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这天气
就算老公跟人跑了
我都懒得出门追
老公可以不要
但娃是俺亲自生的
外面再热
也得带出去“浪一浪”
不然得拆家啊!
高温天出门
防晒
是头等大事
有些爸妈图省事
拿起防晒喷雾给娃呲呲一阵喷
几秒钟搞定全身
太阳有多大,防晒喷雾就多火。
走哪带哪,男女老少,出门必喷。
但很多人不知道,防晒喷雾使用不当,后果很严重:
9岁的浙江女孩朵朵在家玩防晒喷雾,随即出现了
胸闷伴气促
的症状,期间还
呕吐了1次
。
妈妈发现,朵朵整整喷掉了大半瓶,赶紧带她到医院急诊。
胸部CT提示,她的两肺炎症性改变,很快被收住入院。由于肺部有渗出,没办法进行正常气体交换,她一度被下了病危通知。
这并不是偶发病例。
此前,还有不少孩子因吸入防晒喷雾
引发肺炎
的报道。
成年人中,也有因为防晒喷雾引起
急性过敏性肺炎
,导致呼吸困难和咳嗽。
早在去年8月,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发布的《儿童化妆品技术指导原则》就指出:
不建议儿童使用喷雾型防晒化妆品。如必须使用时,应当充分考虑吸入风险。
不建议儿童使用防晒喷雾化妆品
,尤其是小年龄儿童、过敏体质儿童,这类化妆品要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在狭小密闭空间里,如果大量喷洒防晒喷雾,其中的防晒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香料、防腐剂等各类化妆品原料,会被人体
短时间内大量吸入
。
特别是
对气道敏感度较高的过敏体质儿童
,更容易
诱发剧烈咳嗽或喘息发作。
由于气雾剂型产品中使用的推进剂,可能是丁烷、丙烷等
易燃
物质,且处于液化的高压状态,遇火源
易发生爆燃
事故。
此前,曾有家长给宝宝使用防晒喷雾时,宝宝正在玩打火机,
喷雾瞬间变成喷火枪,导致宝宝面部被严重烧伤。
在这里,咱就再啰嗦一句:
为了安全起见,
儿童、敏感肌人群、孕哺期女性
,都不建议使用防晒喷雾。
那到底应该怎样防晒呢?
最好的防晒,就是不被晒!
-
一年中,紫外线3月开始增加,6-9月最强
-
一天中,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紫外线最强
如果这些时间段要出门,尽量待在阴凉的地方
(建筑物背阴面、树荫下)
避免被阳光直射。
尽量处于物理阳光遮挡的环境下,或“物理防晒”,如
打遮阳伞、戴口罩/墨镜、遮阳帽、穿防晒服
等。
在硬防晒的基础上,为了确保身体各部位都能受到保护,最好全身涂上防晒霜。
-
一定要足量涂抹,才能起到效果。
-
阴天、多云和雨天也要涂防晒霜。
防晒指数越高越好
防晒指数过高容易阻塞毛孔,刺激皮肤,给宝宝的皮肤造成严重负担。
因此,建议——
不建议使用防晒霜等产品,最好
采用太阳帽、衣物遮挡等物理防晒方式 。
建议使用衣物遮盖防晒为主,也可挑选物理性防晒产品,—般推荐 SPF10/PA+。
建议平时选择SPF15/PA+的防晒产品,户外运动时可选择SPF25-35/PA++的产品,海边或游泳可选择SPF35/PA+++的产品。
夏天的深圳,日常活动建议选择
SPF30以上,PA++的防晒霜,
出门前提前15-30分钟使用,均匀涂抹在面、颈、肩、四肢等容易晒伤的部位。
全家人使用一支防晒霜
成人防晒产品一般成分比较复杂,
建议为儿童选择成分简单、不含香料、酒精、过敏物质等成分的儿童专用防晒产品。
给过敏宝宝使用防晒产品时,最好先取一点样品,在孩子的手臂内侧或耳后涂抹一点试用,观察1~2小时,
若出现红肿、刺痛、皮疹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清洗局部。
只关注SPF,不关注PA
SPF抵抗UVB
,PA抵抗UVA
。
防晒霜常看到两个值:
✎ SPF:防护UVB的能力
(防止晒伤的能力)
-
SPF ≥15,才能提供基本的保护
-
SPF ≥15,可滤掉至少93%的UVB
-
SPF ≥30,可滤掉至少95%的UVB
-
SPF ≥50,可滤掉至少98%的UVB
✎ PA:防护UVA的能力
(防止晒黑的能力)
假如不涂抹任何防晒产品,把人晒黑需要1倍时间,那么——
-
PA+:需要2-4 倍时间
-
PA++:需要 4-8 倍时间
-
PA+++:需要8倍以上时间
相比UVB造成的皮肤短期晒红、晒伤,UVA给皮肤造成的长期伤害更严重,它可以促使皮肤光老化甚至皮肤癌。
因此,在选择防晒产品时,需兼顾SPF和PA两个指标,甚至应该
更加关注PA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