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51HR派
第一时间发布“中国典范雇主”的榜单、报告以及相关信息;提供全面的人力资源行业完整的数据信息,对才市行情进行前瞻分析和预测;深入分析最新发生的人力资源管理行业的热点话题和事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架构师之路  ·  90%的用户不知道!触发DeepSeek深度 ... ·  2 天前  
福州日报  ·  春节这八天,福州成“顶流”! ·  2 天前  
福州日报  ·  春节这八天,福州成“顶流”! ·  2 天前  
福州新闻网  ·  随处可见!“感觉江浙沪粤人民集体来福州” ·  4 天前  
福州新闻网  ·  随处可见!“感觉江浙沪粤人民集体来福州”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51HR派

34岁考事业编,还来得及吗?

51HR派  · 公众号  ·  · 2024-07-29 12:18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公考和事业编考试的相关内容,包括公职人员的数量、考试难度、年龄限制等。同时,文章还讨论了不同年龄段的优势与劣势,以及事业单位编外岗位的情况,包括其优劣势、工资制度和工作稳定性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不同企业的工资发放时间,以及不同类型企业的特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公职人员数量及考试难度

公考分为公务员考试和事业编考试,通过笔试和面试后,有机会进入公务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目前公职人员总数约5000万,其中公务机关约1000万,事业单位约4000万。这两类考试都比较难考,竞争比例高。

关键观点2: 年龄限制及学历要求

考公务员或事业编一般会有年龄限制,通常在35周岁以内。学历也是报考条件之一,不同地区和单位要求不同。硕士或博士学历的考生相对有更多机会。

关键观点3: 事业单位编外岗位的情况

编外岗位是事业单位的合同工或外包工,工作相对不稳定,收入较低。主要看重应聘者是否有同行业同岗位经验,是否愿意接受工资和工作制度。这种岗位一般要求应聘者有一定职场经验,但年龄方面更看重年轻者。

关键观点4: 企业工资发放时间

企业工资发放时间因企业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正规的大型企业、央企国企一般在本月发放本月工资。而小型企业、私企等则可能在下个月或更久才发放上个月工资。农民工工资最容易被拖欠。


正文

正常 来说,公考分为公务员考试和事业编考试。通过笔试和面试之后,就可以进公务机关、事业单位上班了。这两类人都叫公职人员,目前总人数大致在5000万,公务机关1000万,事业单位有4000万员工。
这两类公职人员都比较难考。
以公务员考试为例,中央招考的叫国家公务员,你去考试就叫参加国考。一般每年放出来不到4万个职位,但会有400万人去报名。最终的报录比大致是在100:1,过五关斩99将。地方也会招录公务员,叫省考,报录比稍微缓解一点,但也有大致30:1的样子,即100人报名最终录取了大约3人。
无论是考公务员还是考事业编,都有年龄限制,一般在35周岁以内。如果你的学历是硕士研究生,本来毕业就晚,所以部分地区和单位可以将年龄要求放宽到40岁以内。
你问: “34岁考事业编,还来得及吗?”
答案主要看你的学历:你的 学历在大专以下 ,或者本科没有学位证,则是没有报名资格的;你是 双证本科 ,则还有最后一次考事业编的机会,不过需要专业严格对口;你是 硕士甚至博士 ,则34岁还可以考五六次,主要看你报考单位的招录要求。
国内是将年轻人招录进公职人员队伍,从小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年轻时他们体力好、干劲足,也才能更好地为群众做事,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将来做干部。
插播下反例,也有一种说法是,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和阅历后,才能更好地去做公务员,年轻人初入社会不适合做公职人员。比如阿根廷总统米莱近日推出了阿根廷版的公务员从业新规,强制规定刚毕业的大学生不得成为公务员,公务员条件必须有一线管理经验,45 周岁后才能参与社会管理职务选拔考试。
新规一出,支持者拍手叫好,觉得经验对于社会管理至关重要。年轻人充满活力与创造力,在其他领域能够创造更多价值,而不是过早进入公务员体系“养老”。有丰富经验的人才能更好地服务公众、解决社会矛盾,这样也能更好地解决财政不够发工资的问题。
其实这就是“45岁以内不得考公务员”的规定,反对者当然大有人在,大家觉得这对刚毕业的大学生不公平,限制了他们的职业发展道路,仅以年龄和经验来划分过于片面。
现在全球各地其实都在保就业,孟加拉国因为大学生进入公职单位的机会不平等,有56%的世袭职位,所以发生了游行来反对这种不公平的公职人员名额分配制度。
我们还好,体制外可以走高薪职业经理人道路,创业虽说成功概率不高还辛苦点,但毕竟也有土壤,机会还是有的。如果你趁着年轻时考公考编还能考上,则相对可以达到收入旱涝保收,至少不用担心动不动的裁员、辞退和企业关门、老板跑路。何况有35岁的年龄限制,如果你家庭不是特别贫困,还是可以 珍惜这个时间窗口 的。
我们来看下今天的星友,为何要考事业编。
“ 幽哥,请问34岁去考事业单位的编外岗位,在企业看来有什么优劣势的呀,”
34岁去考事业单位,一般还有1年的机会窗口,你可以利用起来,认真备考。
不过你是想考事业单位的编外岗位,这是事业单位的合同工,更多的则是他们的外包工,劳动合同跟劳务公司签订,往往1年、2年、3年的合同,很有可能到期时不跟你续签。
这就跟私企类似了,也会裁员,虽然相对来说可以享受事业单位不加班的五天八小时中午休息2小时,但同时承担的则是不稳定的低薪。
这属于半体制内工作,是宝妈们常去的职位,博物馆、天文馆、图书馆、动物园、学校、医院等,都会有类似岗位,就是你说的“事业单位的编外岗”。社区网格员,也属于此类。
非定职人员,事业单位合同工,笔试只是走个形式,面试也是,跟体制外招聘没啥区别。之所以搞个考试的外形,是为了强调公开选拔和招聘的公平性。当然,34岁、44岁都可以去“报考”这类编外工作,主要靠关系。工资低,其他人非宝妈的,一般也不认为这些是什么好工作。
在企业看来,你34岁,主要是劣势,企业在体制外也有个35岁“中年”限制,超过这个岁数就性价比降低了。优势则是,34岁好歹比24岁的学弟学妹更有社会和职场经验,做事稳重。但劣势更明显。
不过你不是想去企业,而是要进事业单位的编外岗,这主要看你过往是否有同行业的同岗位经验,愿不愿意接受他们的工资和工作制度,也可能是要加班的。他们是否录取你,主要看你是否有些关系,而不是看你做那张试卷的分数。

“我看现在的事业单位都要求30岁或35岁以下的,”
前文讲了,考公考编一般有35岁年龄上限。你说的事业单位编外岗位,没这种要求。但是应该也是越年轻越优先,34岁的你当然不如24岁的学妹更受他们欢迎。

“是否中年人越来越不受待见?”
是的,中年人越来越不受待见。
有道是“中年不如狗”,虽然说得有些过分,但是清晰描述了中年人的生存压力。不过,谁都有中年,这种将人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壮年、老年等分成段落,从而去给他们分类,是不合适的,充满了年龄歧视,这跟种族歧视类似,人为将人分成了三六九等,而区分者自己也终将走到被歧视的那一步。害人的人,最终都会害己。

“另外请问月底发当月工资的一般是哪些类型的企业?”
之前写过了《 大家一般几号发工资? 》,也做过调查如下:
你说的月底发当月工资的,就对应上表中的第三个,“20-31号发本月工资”。调查显示,大概有16.85%的群友和星友、读者目前的工资日是在此时。
通常来说,公务机关、事业单位、央企国企,会在 本月5-20号将本月直到31号的工资都发了
接着央国企子公司、半体制内编外岗、大部分外企、大型优质上市公司,他们 在每月21-31号发放本月工资 。31号如果是节假日,则提前一天发工资。这是市场经济中比较正规的公司,也是欧美常见的发工资日。
接下来,下个月的1-15号,则是中国最常见的工资日,大多数合资企业、小型外企、日韩、大型民企等,会 在1-15号发放上月工资 ,5号10号为最多。
进一步苦逼,私企、小民企、港台等企业,一般 在16-31号发放上月工资
继续,说3月份才发1月份工资的,这就是 本月发上上个月工资 了,大多是小民企和私企,也有部分创业公司。
再继续, 2个月前的工资都没发,甚至今年领着去年的工资,第3年领取第1年的奖金、提成等 ,这就是私企、小创业公司、民企子公司无疑了。当然,要倒闭的民企和上市公司,也会如此厚颜无耻,拖欠工资。他们的工资是几个月、半年甚至一两年后发放。
越苦逼的工作越会被拖欠工资,之前也写过,《 当下还会有哪些企业拖欠工资? 》,最常见被拖欠的工资,叫做农民工的工资。他们一般没有劳动合同,法律意识淡薄,但不怎么会维权,所以 他们的工资最容易被拖大半年才发放,甚至就不发了,赖掉了
综上所述,你问的月底发当月工资的,主要是央企国企的子公司、大部分外企以及少数优质的大型上市公司。你一直想考进去的事业单位编外岗位,也属于这类发工资单位,一般月底领取本月工资。
最后,祝你好运,不能一直装作自己刚来到人间。

二马氏的专访
马夸特 | 麦格纳 | 星展银行 | 赛诺菲
舍弗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