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传媒研究
传媒圈里圈外,新闻台前幕后,这里大概是离新闻一线最近的地方,给你不一样的视角,新闻从未如此有趣。关注我们~~~因为你除了帅,还有脑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方周末  ·  连续6年没过上完整的春节 ·  14 小时前  
环球时报  ·  突发:谷爱凌退赛 ·  2 天前  
人民日报  ·  刘国梁最新表态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传媒研究

“动不动就拍视频”之风该刹了

新京报传媒研究  · 公众号  · 社会  · 2024-08-27 18:00

正文




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短视频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和平台。下班路上“刷一刷”,等电梯时“抖一抖”,是不少人的生活习惯。
AI生成图片

短视频传播的兴起,也让基层工作有了更多被看到的机会,成为大众了解基层工作的新窗口。但是,一些基层单位一味追求“规定动作”和“标准配置”,不管大事小事,第一件事就是拍视频,主打一个“不管宣传效果怎么样,视频拍摄要跟上”,不考虑实际拍视频,陷入了本末倒置的误区。




因直观、生动、覆盖面广等特点,视频在基层的宣传工作和留痕工作中被广泛应用,有的地方拍摄的视频还火出了圈。比如“村BA”、稻田音乐节等,不仅博得了广大网友的好感,收获了大量粉丝,而且还大力推动了农体旅融合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振兴,引起了强烈反响。

但是综合观察发现,有些基层视频偏离了拍摄初衷、浮于表面,演变成了一部分人的“真人秀”“政绩秀”,失去了其价值与意义。

比如有的地方拍摄视频以完成既定任务为导向,或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或为了迎合汇报形式,或为了满足上级要求,等等,不管工作完成得怎么样,都把侧重点放在视频上,只要视频做出来了,就当是工作做完了、做好了。有的甚至专门安排人员撰写脚本进行摆拍,营造某种“假象”,让事实跟着“脚本”走。

有的地方将视频作为凸显政绩的“放大器”,想要通过对视频的“包装”提升业绩、树立形象,获得群众信任。过分追求“包装”“颜值”,忽略基层实际、忽视实际效果,以在视频中凸显优点为工作主线,在视频制作上费尽心思,盲目夸大视频效果。

还有的地方将视频“留证”列入工作考核标准。把监督管理的方式用错了地方,将痕迹管理盲目扩大为“痕迹主义”,不想怎么干工作,只想怎么拍视频,为视频留痕甚至不惜“描摹”。



此外,“滥拍”视频的现象也不少。在一些地方,只要有活动就要有视频,逢展示必要有视频,就算只有图片也要制作成视频,等等。
有的领导干部,“不考虑效果只考虑标配”,开会拍、活动拍、走访慰问拍……重形式而轻实绩,将更多精力放在拍视频上,以视频为工作中心,让工作围着视频转,人员跟着视频走,忽视了本职工作的落实情况。把活动的第一项“议程”默认为拿相机、找角度。将有没有视频作为工作干没干的“证据”,将视频拍得好不好作为衡量工作干得好不好的标准。

拍视频本质是为了助力工作,却被过度使用、滥用,甚至出现为追求呈现效果对视频过度“美化”的情况,导致拍视频的初衷逐渐被弱化。为了拍视频,甚至出现了“剧本”盲目套用、群众配合摆拍的情况,长此以往会损害政府公信力、疏远干群关系。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繁重冗杂,基层工作人员也鲜有视频对口专业科班出身,而不少地方拍摄视频不仅追求数量,还讲究“花样”,工作人员白天忙视频,晚上忙本职工作的情况时有发生,增加了工作负担。

此外,有些“宣传片”并不是拿手机拍拍就可以的,为了拍出更好的视频,个别领导干部对拍摄设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费压力又直接给到了基层。



古语云: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地方单位通过视频宣传工作确实有必要,但是一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求真务实,把握一个度,自觉从人民利益出发,决不能为了树立单位形象,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视频。

首先,政绩观得“正”。 追求宣传效果、讲究工作留痕无可厚非,但不能凡事都拍视频。基层工作做得好不好,单靠几个视频说明不了。要摒弃“干得好不如晒得好”的理念,以实干实绩激励基层干部敢为善为,让实干家、奋斗者有舞台,而不是仅仅给视频展示提供平台。

其次,视频运用得“活”。 合理运用视频宣传,对于那些只流于形式而没有实际意义的视频要及时叫停。视频宣传的真正意义应该落脚在更好展示基层风貌、更好讲述基层故事上。基层有力度的宣传方式,不是只有“赶时髦”拍视频这一条路,最重要的还是要有自己的“生命力”和影响力,适合本地特色、符合人员特长、能让辖区群众拍手叫好的宣传方式,才是最好的。

比如,北京延庆区的姚官岭村、东王庄村在没有专业运营团队、摄像设备,不搞话术、不玩套路的情况下,仅靠一台手机,挖掘乡村文化,真实记录乡村新鲜事儿,吸引了很多市民、游客、投资客到乡村休闲、创作、共谋发展。

最后,基层工作得“实”。 我们要明确一点,基层工作的核心是做好为群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专注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因此,基层工作人员还是要立足自身岗位,步子迈开,把心力、脑力、体力用在干实事上。拍视频只是工作手段,而非工作目的,视频拍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是更好为人民服务。



来源| “山东宣传”微信公众号(ID: sdxcweixin)

值班编辑|胡炜



最后,告诉大家一件事


新媒体文案怎么写才有看头?

辛苦拍摄的短视频为何没人点?

各平台账号涨粉越来越难?

策划方案怎么总是差点意思?

......


针对大家遇到的各种难题,新京报融媒共享平台推出 新媒体策划及运营、短视频制作及运营、舆情分析及风险处置等培训课程 ,去年开班13期, 合作单位包括 政府机构、媒体、企事业单位 等, 参训学员500余人,均满载而归。


今年,更多量身定制的培训课程陆续上线,欢迎前来新京报交流,一起进步。



独家课程 量身定制


提供融媒课程定制服务,根据学员的实际需求和预期的学习方向,量身打造专属课程。

“沉浸式 ”跟班学习


培训期间,跟班学员以现场观摩、全程参与、互动交流等方式“沉浸式”跟班学习。

重在实践 不搞空谈


根据培训学习内容,围绕重点工作策划宣传方案、拍摄作品,导师现场点评,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

开拓视野 开放交流


走进互联网大厂,实地参观拓展视野,与行业大咖在交流互动中吸取经验、促进提升。

More

点击查看部分培训实录


>>AIGC应用实操训练营:

没起标题,没起标题,没起标题


>>新媒体训练营(一期):

今天,他们来到新京报......


>>吉林省媒体培训班(二期):

吉林省16家媒体,来了


>>石家庄日报培训班:

凌晨四点还在剪片子,这也太“摇滚”了……

石家庄怎样再摇滚一些,他们正在琢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