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婴幼儿流感负担高,且是流感病毒的社区主要传播者,因此建议优先为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同时,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长,因流感而发病和死亡的风险也在增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可以促进对老年人的间接保护。1项关于秘鲁免疫规划从TIV转换为QIV的成本-效益分析结果显示,婴幼儿是罹患流感的高风险人群,也是流感的重要传播媒介,传播风险特别是向脆弱人群传播风险大。而我国流感疫苗接种率普遍偏低,2014―2021年各流感季,流感疫苗全人群估算报告接种率分别为0.92%、0.90%、0.74%、1.08%、0.62%、1.43%和2.94%,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提示整体免疫屏障较薄弱,更易出现传播风险。
当前我国的儿童流感疫苗剂量通常为成人流感疫苗的一半,采取这一剂量策略最初的原因是全病毒工艺生产的流感疫苗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易导致发热与惊厥。随着疫苗工艺技术的进步,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成功研制使血凝素被更好地提纯,减少了杂质蛋白带来的不良反应,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了流感疫苗对婴幼儿的保护效果。2008年,1项针对6~35月龄儿童开展的随机、单盲、多中心研究结果显示,全剂量TIV接种组的血清学指标均高于半剂量TIV组,且2组间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外,婴幼儿罹患乙型流感疾病负担相较成人更为严重。在2010—
2011年流感季美国CDC报告的与流感有关的儿童死亡病例中,涉及乙型流感病毒感染的占比达38%。2016年美国1项全剂量QIV应用于6~35月龄儿童Ⅲ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全剂量QIV可提高婴幼儿对乙型流感的预防作用,同时,对符合接种条件的儿童和成人使用相同剂量的疫苗,可提高疫苗的接种效率。
当前,各种免疫策略已被用于改善婴幼儿对流感疫苗的免疫应答,包括使用佐剂、皮内接种以及使用不同的抗原剂量。
不同国家使用的儿童流感疫苗品种和规格存在较大差异。表2与表3分别是中国大陆地区与美国2023/2024年流感疫苗应用于6~35月龄儿童流感疫苗品种和规格的统计。目前,中国大陆地区使用儿童型流感疫苗仍然以7.5 μg/0.25 ml即半剂量流感疫苗为主,全剂量QIV占比仅为28.57%。美国同年推荐6月龄以上人群使用的全剂量QIV占比为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