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发生于子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通常由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发展而来,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同时,宫颈癌也是可以预防的,预防宫颈癌通常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接种HPV疫苗;建立安全性行为;选择法定年龄后结婚,推迟首次分娩年龄;减少妊娠及分娩次数;及早诊治生殖道感染;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等
1
。其中,
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是预防HPV感染和相关疾病的有效方法,是防控HPV感染相关疾病的一级预防措施
2
。
然而近年来,关于疫苗的谣言和误解频繁出现,导致了国内反疫苗思潮"潜滋暗长"。甚至很多人根本不了解宫颈癌,对HPV疫苗更是知之甚少
3
。
在此,小编为大家汇总了一些宫颈癌疫苗接种的常见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前已在我国上市的HPV疫苗共有4种:双价HPV疫苗,四价HPV疫苗,九价HPV 疫苗,国产双价HPV疫苗(大肠杆菌)。前3种为进口疫苗,第4种为国产疫苗。疫苗的价位代表疫苗可以预防几种类型的HPV感染。4种疫苗的接种年龄、接种针次以及预防宫颈癌发生的概率各有不同。目前HPV疫苗在我国属于非免疫规划疫苗(第二类疫苗),适龄女性可自愿、自费接种
1
。
|
国产双价HPV疫苗
(大肠杆菌)
|
双价疫苗
|
四价疫苗
|
九价疫苗
|
预防HPV型别
|
HPV 16/18
|
HPV 16/18
|
HPV 6/11/16/18
|
HPV 6/11/16/18/
31/33/45/52/58
|
可接种年龄
|
9~45岁
|
9~45岁
|
9~45岁
|
16~26岁
|
预防宫颈癌发生概率
|
~100%
|
70%
|
70%
|
92%
|
接种针次及时间
|
第0、1、6个月,
共3针
|
第0、1、6个月,
共3针
|
第0、2、6个月,
共3针
|
第0、2、6个月,
共3针
|
-
低龄人群、性暴露前接种HPV疫苗效果最佳。美国权威指南推荐在11~12岁开始接种HPV疫苗,最早也可从9岁开始接种
1
。
-
对于已经发生过性生活、既往或当前存在HPV感染、既往或当前存在宫颈细胞学异常、既往因宫颈上皮内瘤变接受过治疗的适龄女性,依然可从疫苗接种中获益。接种HPV疫苗前无需常规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及HPV检测
1
。
-
对于具有遗传易感、高危生活方式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适龄女性优先推荐接种HPV疫苗
1
。
-
对于既往患有宫颈癌的女性,接种疫苗是否会获益目前还没有定论
1
。
此外,男性接种HPV疫苗也具有重要意义
2
:HPV疫苗能够有效预防生殖器疣(尖锐湿疣)、HPV相关性癌症等疾病。同时男性接种HPV疫苗不仅可保护自己,更可以降低HPV的传播,从而避免伴侣感染HPV。
-
对疫苗的任何一种活性成分或辅料成分过敏者,禁止接种HPV疫苗。接种疫苗后出现过敏反应者,禁止再次接种。
-
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建议推迟到哺乳期后再接种。若疫苗接种后发现已怀孕,应将未完成接种剂次推迟至分娩后再行补充接种。若妊娠期间完成接种,则无需干预。
-
近期计划妊娠者不推荐接种HPV疫苗,且在完成最后一剂接种2个月内应尽量避免受孕。
-
部分女性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经期不适,所以最好选择非经期接种。
-
患有急性严重发热疾病时,接种疫苗可能会导致症状进一步加重,所以最好选择痊愈以后再接种,但如果仅仅是感冒等轻微感染,可正常接种,不需要推迟接种。
-
有血小板减少症或其他可成为肌内注射禁忌证的凝血功能障碍者通常也不适宜接种。
与其他药物或疫苗一样,HPV疫苗也会有副作用,但通常症状比较轻微,主要表现为手臂注射部位的疼痛、肿胀、红斑、瘙痒、硬结,少数患者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眩晕、疲劳、肌肉或关节痛、恶心、呕吐等,一般短时间内就会好转,不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