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12岁到18岁在德胜门外大亍住。对那片儿地方很熟。
以德胜门为中心,东西南北四条亍。德胜门的南边,也称“德内大亍”是指“蒋养房”、刘海胡同、厂桥至平安里那条亍。东起“果子市”、“铸钟厂”到鼓楼的东大亍。西则是“积水潭”、“豁口”至西直门大亍。而德胜门正对着的,则是“德外大亍”。它是从“关厢”、“祁家豁子”、“马甸”至“昌平”。传说李自成当年就是从这条亍进入北京城的。
德胜门,位于北二环中路,是明清北京城内城九门之一,原是由城楼、箭楼、闸楼和瓮城等组成的军事防御建筑,因为是出兵争战的城门,寄语为“德胜”。德胜门现在只剩下箭楼,北京内城9座城楼,拆掉7座半,只剩前门,前门箭楼及德胜门箭楼一对半。不幸中的大幸。我们是1962年从西城搬到这儿住的,紧挨着护城河,前院属“德外大亍”我们是后院,一个门牌号。出大门不足150米便是城楼,近在咫尺。城楼两侧都设有登楼的城墙台階,不让随便上去。当时是44、45路公交车总站。
德胜门始建于明,距今有800多年历史。有关德胜门的故事自古就多多,这里曾经是有名的古战场。公元1449年阴历十月十三,于谦派出小股骑兵引诱瓦剌军进攻德胜门,瓦剌军追至德外关厢一代,被早已埋伏好的明军围歼,一万多瓦剌骑兵顷刻间尸横遍地。德胜门,见证了于谦的运筹帷幄和明朝军民的同仇敌忾,随后在西直门等地,明军陆续获胜,北京保卫战,以瓦剌撤军而宣告结束。
德胜门前有一条护城河,当时水很浅,也很清,清的可以看见水里的清草和游的魚。大人们经常在河边的石头上洗衣服,经常有人撒网打魚,我们常跟在后边看热闹。我们也经常到这河边来玩儿,尤其傍晚,河边站满了手摇白色棉球,用网逮“单杆”“老子”(蜻蜓的一种)的人。有时逮“老琉璃”的人比“老琉璃”都多。那也是我们儿时的一道壮观、靓丽的风景线。从倘存的河道和宽度,可以看出当初护城河有多宽,有多深。其码几十米宽,十几米深,用于抵御外侵。箭楼前有一座桥那座桥从河面到挢上,高度得有十几米。桥两边是用大山石堆砌的。当初是吊桥,后改为固安的桥。桥面不是很宽,也就将将两辆汽车的宽度,当初也是连接城里的唯一通道。桥梁都是用方枕木铺的,桥的东边护城河有一很深的坑,人们叫它“马坑”据说是古代打完仗,给马洗澡的地方。那时我们也经常到这坑里游泳,马坑里,杂物很多,砖头,瓦块很容易被划伤,我们也不在乎,从西头挢底下游过去。在马坑里扑嗵。“初生牛犊不畏虎”还真是这样,年纪小不知道什么叫危险,什么叫害怕。
60年代,城楼还留有战争的痕迹。两个机枪眼孔清淅可见,后来用砖和水泥砌死堵住。我家离德胜门太近了,我们一群孩子,没事儿,相约在一起,从城墙低矮处攀爬而上,在上边玩耍。城门楼子里面很空旷,我们撒开了嗓子喊,听里面的回音儿。城楼上杂草丛生。蚂蚱、瓜达扁等昆虫很多。我们沿空旷的隔层而上,从箭楼口北望,德外大亍尽收眼底,天气好时,可以看到马甸的庄稼地。文化大革命,城楼也成了各派争夺之地,往往是这派刚刷了大字报,另一派撕掉或糊上自已的大家报。受益的是我们这群孩子,捡回去卖给废品收购站,换点儿零花钱。
早期的德外大亍
那时的德外大亍很窄,也就十几米宽。却跑着4趟连接城里城外的公共汽车。14路27路44路45路。那时小汽车很少,只有公家有。公交车也堵,特别是27路在丁字路口右拐汇车时经常与直行的14路44、45路汽车卡住。60年代的德外,解放前什么样子,解放后仍是什么样子,没什么大的改变。那时一出德胜门就算是出城。据说解放前是大车店多,进城赶脚的马车,都在此歇脚。因此马车店一户挨一户。我们搬到德外住的时候,仍有一两家。紧挨着我们院的那条胡同就是“冰窖口”,之所以取名叫“冰窖口”是因为这条胡同自清代就有的“冰窖场”每年冬季从积水潭窖来的冰储存于此。供皇宫夏天镇热用。古代没有制冷设备,大殿內放几块冰降温,也是一不错的方法。这个冰窖场一直延续到70年代,每年夏天,我们跟在运冰的马车后面,用砖头砸几块,拿回去冰西瓜,西红柿,黄瓜也惬意的很。出德胜门走不多远有一丁字路口,往东拐就是通往安定门的大亍,最早,那一片是坟墓。50年代中期很多部委办公大楼及宿舍相继在此建城,那条亍繁华了起来,人也多了起来。另外那儿还有两所中学,七中,和安德路中学。我们搬过去没多久,在“后九条”那儿新建了一个邮局,周围空场较大,一到秋天卖白薯和貯存白菜季节,这里热闹非凡,排的队伍见首不见尾,我记得在邮局旁有代写书信的老者,那个年代书信是人们联系的重要手段。不识字的人就请人代写信件,无非是给远方的亲人报个平安问个安。邮局对过有一私人小人书店,看1本1分钱,租回家去,2分钱。后在六舖炕处建一商场和副食店,规模不小,因为学校就在附近,经常去商场买些文具纸张,因此很熟。
德外大亍旧景
七十年代的德外冰窖口
直对德胜门的那条亍,就是德外大亍。直通昌平。我最远去过马甸。最熟悉的就是德外大亍。在那条亍上,有很多老字号,卖副食的“源顺长”、“妇女商店”、卖油盐酱醋的“万和顺”、卖粮食的“新宝源”、卖土产的“广源永”,此外还有粮店,煤铺、切面铺、自行车铺,剃头棚,小医院,景泰蓝厂,银行、澡堂子等等。“元顺长”是一个有近百年的供应付食的老店,周围居民都去那儿买东西。这些个老店随着德外大亍的变迁才逐渐消失。在“元顺长”的对面建一“德外商场”规模不是很大,但卖的东西很齐全,我家的第一辆永久锰钢自行车就是我们哥几个轮流排了几天几夜的队,日夜监守买到的。
我12岁搬到德外,18岁去陕北插队,在此住了6年。从70年起,我每年回来探亲,又相续14年,直到84年德外大亍要扩建我家搬走,总共在此住了22年。因此德外大亍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是我童年度过的地方。现在德外大亍变化很大,早已是物是人非,我曾多次回去,寻找童年的印象,除德胜门依然屹立在那儿没变,昔日的德外大亍,早已荡然无存。那里早已成了北京一条重要的繁华大亍。车水马龙,高楼大厦林立,马路拓宽了,我家住的地方,被立交桥占据。往日的德外大亍也只能从记忆中寻找,但儿时的记忆都成了碎片,依稀记得……依稀记得……
焕发了青春的德胜门
今天的德外大亍
德外大亍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