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试验药物简介
BGB-290
是一种创新的口服多聚
ADP
核糖聚合酶(
PARP
)抑制剂,利用
DNA
修复途径的缺陷,优先杀死癌细胞。
本试验的适应症是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
2.
试验目的
评估
BGB-290
与安慰剂相比在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后获得完全缓解(
CR
)或部分缓解(
PR
)的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维持治疗的有效性。评估
BGB-290
与安慰剂相比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3.
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安全性和有效性
试验分期: III期
设计类型: 平行分组
随机化: 随机化
盲法: 双盲
试验范围: 国内
试验人数: 216人
4.
入选标准
1 签署了知情同意书(ICF)。
2 年龄≥18岁的女性。
3 组织学确诊的高级别浆液性或子宫内膜样卵巢癌(包括原发性腹膜癌和输卵管癌)。
4 患者必须既往曾接受≥2线含铂类药物的治疗方案(如卡铂或顺铂)。a. 对于在研究入组之前的倒数第二线含铂类药物的治疗方案:对铂类药物敏感,定义为在最后一次铂类药物给药后超过6个月发生疾病进展。b.对于在研究入组之前的最后一线含铂类药物的化疗:患者必须完成≥4个周期含铂类药物的治疗方案 。最后一线含铂类药物的治疗方案不含贝伐珠单抗。
5 研究者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版本1.1认为患者对最后一线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方案获得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对于癌抗原-125(CA-125)水平,应在正常范围上限(ULN)内。或者,如果检测值超过正常范围上限(ULN),则应该保持稳定至少一周。
6 如果在减瘤手术之前和之后同时使用了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这视为同一线的治疗方案。
7 可以在最后一次铂类药物给药后≤8周内完成随机入组。
8 患者必须同意提供血样用于种系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检测。
9 同意提供存档的肿瘤组织(如果有)。
10 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的体能状态评分≤1。
11 可以吞服整粒胶囊。
12 可以遵循研究要求并独立完成研究问卷表。
13 血液学和终末器官功能充分,定义是达到以下实验室结果(在随机之前≤14天的检查结果):a.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1.5 x 109/L;b.血小板计数≥100x 109/L;c.血红蛋白≥9 g/dL(在使用生长因子或输血后≥14天);d.根据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合作组(CKD-EPI)公式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30 mL/min/1.73 m2;e.血清总胆红素≤1.5 x ULN;f.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均≤3 x ULN。
5.
排除标准
1 在随机之前,根据CA-125标准出现疾病进展(PD)。
2 仍存在既往治疗引起的≥2级的急性不良事件。除非是认为不可能是风险因素的AE(如脱发、神经疾病和特定的实验室异常)。
3 既往曾接受PARP抑制剂治疗。
4 在随机之前≤14天(或≤5个半衰期,如果适用,以较短者为准)曾接受化疗、放疗、生物治疗、免疫治疗、研究药物、中成药或中草药 。双膦酸盐和地诺单抗如果在随机前>28天内以稳定剂量使用,则允许继续使用。
5 在随机之前≤14天曾进行外科大手术、开放性活检或重度创伤性损伤,或预期在研究过程中需要进行外科大手术。安置血管通路装置不被认为是大手术。
6 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
7 有其他恶性肿瘤诊断。以下除外:已手术切除的非黑素瘤皮肤癌,充分治疗的宫颈原位癌,充分治疗的低级别膀胱癌,已手术根治的导管原位癌,或>2年前诊断的恶性肿瘤但在随机之前≤2年没有进行治疗且目前没有疾病证据。
8 软脑膜疾病。
9 未治疗的脑转移。无需进行扫描来确认没有脑转移。经治疗的脑转移患者需停用皮质类固醇≥2周,且无脑转移进展的症状或体征。
10 需要全身治疗的活动性感染,活动性病毒性肝炎或活动性结核病。
11 达到以下任何心血管疾病标准:a.在随机之前≤28天内出现心源性胸痛,定义为限制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的中度疼痛;b.随机之前≤28天内曾出现症状性肺栓塞;c.随机之前≤6个月内曾发生急性心肌梗塞;d.在随机之前≤6个月内有达到纽约心脏病协会III或IV级的任何心力衰竭史;e.在随机之前≤6个月内曾发生≥2级的室性心律失常;f.在随机之前≤6个月内有任何脑血管意外史。
12 曾进行全胃切除术,有慢性腹泻、活动性炎性胃肠道疾病或任何其它引起吸收不良综合征的疾病。接受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允许入选。
13 在随机之前≤6个月曾发生活动性出血疾病。包括胃肠道出血,证据是咯血、大量咳血或黑便。
14 在随机之前曾使用≤10天(或≤5个半衰期,以较短者为准)或预期需要使用已知是强效或中效CYP3A抑制剂或强效CYP3A诱导剂的食物或药物。
15 处于妊娠或哺乳期。
16 存在使患者可能在卵巢癌导致的死亡之前死亡的重大间发疾病。
17 已知有对BGB-290胶囊辅料的不耐受史。
6.
研究者信息
序号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
|
省(州)
|
城市
|
1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马丁
|
中国
|
湖北
|
武汉
|
2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
高雨农
|
中国
|
北京
|
北京
|
3
|
山东大学附属齐鲁医院
|
孔北华
|
中国
|
山东
|
济南
|
4
|
河南省肿瘤医院
|
王莉
|
中国
|
河南
|
郑州
|
5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张松灵
|
中国
|
吉林
|
长春
|
6
|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
尹如铁
|
中国
|
四川
|
成都
|
7
|
辽宁省肿瘤医院
|
王丹波
|
中国
|
辽宁
|
沈阳
|
8
|
浙江省肿瘤医院
|
朱笕青
|
中国
|
浙江
|
杭州
|
9
|
重庆市肿瘤医院
|
王冬
|
中国
|
重庆
|
重庆
|
10
|
湖南省肿瘤医院
|
王静
|
中国
|
湖南
|
长沙
|
11
|
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阳志军
|
中国
|
广西
|
南宁
|
12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林仲秋
|
中国
|
广东
|
广州
|
13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王薇
|
中国
|
广东
|
广州
|
14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娄阁
|
中国
|
黑龙江
|
哈尔滨
|
15
|
北京协和医院
|
向阳
|
中国
|
北京
|
北京
|
16
|
吉林省肿瘤医院
|
程颖
|
中国
|
吉林
|
长春
|
17
|
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
|
曲芃芃
|
中国
|
天津
|
天津
|
18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李贵玲
|
中国
|
湖北
|
武汉
|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