它们。

即使你们有过暴力,但我依然共情到你善意;

即使我们毫不相关,但我依然知道你们热爱生命,愿把更多热情和爱,撒在这个地球上。

Anthony用自己的方式,读懂了生命。

即使是暴力的大象,他也能共情,以独特的角度去与他们沟通、相处。Anthony的爱,也得到大象的共情。

这群有灵性的动物,会在最后的日子,来为救命恩人告别送行。

海灵格说:看见是最深的爱。看你那么疼,我也觉得疼,共情就发生了。

人与人的共情也让人动容。

A是一个普通的人,总是与人为善的他在需要帮助时,四面八方的人都会来支持。

有人就问,你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修行。

A就讲,他读高中时,隔壁一位警察邻居因公殉职了,只剩下10岁的儿子和妻子相依为命。

那以后,爸爸就特意吩咐,要他回家不要再喊爸爸来开门,自己带上钥匙。

A不知所措,问为什么。爸爸说:你一喊爸爸,隔壁小男孩听见会不好受的。

从那以后,A就懂了,只要别人有什么不愿提起的东西,或者不好受的点,他都会小心翼翼,刻意避开。即使不小心提起了也会立刻道歉。


如果旁人不小心提起,A也会帮别人解围化开僵局。

就这样一件小事,父亲把共情传递给了他。他无论大小事,都会为别人着想。

其实生活无小事,你在细微处看见人心,懂得怜悯,别人都会感激;

共情无小事,即使是别人觉察不到的地方,你深刻地看见,可能他就记了一辈子。

看见你的疼,我懂。然后那点善意就开枝散叶,长成爱和友谊的参天大树。

《菜根谭》:“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有了点对点的看见,心与心就相逢。

#樊登讲书小剧场# 今日放送:
别让暴力的沟通,杀死你们的爱情


共情是我想用你的方式去理解你

“共情,是理解他人特有的经历,并相应地作出回应的能力。”

共情,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但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如果你的孩子放学回家,哭丧着脸对你说:“呜呜呜……我今天考试没考好……”

他精疲力尽,对你说,“今天学习得好累呀。”

你是不是立刻火冒三丈:“为什么没考好,叫你好好学习就是不听话!”

“你还敢说累,我辛苦工作赚钱,每天累得半死,还不敢说……”

无名之火腾腾升起,还想揍他三百遍?

但这样的强硬会换来什么呢?是臣服吗?不可能!可能的是逆反、报复、更强硬的回敬。


而反过来,你温和地对孩子说:

妈妈理解你的感受,你考得不好,一定很难过。你一直那么努力,就是想考个好成绩。

孩子,累了吧,来,妈妈抱一个。

亲切的语言,温柔的话语。面对这样的回应,孩子会怎么样?

他会扑到妈妈怀里,放声大哭,释放满怀的委屈。然后擦擦眼泪对你说,我只是有点累了,休息一下就好了。

这次我考得不好,我知道哪里错了,我会继续努力的。

和颜悦色、轻声细语的共情,胜过一千句强词夺理的训斥和说教。

其实,共情不仅仅只是“我理解你的感受”。有心理学专家把共情比作登山。

共情不仅仅是顺从对方的情绪,智慧的父母会巧妙设置“扶手和路标”,让孩子一步步向上攀爬。

网上曾有一则故事,孩子因父母离异无心上学,染上严重的网瘾。


父亲没有责怪孩子,他辞掉工作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子,专职陪孩子读书、戒网瘾。

这位智慧的父亲向老师讨教,做出科学的计划。他每天早起打理好生活就开始学习。

他先让孩子玩2小时电脑,休息后再安排学习。

松驰有致,劳逸结合,这套父亲全职陪伴教练清单,不仅学习,还间插跑步打球等体育锻炼,当然还有更多愉快的玩耍和推心置腹的交谈。

在父亲高质量的陪伴下,孩子渐渐被疗愈,他打电脑的时间越来越短,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成绩也越来越好。

后来,孩子成功逆袭,考上了理想的中学。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

孩子深爱父母,也想听教导,给予父母权威,但他们只有感受到爱的连接,被尊重,被看见的时候,才会愿意听从父母的引导。

这位智慧的父亲,他以爱共情,唤醒孩子的自尊;他放下自我,用孩子的方式去理解、支持孩子。

他为孩子量身定做“扶手和路标”,让孩子产生内驱力,不知不觉远离泥潭,走向优秀。

好的共情,就是“我想用你的方式去理解你”;

最好的爱,就是我始终相信你是一颗优秀的种子,给你点阳光,你就灿烂成一棵茁壮的大树。


共情是我们没那么好,但可以全力以赴

最近,被网上一则视频感动了。

路上有一女士开着车,旁边一男士加塞进来。眼看就要起冲突,车里男孩一句话亮了:你说,公主请让让。

加塞的男子探出头来,本来一脸严肃的脸上绽开了笑容。

一句幽默的话语,巧妙化解了冲突;加塞可以,你得给我请安。这是另外一种高情商的共情。

网友纷纷评论说:泪目了;

这视频好温暖;

真是人间太美好,处处有真情。

或许世界没那么美好,但美好的共情,让我 们可以在玻璃渣中捡糖吃,随时创造快乐。

共情的神奇之处,还在于让一个智慧的父亲,在聆听后坚定地改写了辅导员对儿子的评判,激励孩子改写命运。


那是作者亚瑟高中最后一年发生的事。

那时,亚瑟沉迷于橄榄球,学业只是中游。

他在球场上激情燃烧,意气风发,接连拿到好几个橄榄球奖学金。

这时辅导员马丁找到了他,跟他说你不是上大学的料,建议他去参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