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最设计
最好看、最好玩的设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晨明的策略深度思考  ·  【广发策略】躁动主线明确、但低位成长也有黄金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最设计

这场主题为“世界投影”毕业展形象设计,太炫了!

最设计  · 公众号  ·  · 2024-10-04 22:00

正文

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播学院2024届毕业展:世界投影















对世界的凝视长期以来被忽略了,因为它始终有一部分位于我们视域的盲点。斯坦利·卡维尔提醒我们“透视法不再能够代表我与世界间的距离,它以我为坐标确立世界的位置,把世界摆置在我面前,从而使我忘记了世界同样在我身后和我在世界之中。”按照胡塞尔的图像意识分析,我们观看任何一个画面或景观的时候,三个客体都会同时存在,但是我们的观看经验中却永远只有一个显示出来,另外两个成为经验的世界背景,而没有进入经验。我们对它们“视”而不“见”。


投影,将世界一分为二的同时也隔绝了内外。在康德那里,投影平面是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不可穿越的边界;在罗蒂看来,这是必须被克服的现代哲学和自然之间的表象之镜;对拉康来说,它是隔绝和确立实在界(the real)的屏障。


世界投影不是实在而是幻相,这幻相却不是简单的、歪曲的假象或错觉,而是一个结构性的虚构实体,正是这一虚构实体建立起我们关于真实世界的表述,世界投影不是本质而是工具,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借用低维世界的工具来窥测和推演高维世界的本质,借假修真、幻里求觉。世界投影不纯粹处于想象的一边或者单纯反射现实的一侧,它介于二者之间,介于视界交织之处,通过投影,以及投影描摹测绘的实践,我们才得以获得“现实感”的框架,看见的“世界”,“世界投影”才具有“世界模型”的意义,一个可以“观世界”的“世界观”。


在此,我们仿佛又一次回到柏拉图的洞穴之内。作为投射-观看的机制,世界投影与柏拉图的洞穴看起来很相似,唯一不同的是:柏拉图的囚徒们面对墙壁时,必定会看到自己的投影,而世界投影却是一个无我的世界,缘于它预先就已经是一个“我”所看见的世界。















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播学院2024毕业展以“世界投影”为主题,希望通过视觉表现“投影物”与“投影源”间观念化关系生产的过程,即对投影源头的溯源。以“变形投影”为原理,视觉团队设计了一套投射-观看的机制,将世界的影像扭曲映射在二维圆盘,在中心设置镜面圆柱,当围绕圆柱观看时,底部扭曲的360°图像被还原。整体呈现如一个现代版的柏拉图洞穴隐喻,观者所见的圆盘虚像是由投影和投影源共同构成,视域内同时出现真实图景与虚像。


“WORLD PROJECTION”和世界影像作为投影源在低维圆面展开,运用由四周向中心塌陷的动态效果,模仿宇宙坍缩奇观。当观者处于不同位置、不同观测角度时,视野中被还原的像的扭曲程度亦不同。设计团队希望通过同时观看投影源头与投影结果,观众亲身参与交互、思考成像原理的过程可以带来新奇的体验。






投影装置















海报制作选取了高反射率的镜面纸张,UV专白印刷,中心扭曲的字母当在中心矗立反光柱时亦可被还原为可识别的英文排版。一系列居中、首尾可连接的排版,用连帧的表现手法给人以动态感,呼应世界多样且瞬息万变的特点。


我们还尝试了彩色与反白等印刷方式并将其放置于不同现实场景,让其“投影世界”。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主海报拍摄

其他版本

> 实景拍摄





































衍生品围绕“变形投影”这一原理,让不同物料间组合,传达主题。导览册左侧留有刀口,观众可自行将其撕下卷曲为圆柱立于正面圆心,还原展开圆面的扭曲图像。

我们还设计了圆锥形展签,毕业生可以自行选择摆放位置,投影作品,将其作为毕业作品的一部分😊。



全家福



不同角度呈像效果

> 导览册

> 邀请函&证件

> 作品展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