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举VS健美是在健身圈里常常会有的比较,难免也会有不少的偏见,比如力量举运动员没有健美运动员看起来肌肉发达,看起来没有那么的大,
有的力量举运动员,尤其是小级别跟大级别的,可能在有的人眼里看起来跟没练过一样,
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要明确的是力量举运动员的身材并没有人们固有认知里那样都是较大体重较高体脂,训练痕迹也不明显的,
相反,大部分的力量举运动员,往往有着比普通人低不少的体脂,也有着非常不错的肌肉量水平,你可以看看顶级的几个力量举运动员的身材:
这是丹格林(220磅级别,接近100kg)跟Jesse Norris(198磅级别,接近90kg)
mark bell 曾经比的308磅,140kg级别 这是减脂后的模样
你说这些是顶级大神,那么你再去看看一些国内出色的青年选手的身材,训练力量举几年后也获得了非常不错的形体。
毕竟力量举是分体重级别的,在旁人眼里可能只会看到大重量级别的,
可能只会看到最大深蹲,最大卧推,最大硬拉的选手,比如Eddie Hall(虽然他更多的算是大力士)
然后除此之外,
相较而言力量举运动员更在乎的是自己的力量成绩,那么他们平时展示的大多也是自己使用的重量跟训练状况:
而健美运动员更在乎的是自己的形体发展,那么我们更多的看到的就是这样形象:
这都会造成一些因为了解太少而造成的偏见产生,其实力量举虽然最终目的是举起更重的重量,但肌肉量却也是他们追求的重要目标。
虽然更大的肌肉不一定直接等同于更大的力量,但是对于力量举运动员而言,在技术跟神经系统的募集能力达到很高的水平之后,持续增加肌肉量可以说是必备的提高竞技水平的因素,这也就会使得力量举训练跟健美训练有很多可以互相借鉴的地方,肌肉量也不会有多大的差别。但是不得不承认,力量举运动员跟健美运动员,我们不单独的去比较某个个例,就说类似水平,类似体重级的健美运动员跟力量举运动员相比,平均来说健美运动员确实比力量举运动员肌肉更发达。
一个是从实质的肌肉量
,同等体重下,力量举运动员跟健美运动的肌肉量往往处于相同水平(尤其是中小级别),但是由于不管在赛季期还是非赛季期,健美运动员的体脂往往更低,那么这也就使得他们在去脂体重上更胜一筹(我们并不是在分析某些个体,而是整体平均来考虑)。
另一个是从视觉感受上去进行判断,由
于肌肉量的分配不同
,健美运动员往往
有更发达的二头,三角肌中束,更窄的腰围,更佳的肩宽胸围跟腰围的比值,更低的体脂,
肌肉群间的衔接整体比例这些也都是健美运动员更占优的,
这些都会带来视觉上肌肉更为发达的认识。
但是对于我们大部分普通训练者而言,这种本就不大的差异其实是会被进一步弱化的,而横亘在不同的力量训练体系之间的,其实反而不是那些数据上(肌肉量,力量,速度,爆发力,心肺功能,比赛成绩等等)的差别,而更多的是认知跟立场方面的。
当你不够了解的时候你总很容易就给事物去下定论
,
而且这种思维定势总会难以更改,
但是
,
就像你不喜欢别人在不了解的情况对你妄加评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健身在国内的发展而言,似乎总是和谐与不和谐的声音并存,这种不和谐的声音来自于不健身的人,“
练这个有什么用
?
能打吗
?
能赚到钱吗
?
能升职加薪等上人生巅峰吗?”
当你碰到这样的质疑时,不要去置气,你只需在心中默默发问:“你
做什么事都是为别人而做的吗?”其实
不是做每件事都要背负这么多的历史责任,
世界上无奈的事情很多
,
有的事情能掌握的话
,
还是
自己开心也就好吧。
但同样的,这种不和谐的声音也会出现在健身圈子里,出现在不同训练体系的爱好者或者从业人员之中。其实仔细想想本都可以做的更好,
如果你是力量举运动员或喜欢力量举
,
然后被人觉得力量太差,
那么或许你是需要继续加油,
但若是练力量举觉得形体没健美好
,
练健美没
cf
力量耐力好
,
这难道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吗?术业有专攻的道理,每个为了运动付出过较多努力的人想必都有所体会。(当然部分天赋怪物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