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博物馆书院
金钱,历史,艺术,未来! The Money, The History, The Art, The Future!与最顶尖的政商学界精英群体共赴书香之约。阅读丰富人生,江湖洞悉天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博物馆书院

Vol.2 大航海时代的“黑暗” 贸易圈 |【博物馆金融史】第一季

金融博物馆书院  · 公众号  · 金融  · 2025-03-14 17: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在浩瀚的宇宙中,每个人都是散落在不同时代里的一粒渺小的尘埃。看似偶然、独立,实则又存在着彼此影响、互为因果的关联。


金钱 历史 未来 艺术 ”是金融博物馆的主旨词,成立十几年来,我们致力于推动金融文明新里程。即日起,我们将推出涉及金融、历史、艺术等多领域的丰富栏目,期待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积极留下您的建议与反馈,我们愿与大家相互学习与交流。


【博物馆金融史】第一季

Vol.2

本期看点

1、"无知无畏"哥伦布

2、赤裸裸的“黄金梦”

3、地理大发现的三大主要动力

从15世纪到17世纪,在大西洋、印度洋远至太平洋海面上,“地理大发现”风暴正席卷而来。在大航海时代的背景下,欧洲国家通过海上探险和贸易扩张,探索新航路并建立殖民地。


1

“无知无畏” 哥伦布

哥伦布的航海故事充满了冒险与传奇,每次出发时,他都信心满满,想着“这次一定能找到香料和黄金”,结果却总是发现新岛屿和奇怪的土著人。


作为大航海时代的主要人物之一、地理大发现的先驱者——意大利人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是信奉基督教的犹太人后裔。历史上对于哥伦布的航海评价褒贬不一,他的四次航行足以上演一幕“意外”与“误会”交织的历史剧。年少时,他十分推崇曾在热那亚坐过监狱的马可·波罗,深受《马可·波罗游记》著作影响,立志成为航海家。他为实现自己的计划,先后到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游说并请求资助,但都遭到拒绝。直到1492年8月3日,他才终于如愿获得资助,随即带着圣玛利亚号、平塔号和尼尼亚号三艘船,从西班牙加的斯港出发。原本目标是寻找通往亚洲的西行航道,获取亚洲的高利润的香料贸易,但哥伦布的大脑思维有别常人,他在出海之前没有仔细研究过地图,也并没有完全依照托斯卡内利地图指引的方向航行。在既定航线都能偏移主线的情况下,他还算错了地理周长,信心笃定以为很快就能抵达亚洲,误导误撞航行,结果竟然抵达巴哈马群岛,由此发现了美洲。


脑洞清奇且运气不差的哥伦布始终相信自己发现的是印度,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新世界”的开创者。哥伦布在与原住民的接触中,向他们展示欧洲的“先进文明”,但也带来了许多冲突,导致了殖民扩张,给美洲原住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从经济方面来看,哥伦布的航海发现让欧洲人从美洲获取了大量的黄金、白银、珍珠、糖、烟草、棉花等财富,极大刺激了欧洲的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兴起,促成了大西洋贸易体系的形成,使欧洲、非洲和美洲之间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商品和人口流动网络。从文化方面来看,欧洲人向美洲传播了宗教、语言、艺术、科学、法律等文化元素;美洲人向欧洲传播了玉米、马铃薯、番茄、可可等农作物种植方法,以及独木舟、吊床等生活用品制作技巧。但这种“文化交流”并不平等,而是以欧洲人的强势和优越为前提,对美洲原住民的文化进行了排斥和压制。他们强行推广自己的文化,其意图在于改变原住民的语言、信仰和生活方式。这种文化入侵导致许多原住民对自身文化丧失和身份困惑,随着文化渗透的深入,他们慢慢失去了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变成了“没有根基的树”。欧洲殖民者强制原住民工作,夺走他们的土地和财产,有时还会使用武力。利用不公平的条约,欧洲商人不断把殖民地的资源运到欧洲,导致当地居民更加贫穷。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生态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造成了当地环境恶化和生物灭绝,从欧洲传播过来的天花、麻风、梅毒等疾病直接导致美洲原住民的大规模染病死亡。



2

赤裸裸的“黄金梦”

欧洲众多著名的航海家如群星般闪耀于大海航时代,他们以前赴后继的勇气和生命为代价,不断开拓人类生存的空间——在15世纪中叶,人类已知陆地面积只占全体陆地的2/5,航海区域亦只有全部海域的1/10;到了17世纪末,地球的真面目已经昭然若揭。


如果说马可·波罗是地理大发现的启蒙者,那么,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就是地理大发现的重要推手,她坚定地支持任何开疆扩土的冒险活动,觊觎东方世界的巨大财富,资助了哥伦布等一批探险家的远航。此后的一个世纪,西班牙依靠广阔的海外领地和源源不断的黄金输入,确立了一时的世界霸权,以金银为目标的财富追求始终是显而易见的。从地理大发现带给西欧的经济回报角度分析,领先新航路开辟的国家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其实,直到今天,金钱仍然是科学进步和文明深化的主要驱动力。创业者们依然强劲地追求对资本的呵护,因为资本才是他们淘汰竞争对手的真正原因。



葡萄牙从非洲获得黄金276吨。而仅在18世纪就从巴西取得价值10亿美元的黄金和金刚石。到16世纪末叶,西班牙已拥有当时世界贵金属开采量的83%,墨西哥、秘鲁、智利、玻利维亚等地盛产的金银被大量运往西班牙。在3个世纪里,西班牙从拉丁美洲获取了255万公斤的黄金和1亿公斤的白银,约值60亿美元,仅1800年运往该国的金银就值4000万美元。从15世纪末到16世纪末,全欧洲黄金储量由55万公斤上升到119.2万公斤;白银储量由700万公斤上升到2140万公斤。正如恩格斯所说:“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黄金滚滚而来的一个意外结局是,一度强大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改变了自己的发展轨迹。他们从新大陆运来一船又一船的黄金白银,迅速流向奢侈消费。仿佛只需海盗式掠夺和贸易便可以造就永远的国家财富。但是,任何具有风险成本的科技创新和工业投资都过于遥远,无法抵御当下的享受。于是,落后一步的其他欧洲国家只能逆境求生,创造出新的发展路径,启动了欧洲的工业革命时代。


※ 推荐阅读《金融可以创造历史》




3

地理大发现的三大主要动力

关于地理大发现的动因问题,很多学者给出过不同的答案,比较传统的说法认为是由宗教问题引发。实际上,地理大发现也得益于欧洲骑士们的探险精神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过,最容易让人接受的还是商业的动机。欧亚之间经济结构的不平等,最终驱使着欧洲的商人、航海家、封建主们争先恐后地投身于地理大发现的浪潮之中。


很难想象没有指南针的应用,大洋中航行的船只如何能够轻松地辨识方向。这一时期,各类航海仪器(如罗盘、六分仪等)和海图有了进一步发展,在造船方面对于桅杆的改良,以及挂帆以适应不同风向与海流等工具或技术的迅速提升与应用,使航海家们拥有了在各种复杂气候条件下远洋探险的底气。


贸易与商业的运转需要货币中介的充裕和稳定,同样,国际贸易的扩张也需要货币总量和周转的扩张。在依靠金融货币的中世纪,金银成为全国竞争的核心战略资源。东方世界的金银宝藏成为凝聚国家力量的战略方向和创新源头。这是一种资本主义扩张式的创新,创新可以不断叠加创新,创新能够持续带来创新。


※ 推荐阅读《金融可以创造历史》



# 下期预告 #

解析奴隶贸易的 “正能量”


王巍

金融博物馆理事长

全联并购公会创始会长

王巍博士(Fordham University,1992)具有多年海外金融机构工作经验,曾参与创建并主管国有证券公司。创建中国最早的并购顾问公司,帮助大量企业重组、融资、上市和并购。长期担任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投资委员会专家、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治理专家,20余家境内外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王巍曾长期任中欧、长江、上海高金和纽约哥大等商学院客座教授。出版有《 并购的江湖 》、《 金融可以创造历史 》和《 去珠峰 》等商业畅销书,长期主编《 中国并购报告 》(2001-2024),曾当选“中国最具影响力独立董事”《董事会杂志》(2006)、“中国最具影响力投资银行人物”《中国金融网》(2006),获得美国并购年会“并购终身成就奖” (2012),“华尔街日报公益创新人物奖” (2013)、“IFFM中国金融启蒙贡献奖” (2015) 和“瑞士达沃斯区块链论坛创新奖” (2017) 等。2010年创建了金融博物馆,在多个城市建有不同主题的公益博物馆。


“王巍”微信视频号

“王巍”抖音号


找到了!金融领域的专业播客都在这里

Vol.1 “白奴贸易”早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

周其仁作序力荐《金融可以创造历史》

重塑金融逻辑:王巍《金融可以创造历史》再版上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