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要介绍了公众号《16号内参》的内容,包括业内八卦、独家观点、市场判断等。文章从中国经济周期、股市变化、企业经营状况、市场上涨性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普通家庭理财提出了建议。作者认为当前市场虽然面临困难,但很多资产价格过度悲观,市场跌多了会反弹。而对于上涨是反弹还是牛市反转的问题,作者更倾向于前者。同时,文章也介绍了作者的金融从业背景和资历。
文章建议普通家庭理财在配置股票类资产时,应选择能创造超额的管理人,并在市场低点时加仓,耐心等待。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开辟了第二战场
《16号内参》
,很多在公众号不方便写的业内八卦、独家观点、市场判断,我们会写在内参中,供大家参考。
具体的加入方式、更详细的介绍,以及福利,请点击文末链接。
这两天,不少客人,还有媒体的朋友都在问老南,这波是反弹,还是牛市反转。
其实昨晚就在内参聊过我自己的判断,今天在公众号详细说说,供大家参考。
在聊结论前,还是要从几个方面展开说下。
一方面,我们一直不否认,当前中国处于超级经济周期大切换过程中(可参考我们之前写过的《
房价、股价的背后——理解中国经济再平衡
》),面临很大的困难,持续时间也不会短。
但是,当前不少资产的价格,还是过度悲观了,已经显著低于了应有的价值。
基于此,跌多了,反弹下,尤其是这周多项政策的出台,催化了市场的上涨。
另一方面,随着监管对中国股市的重新定位,即从融资市场,向股东回报市场的转变,今年已经出现了很多显著的变化。
如分红,截止今年8月底,已公布分红预案超 2.1 万亿,已和全年全年持平。
图片来源:wind
还有回购,众所周知,美国的长期走牛,除了企业业绩支撑外,还有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在低利率期间,上市公司的持续回购。
一方面减少了股票的供应,增加了股票的需求,另一方面股份的注销,也提升了公司EPS和整体的ROE等财务指标,利好股票分子端定价。
A股长期回购金额很小,在今年7月,我们在“16号内参”写了《A股回购潮,可能要开始了》,就因为当时发现了随着股价的大跌,已经过度便宜,连上市公司都看不下去了,纷纷开始回购。
今年上半年的回购金额,基本就以过去几年持平:
今年分红和回购,已经远超IPO:
所以发现没,市场生态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此外,我们在半年视频中也特别提到过,从半年度各项宏观数据来看,当前企业经营,相对于过往两年其实都已经企稳。
原材料价格低位,库存也在低位,供给和需求处于平衡状态,各类龙头、产业链“链主”, 经营稳健、现金流充足、毛利率稳定、资产负债率不高,进入“增收又增利”的阶段。
数据来源:wind
也因此,市场跌多了,上涨一下,不奇怪。
但问题是,这波上涨到底是反弹,还是反转,一波牛市来了?
至少从目前的数据看,我个人还是偏前者,更像月度的反弹,还缺乏牛市反转的必要条件。
这里面最核心的,还是在消费端,当前的政策,都是好政策,但还不够,财政政策还没出手,更大的概率会在12月份,且力度不详。
所以,从交易角度,对普通家庭理财而言,当前反弹过程中并不建议追高,也不建议做T,因为这对交易精准度要求比较高,只适合择时能力很强的专业选手。
更适合在每轮市场低点,信心极度崩盘的时候,如今年春节前,还有9月上旬,2800以下,用自己熬得住的资金,选择一些能创造超额的管理人,加加仓,然后耐心等就好。
想做右侧会比较难,就如最近几天的反弹,仅仅
7
个交易日(实际主要就
2
个交易日),
2700
就
10%
直接暴力拉到
3000
点,错过
2
天,基本白忙。
所以对绝大部分家庭理财而言,本轮反弹是非常好的,你持有产品管理人的观察点。之前下跌时,超额能力如何,反弹时候,超额能力又如何,并根据此适时调仓即可。
今天下午有个外地的客人来南京找我咨询,综合聊下来还是建议客人尽量保守配置。
对于股票类,给他两个选择,要不就用能熬得住,且3、5年闲置的小部分资金,每次等跌下来加一点,然后慢慢熬,等就好。
要不就干脆放弃,不眼红,选择保守的配置就好。毕竟这几年,市场总体交易难度还是挺大的,不是一般的人熬得住的。
对了,还记得我们半年视频和“16号内参”里,提到的那两个价值的主赛道不?预计这波反弹,这两个依然会是急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