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元宇宙
中国新媒体大数据权威平台,国内最重要的舆情报告和软件供应商之一,国内制定各类互联网、新媒体、大数据排行榜的权威机构。www.gsdata.cn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四川筠连山体滑坡已致1人遇难28人失联丨一览 ... ·  昨天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舆论场观察丨山西大同“破门亮灯”风波中的三大 ... ·  昨天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在哈尔滨举行丨一览 ... ·  3 天前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  DeepSeek如何驱逐了传媒业?对于“系统 ... ·  3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2025年春节假期交通出行超23亿人次、大同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清元宇宙

“公共领域”是什么?丨舆论知识点

清元宇宙  · 公众号  · 舆情  · 2018-05-25 18:58

正文


今天为大家科普 “公共领域 ”。


最早的“公共领域”起源于古希腊城邦的广场集会。现代意义的公共领域则诞生于18世纪的资产阶级内部,是自由平等的公民之间的一种理性的、批判性的公共辩论,主要场所是各种沙龙、咖啡馆、剧场等。



德国学者哈贝马斯 在其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将 “公共领域”概念化,他认为公共领域具有脱离国家控制和市场操作的相对独立性,是介于私人与国家之间的政治活动空间。在此领域,公民可以自由表达和沟通,也可以对公共事务进行批评形成公众舆论,并指出媒介是公共领域的勃兴力量。

公共领域形成的基础是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媒介是公共领域的主要机构,公共领域的品质有赖于媒介的品质,而特定的媒介机构倾向,包括集中、商业化和全球化,都会对公共领域产生危害。


在公共领域中,各种论点和意见可以通过理性的讨论来展开交锋。这意味着,只有在公共领域首先对于一个人可能做出的各种选择方案有一种明察的情况下,“理想的”政治选择才有可能,与此同时,传媒应该提供尽可能宽广的解释框架,以便使该公民也能够知晓他没有选择的方案是什么。


随着新技术勃兴,公众在知乎、微信、微博等平台无需倚靠政治、经济力量便可发声,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公共领域的形成提供了条件。但互联网不一定能保证政治动员与参与,反而可能促成公民社会的碎片化,表现实而聚焦、实而模糊,开辟的是意见分歧而不是一致的公共领域,因为热点迅速迭代,导致受众注意力分散,社会行动力被削弱。


除此之外,互联网空间内话语更多地表现为情绪化的特征,并非每个人都拥有理性的思考能力。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公共领域在互联网时代仍是美好的愿景。


— [ THE END ] —

欢迎添加清博小清微信:qingbozhishu001,备注“自媒体,拉群”,便可进群。欢迎加入清博自媒体交流群!


清博舆情系统地址(http://yuqing.gsdata.cn)

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可免费使用清博舆情系统


| 清博报告 |


微信公号估值测试

微信千强年度报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