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武志红
武志红,中国资深心理咨询师,作家,著有畅销书《为何家会伤人》、《为何爱会伤人》等,微博:@武志红。现于北上广厦门等地开办了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壹心理  ·  30岁,我才明白:千万别死磕一份工作 ·  4 天前  
壹心理  ·  为什么爱哭的人,反而不容易抑郁?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武志红

北上广“鸡娃工厂”关停:中产家庭的觉醒,从少给娃砸钱开始

武志红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24-10-16 12:30

正文


作者 | 可乐妈

来源 | 男孩派

ID | boy666dj



最近,刷到了不少国际学校倒闭的新闻。


其中不乏一些曾经的头部学校。


比如,深圳大名鼎鼎的民办高中——厚德书院。


据官网显示,厚德书院的学费相当昂贵,国内高考部一年11.8万,国际部一年25万。


但如今,厚德学院却被曝出拖欠租金1000多万,800名学生无处可去。



再比如,位于北京房山的诺德安达学校宣布关闭。


一年20、30万的学费,读着读着学校突然没了,而校方给出的安置建议,仅仅是学生可以转去位于90多公里外的顺义校区。


不仅如此,过去四年,中国东部一二线城市和中西部省会城市,均有不少国际化学校宣布停止运营。


就连往年那些高不可攀的公立学校国际部,如今也都降低了录取分数。


而与此同时,大量父母向国际学校递交了退学申请。


曾有一个热词叫“中产作死三件套”,说的是不少中产房贷动辄几百万、老婆做全职太太和送娃读国际学校。


现在看来,中产们的醒悟,就是从给娃断供开始的。





有人说,中产父母的教育靠两个字,一个是“砸”,一个是“刷”。


砸钱,砸补习班,砸学区房,砸出去的钱成了压倒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刷级,琴棋书画各种考级考证,刷出一个麻木不仁的孩子。


特别是第一点,只要你想鸡娃,总有花不完的钱。


《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显示:


全国家庭0-17岁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约为53.8万元,0岁至大学本科毕业的养育成本平均约为68万元。


网上有一组统计数据,在全国养娃成本排名中,上海排第一,北京排第二。


排名第一的上海,养娃成本竟然高达100万。



上海一位中产家长,曾晒出自己一天的鸡娃账单。


这位妈妈有两个孩子,大女儿正在上小学,小儿子还没上幼儿园。


两个孩子每天要上外教课、早教课、兴趣班等,这些花费杂七杂八加起来,一天竟然要将近一万元。


其中还包含了小孩子也许根本不懂的马术、高尔夫和竖琴课。



不禁让人感叹:“养的不是孩子,是台碎钞机。”


不仅如此,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碎钞的能力也是与日俱增:


知乎用户@泷汐在国际部就读期间,一年还得花上1-2万元的生活费。


他说:“在国际部每个人都得有一台电脑和n部手机……万圣节要交200元班费到私人别墅开party。”


有媒体计算过,如果从幼儿园开始就将孩子一路送进国内国际教育院校进行学习,一直到留学海外大学阶段,至少要花费300万。


而支撑起国际学校市场的,一大半都是中产家庭。


他们的初衷,大多都是为了让孩子以后也能过得光鲜亮丽,至少不能阶级滑落,一朝回到解放前。


可让中产们掏空钱包、趋之若鹜的砸钱鸡娃,真的是一笔稳赚不赔的投资吗?





一位海归留学生分享道,自己高中上的是国际学校,三年一共花了45万。


大学上的是英国利兹大学,学费加上生活费,一共花了240万。


之后,他又攻读了伦敦卡斯商学院硕士,每年的花销在70万左右。


也就是说,从上国际高中到出国留学,再到学成归来,男孩的家里前前后后为他花了将近400万。


而他回国后的工资是多少呢?


月薪不到一万。


事实上,男孩的父母都是普通工薪阶层,家里只有一套80平米的房子。


因为过度砸钱鸡娃,如今一家人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本。


这让我想到前段时间博主@小琛日记曾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经历:

16岁时,小琛就被父母送去美国读高中。


高中毕业,她考上了全美排名前30的大学,甚至仅用了3年的时间,就提前完成了原本需要4年的大学学业。


之后,小琛又考入了藤校,攻读研究生。


8年时间里,学费、住宿费、生活费、食宿林林总总加起来,小琛的父母一共为女儿花了268万左右。


然而,毕业回国后,小琛却发现找工作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顺利。


她的第一份工作,月薪1万2人民币。


如今,年过30的她在经历了怀孕、疫情后,薪资依旧停留在这个数字。


在她看来,自己一无所知、一事无成,曾经握着一手好牌,被寄予厚望,但却走向平凡甚至平庸。


不得不说,如今鸡娃的性价比是越来越低了。


收不回本还好说,更怕的是,“鸡”来“鸡”去,最终“鸡”出一个空心病的孩子。


前几年热播的电视剧《小舍得》,把“鸡娃”这个词再度推到风口浪尖。


随后,三联周刊发表了一篇名为《欢欢式噩梦:我绝不想重回补习班》的文章。


一个从小被“鸡”的女孩这样写道:


“一路走来,每一天好像都在针尖上跳舞。


害怕一丝一毫的差错就会铸成人生大错的生活,让逐渐深入岁月的我越来越风险厌恶,谨小慎微。


这些人类生活里难以放逐的攀比,让我有时候感到生命无穷得让人生厌,需要无穷的算计。


恐惧就从心里油然而生,生活在眼中也全无色彩。”


哪怕已经工作了,她也依旧被“自己的功利心、自身对于未知的恐惧、自己匮乏的生活想象力与行动力”所裹挟。


而面对为自己投入颇多的父母,她想要做的也仅仅是远离,再远离一点。


过度鸡娃,父母失去的是金钱,是良好的亲子关系,同时,孩子,也失去了快乐,和生命活力。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砸钱教育,不过是收割中产家庭的“杀猪盘”罢了。






前段时间,网友辉哥把儿子从私立学校转到了家门口的公办学校。


过去,他也生怕儿子输在起跑线上,为此,他特意花钱打通人脉,倾其所有也要让儿子在私立学校上学。


一年光是学费加房租就得小10万。


周末,还要花大价钱带儿子去兴趣班学奥数和围棋。


结果,儿子的成绩不仅没有像预料的那样稳步提升,反而开始直线下滑。


夫妻俩一度急得团团转。


直到去年,辉哥突然被公司通知裁员,和妻子商量了半天,最终决定让儿子转回家门口的公立学校。


转学后,师资水平难免有所下降,儿子遇上了不会的题,辉哥就亲自教他。


没想到,一段时间后,一家人的关系变得比以前亲密了不少,儿子的成绩也比在私立学校时好了很多。


我们总以为给孩子花钱,供孩子上国际学校,就是为孩子好。


却忽略了,盲目跟风鸡娃,只会让孩子压抑,让自己焦虑。


在知乎上看过一位网友的童年故事。


她的父亲是一位货车司机,没有条件供她上兴趣班、读国际学校。


但是父亲在她小时候,会带她一起出车,给她高质量的陪伴。


中午的时候,父亲会把车停在路边,弄几块砖头搭个小土灶,再去捡些树枝,用一个小铁锅焖饭。


父亲还会在路边摘野豆荚给她玩,黑色的外壳,里面是细细的黄褐色的种子,一晃起来就像沙锤一样沙沙作响。


有一天,父亲出车时,突然下起了大暴雨,父亲开一段路,就要停下来用一只大电筒照一照前方的路况,然后小心翼翼地往前开。


开了一段,又停下来、又照、再开。


但她始终记得,父亲一边探路,一边还不忘安慰她“有爸爸在不用害怕”。


不仅如此,每次修车后,父亲会把一根塑料管插进油箱,对着管口猛吸一口,又迅速把管口朝下放到铁桶里,引出汽油来清洗修车工具和大车零件。


所以网友在没上初中之前,就知道了什么是“虹吸原理”。


这位父亲虽然没有多少钱,却给孩子提供了自由生长的土壤。


让孩子拥有了一颗宝贵的好奇心和对生活的热忱。


很赞同清华大学教授刘瑜说的一段话:


“正确的教育观,不是非要把一棵小草培养成参天大树,而是要把一棵小草培养成一棵美好的小草,一棵健康的小草。”


让花成花,让树成树,既成全了孩子,也解脱了自己。






经济学家德普克和齐利博蒂的著作《爱、金钱和孩子》一书中指出:


经济不平等、教育回报高的国家,父母可能会更专断、更“鸡血”,更喜欢向孩子灌输出人头地的理念。


但事实上,如果父母的背景、资源、认知有限,再怎么努力鸡娃结果可能都是无用的。


费尽时间、金钱,最后却可能培养出一个“烂尾娃”。


而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很多中产距离破产都只有一步之遥。


能够及时止损,给娃断供,才是中产家庭难得的清醒。


对鸡娃祛魅,不再用金钱堆砌教育,而是重视对孩子性格的滋养、品质的塑造。


哪怕孩子未来不能成为人中龙凤,照样能快乐美满一生。


本文来源于男孩派(ID:boy666dj),关于养育男孩的干货这里都有;关于养育男孩的苦甜,这里都懂;家有小男孩,欢迎关注男孩派。



 精选好课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教育,也要学会放手,给予孩子自由探索的空间。


但孩子成长中的不确定性,常常让人感到焦虑担忧。


这一次,「看见心理」联合资深催眠大师黄仕明,为大家带来【5天催眠体验营】


融合黄仕明老师近10000小时咨询实践经验,提炼理论精华和实战练习,带你深入觉察自我,疗愈身心,找寻自我成长的内在资源与力


黄仕明亲授【5天催眠体验营】

1份潜意识测评,识别创伤卡点

3节精品音频课+1套完整催眠方法

带你安全地抱持自己,巩固内在体验

5天社群伴学,同辈交流成长更快

10月28日开营,仅需29.9元!

👇点击图片,立即加入


报满封班,先到先得!

苹果用户后台回复 催眠体验 即可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