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一级出版社,文化和旅游部主管、国家图书馆主办的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以“传承文明 服务学术”为宗旨,通过高品质出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图书馆学专业发展。本公号将定期发布我社新书信息,分享历史文化知识,提供图情学术前沿信息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2CC新传媒  ·  抗衰老需求激增1003%!这些成分异军突起 ... ·  6 小时前  
低吸波段王  ·  2月13日 神行午盘 ·  16 小时前  
微同城本地便民  ·  控油去屑必囤!自带山茶花清香,清爽蓬松 ·  昨天  
微同城本地便民  ·  控油去屑必囤!自带山茶花清香,清爽蓬松 ·  昨天  
江苏警方  ·  1,000,000元保住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陈延斌 | 《中国传统家训文献辑刊续编》(全五十册)序言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公众号  ·  · 2024-06-19 16:50

正文

《中国传统家训文献辑刊续编》
全五十册)

序言

陈延斌

江苏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江苏师范大学中华家文化研究院院长、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指出,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傳承中華文脉,要“挖掘和整理家訓、家書文化,用優良的家風家教培育青少年”。 傳統家訓文化就是在中國血緣宗法式農業社會裏産生和發展起來的特有文化現象,是一種以儒家文化爲基本内核的倫理型文化,這種家庭、家族文化對中國社會發展和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産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錢穆指出: “欲研究中國社會與中國文化,必當注意研究中國之家庭。 ”而研究中國之家庭、家文化,家訓文化絶對是繞不開的重要内容。

家訓典籍,是歷代先賢遺留下來的治家教子的教科書,是我們今天家庭建設、家庭教育和家風培育的豐富滋養。傳承和弘揚我國前賢往哲家訓中持家訓子、爲人處世的經驗智慧,將其中所倡導的孝老敬長、睦親齊家、勤儉治生、和睦鄰里、養正於蒙、立德修身、勵志勉學、報國恤民、樂善好施等仍然具有時代價值的教育思想、價值理念發揚光大。鑒於此,二〇一八年六月,我們出版了《中國傳統家訓文獻輯刊》三十册,收録了歷代重要的傳統家訓文獻一百二十六種,産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在此基礎上,我們編了這部《中國傳統家訓文獻輯刊續編》,將一百一十八種珍稀的家訓文獻原樣影印出版,編排順序大致以著者生年先後爲序。生卒年不詳者,將其置於同時代著者之後。所收文獻有如下特點:

一是多爲稀見文獻。本輯不少家訓文獻都是稿本和鈔本,刻本也多爲稀見文獻。如國家圖書館所藏宋羅鼐所撰《羅氏重刊家政》(明刻本)、明曹元方的《淳村家誡》(清康熙刻本)、清末民初匡援所撰的《家範》(民國鈔本),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所藏明柴紹炳撰寫的《柴氏家誡》(清鈔本),南京圖書館藏清曹煜撰《凝庵家訓》(清康熙刻本)、清王俞昌所撰《教家俚言》(清雍正四年刻本);上海圖書館藏明馬維鉉撰《教家箴》(清康熙四十二年刻本)。再如國家圖書館所藏稿本《傅青主家訓》,爲明末清初著名學者傅山手稿,彌足珍貴。

二是多家訓文獻彙輯本。目前流傳的家訓彙輯本有《戒子通録》《課子隨筆鈔》《五種遺規》等,本書輯録的此類家訓文獻數量較多,其中不少爲難得見到的家訓篇目。這些家訓彙輯本或全文,或語録,如明張鳴鳳輯《居家懿訓》、清鄧淳編《家範輯要》、清屈成霖輯《居家要覽》、清盛康輯《家教》等。此外,還有在家訓彙刊基礎上重新精選、修訂、編纂成書的“精華本”。如清郝繼隆撰《訓家式穀集》,達四十一卷,其自序云:“先大伯祖仰亭府君遺有《居家懿範》一書,二伯祖慕亭又遺有《教家録》一書。兩大父皆有志正家,故購此書以貽後世。……我考讀二書,慨然嘆曰:‘前人之所以自穀穀後,端在是矣。’……間又取二書而撮其精腴,芟其煩蕪,更廣其所未備,手録成帙,顔曰《式穀集》,蓋仿《詩》所謂‘教誨爾子,式穀似之’之意也。”再如,被譽爲“實古今未有之奇書”的《古今圖書集成》,其“明倫彙編”中的《家範典》,是家訓文獻和家庭倫理教化文獻的彙輯,一百十六卷,分三十一部,每部包括總論、彙考、藝文、紀事、雜録、外編等目。其中藝文、紀事最爲重要。“藝文”是文獻形式的家訓、家範,包括家訓、家書、訓子詩詞歌訣、格言箴規等等;“紀事”則着重於訓誡活動的記述,如事迹、案例等。《家範典》中輯録的資料極爲詳細具體,範圍極其廣泛。該書是研究古代家訓思想和家訓教化的重要文獻資料,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再如《休寧陳研樓傳家格言》,家訓内容既有陳研樓的撰作,也有對歷代家訓格言警句的彙編,該家訓共十一部分,舉凡修身立德、勵志勉學、謹慎交游、爲人處世無不論及,内容極爲全面豐富,讀來啓人智慧,發人深省。

三是收集了大量譜牒家訓。譜牒也稱家譜、家乘、家傳等,是記載家族血緣關係和世系傳承的文獻。譜牒是隨着家族制度産生和發展的,起到了明血統、序昭穆、傳家史、聚宗族的作用,不僅具有重要的學術文獻價值和史料價值,更是家訓教化的重要載體,譜牒中的家訓家規、家族典範人物品行事迹不僅可以起到教化族衆、和睦宗族、患難相恤的作用,而且是增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家國情懷的重要載體。普通百姓的家訓教化多是通過譜牒家訓傳承、祠堂祭祀閲讀家訓族規等落地生根,并通過譜牒傳承教育發揮化導民風的作用。本輯家訓文獻,我們努力收集篩選了一批譜牒家訓。如明浦江柳氏家族的《蜀山柳氏家訓》,清閩侯徐氏家族的《閩侯徐氏規條》、清唐季達等所撰的《江陰唐氏支譜訓規》、浙江餘姚黄氏家族的《四明黄氏彝訓》、無錫顧氏宗族的《無錫宛山顧氏宗約》,以及民國徐州韓氏家族的《徐州韓氏家訓》、高郵吴氏家族的《高郵吴氏家訓》、安徽黟縣環山余氏家族的《環山余氏家規》等等。

四是重文獻價值。本輯家訓文獻,不拘篇幅長短,重在教化理念及其價值。長篇如清代郝繼隆的《訓家式穀集》,長達四十一卷,清末民初劉曾騄輯的《夢園蒙訓》十八卷;短篇如明王桓撰寫的《梁園訓幼語》,僅半葉多,共一百二十二字。後者雖篇幅短小,却闡明了心性義理的道理,垂教後人自我修養,精進學問,同時也是研究山西學術思想的珍貴資料,對今人具有一定的啓迪作用。

需要説明的是,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的領導和編輯人員克服困難,認真比較、精心挑選文獻底本,彰顯了國家圖書館出版社保存和傳承中華民族家訓文獻典籍的使命擔當!故而在本書付梓之際,我們特别感謝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所做的工作,特别是總編輯殷夢霞女士和責任編輯苗文葉副編審。她們努力聯繫家訓文獻的相關藏館,爲找到最好的底本付出了很多辛勞,在核對文獻版本、審核提要過程中,精益求精,一絲不苟。對此,我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謝意!

除影印外,我們還計劃將對這批尚未點校的文獻加以標點整理,充實於我們業已完成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成果《中國傳統家訓文獻集成》之中,既爲家訓研究者提供更多的方便,更便於廣大普通讀者閲讀學習,從中獲得中華家訓文化的智慧啓迪。

禮敬中華文化,賡續民族文脉,是我們這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將努力把民族數千年的寶貴家訓文獻保存下來,傳之彌久,弦歌永續。

陳延斌
二〇二三年五月卅日
於江蘇師範大學中華家文化研究院


『相关阅读』

让古籍里的家文化“活”起来 徐州学者主编《中国传统家训文献辑刊》出版

新书 | 元本颜氏家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