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来源:《利维坦》
电影很让容易联想到前几年伊朗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柏林金熊得主《一次别离》,都是利用小人物的故事进行时代政治隐喻。从《一次别离》到《利维坦》,从伊朗到俄罗斯,相信所有影迷都会对下一部类似的电影有所期待,只不过不知道又有哪个导演有这个能力和胆识。附影评:《利维坦》Leviathan:腐朽体制的绝望探求
个人评分:95(A+)(略有剧透)
很少有电影让人看完之后如此沉重绝望,导演无情地把希望一个个地扼杀在你面前,留下的似乎便是无尽的黑暗。
电影仅就故事而言,便很具现实色彩。讲述男主一家所谓的「钉子户」与政府抗争的始末,又引发出家庭情感纠纷,最后家破人亡的结局自然也是预料得到。其中政府的腐败,从官员到体质,勾结袒护,暴利强权,而勤勤恳恳,遵纪守法的普通百姓在威逼压迫下的无力挣扎,看来觉得残酷却无比真实。从空洞冗长的宣判文书,到上诉举报的闭门推脱,再到暴力胁迫栽赃报复,这些几乎就是发生在身边的事实写照。只能叹息这种题材在我国是无论如何也过不了审,就算过审想必也没有人感拍的如此决绝黑暗。
当然,电影讲好这样一个小人物与体制抗争而失败的悲剧故事,来借此针砭时弊,虽然已经差强人意,但却有些乏善可陈。电影更耐人寻味的还是在于存在与人物和情节中的暗喻。而同样题材类型,《一次别离》已经封神,本片却似乎还是差着一口气,至少在隐喻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上没有《别离》那么清晰深刻。
所谓的隐喻 ,从片名便开始。Leviathan 本身是宗教中的海怪,庞大凶猛,难以征服,而这便是整个尾大不掉,腐朽至深的国家体制的象征。而电影便是从男主切入,来探寻抗击、驯服、拯救这个「大海怪」的方法。男主具有一切典型俄罗斯民族的传统特性,勤恳憨实,却也冲动鲁莽,他的困境,便是腐败强权的政府所造成的,而这便与俄罗斯的现状暗合,所以男主之后的种种探求,便是在象征着腐朽体制的改革尝试。
而首先,电影一开始,男主便找到了他的律师战友。很明显,律师象征着现代西方的民主法制,年轻帅气,机智善变,没有信仰,崇尚真理,表面上看起来很有吸引力,甚至一度很有成效,让代表腐败官僚的市长十分棘手,也让男主一家似乎看到解救的曙光。但问题随之而来,外表的光鲜和信仰的缺失带来的便是欲望和罪恶,讽刺的是律师所谓的公正司法,实际也是没有实际凭证的勒索威胁,所以同样虚伪的「西方法制」依旧无法抵抗根深蒂固的官僚,最终还是以失败逃离而告终。
接下来的女主,个人觉得便是本片离神作所差的那一步,因为她的设定让电影的主题变得不够明确。纵观全片,男主一家的悲剧,很大程度因为她的不自持造成的。于是故事的第一层主线便在个人对抗体制的矛盾中加入了家庭伦理、女性压抑与解放等元素;而更深一步,电影的国家象征层面,她的地位也变得模糊。她可以与男主统一,作为国家的喻体,受「现代体制」副产品的吸引而迷失;但我更倾向于她是男主的第二个探求对象——新旧妥协。
从片头开始,她便是保守的,服从的,希望接受赔偿搬走姑息,而在随后夹杂在男主和律师间,她面临的是,肉体与精神,欲望与责任,感性与理性间的矛盾,也是象征着革新与传统的矛盾。而作为矛盾的载体,她一直也是在尝试妥协调和,一直无法做出果断的选择。这种所谓的折中主义,表面一团和气,但确实定时炸弹,最终爆发之后,结局我们也都看到。这个探求的失败,相比对我们也许触动更大,原因不说自明。
而男主的第三次探寻,便是后面与神父的问答。影片临近尾声,Leviathan 也被点了出来。在传统、官僚、法制、折中都相继绝望后,答案似乎留给了信仰和宗教。但是宗教也是不可靠的,主教对官员的打太极,律师的忏悔不等于赎罪,而神父更是在男主的求助下反而把重担赋予男主,最后主教在不公中对「真理」「真实」的宣扬,都是在对宗教信仰的虚伪做着讽刺。
最后的希望,也许只剩下象征下一代的儿子。可是在收到如此多的重创下,毫无依靠,寄人篱下,他的未来,国家的未来,破朔迷离,难以想象。也许就如同影片结尾的那座举行海怪,已经腐朽入骨,似乎病入膏肓,探寻竭尽,只有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