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喜欢老鼠,
可昨天澳大利亚官方宣布的一个消息,还是让小编彻底自闭了……
澳洲联邦环境部部长Melissa Price
正式宣布澳洲濒危啮齿类动物
珊瑚裸尾鼠
(Bramble Cay melomys),学名荆棘礁裸尾鼠(Melomys rubicola)彻底灭绝,又一个物种永远消失
……
这个可怜的小家伙就是
珊瑚裸尾鼠
——于1845年被英国海员发现,它居住在澳洲大堡礁附近的一个小岛上
(只有这个小岛上有这种老鼠)
,人们最后一次见到它是在2009年,此后十年,它再也没出现过……
(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如此规定道:当在某一物种的全部历史分布区域内进行系列且彻底的考察后,以十年为期,未能发现一个个体,此时可以认为这个物种已经灭绝。)
Melissa Price公布的
珊瑚裸尾鼠
灭绝原因,更是让人心头一紧:
受海平面上升、托雷斯海峡地区的极高水位,以及破坏性风暴潮的影响,灾害性天气频发,
这些人为引起的气候变化是导致珊瑚裸尾鼠灭绝的根本原因!
珊瑚裸尾鼠成为了首个,因人为引起的气候变化,而灭绝的哺乳动物。
随着近年来温室效应的加剧,全球变暖一直就没有得到过遏制,海平面持续在升高,人们对大海的情感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如何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海洋,尤其是我们的孩子?
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套非常适合亲子观看的海洋纪录片——《蓝色星球2 》(《
Blue Planet
》,共7集)
为什么强推这套纪录片?
给你三个理由就够了!
——豆瓣评分9.9!
——是BBC Earth 在 YouTube 主页上的首位推荐!
——长达5年的拍摄,摄制组共经历了125次远征,访问39个国家,足迹几乎覆盖了全球所有的大陆和海洋,甚至包括南极冰盖下1000米深的海底,仅水下拍摄就超过6000小时,而且还要背着这样巨大巨大巨大的机器!
如果非要给这套片子加一个前缀,小编会用“
此生必看
”这四个字。
腾讯视频观影链接:https://v.qq.com/x/cover/105799h50gs5i0n.html?ptag=10528
但今天这篇文章不是剧透来的,而是科普一些纪录片中没涉及到的海洋知识。
爸妈
们
先别急着打开上面的视频,这些知识点可是要提前预习的,然后就可以看片时给
孩子生动讲解,
包你成为孩子心
里的海洋生态学家!
珊瑚礁到底是什么?
珊瑚礁是
石珊瑚
目的
动物
形成的一种结构,这个结构可以大到影响周围环境的物理和生态条件。
在深海和浅海中均有珊瑚礁存在,它们是成千上万由
碳酸钙
组成的
珊瑚虫
的
骨骼,
在数百年至数千年的生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珊瑚礁为许多动植物提供了生活环境,其中包括
蠕虫
、软体动物、
海绵
、
棘皮动物
和
甲壳动物
,此外珊瑚礁还是大洋带鱼类的幼鱼生长地。
为什么大海不全都是蓝色?
说起海水的颜色,大家的第一直觉一定是蓝色。其实海水的颜色,从深蓝到碧绿,从微黄到棕红,甚至还有白色的,黑色的,并非只是蓝色。
其实,海水和普通水一样,都是无色透明的,海洋色彩是由海水的光学性质和海水中所含的悬浮物质、海水的深度、云层的特点及其他因素决定的。大家知道,太阳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这七种颜色的光,波长各不相同。
海水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反射和散射的程度不同,于是我们所见到的海洋就呈现出片蔚蓝色、深蓝色、浅蓝色或绿色等各种颜色。
海龟的性别竟然不是天生的?
大部分物种的性别都是在受精时决定的,而海龟的性别却是在受精之后,由孵蛋的温度决定的。
如果海龟蛋在27.7摄氏度以下孵化,孵化出来的就是雄海龟;如果海龟蛋在31摄氏度以上孵化,孵化出来的就是雌海龟;在期间温度孵化出来的海龟,是雌是雄听天由命。
鲨鱼不吃人?
鲨鱼一般不吃人,鲨鱼在人类出现几百万年前就开始进化了,人类并不在鲨鱼的菜谱里。大部分的鲨鱼主要吃比它们小的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一些更大的鲨鱼吃海豹海狮以及其他的海洋哺乳动物。鲨鱼有300多种,其中只有不到10种有袭击过人类的记录,相比起来,人类对鲨鱼的伤害远远大于鲨鱼对人类的。
在《蓝色星球2》最后一集的片尾,旁白说了这样一句发人深省的话:“
因为全球变暖,北极地区的长年积冰已陷入危机,海象、北极熊等动物的生存环境愈发恶劣。
不知,这些极地动物的未来会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