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鱼羊史记
「鱼羊」意为「鲜」,鱼羊秘史,访远古之鲜,揭万世之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史事挖掘机  ·  专家解读光绪《大婚图》 ·  昨天  
国家人文历史  ·  唐代士子高中后摆的席,为啥叫“烧尾”? ·  5 天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雍正临终嘱托:此人不能杀!但雍正刚死,乾隆就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鱼羊史记

传奇英雄陈凤楼,一个以「傻」闻名的将军(一)

鱼羊史记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12-28 20:00

正文

回复「揭秘」,看欲罢不能,闻所未闻的野史奇谈


(图)“淮军”是晚清在曾国藩指示下由李鸿章招募淮勇编练的一支汉人军队,是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前身,曾是清朝的主要国防力量。




据说,位于秦岭一带的古“瓜州”,曾聚居着一个部族,被称为“瓜子族”。这一族人以忠实诚信、吃苦耐劳著称。每当受雇于人时,他们总是不声不响地埋头苦干,从不偷奸耍滑。时人以为他们愚蠢呆傻,进而把头脑不聪明的人叫做“瓜子”、“傻瓜子”。


这便是关于“傻瓜”一词由来的传说。


如此看来,能有个“傻瓜”的称谓倒也算不上什么坏事。其实在现代汉语中,关于“傻”的释义,一直便包涵有实在,不计个人得失等内容。


这大概也是我让“傻”字成为这篇文字主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吧。




让我对“傻”字产生兴趣主要是源于一个人,一个起于草莽的传奇英雄,一个以“傻”闻名的将军,一个在历史上颇受争议的淮军将领。


这个人便是陈凤楼。


(图)淮军


陈凤楼,字修五。生于公元1837年卒于1905年。淮军重要将领之一,安徽凤阳府怀远县人,世居县南之鸽笼村,现淮南市潘集区夹沟乡。世代务农,由武童于咸丰八年投效军营,时年二十三岁,初属僧格林泌部,后归刘铭传部,因作战勇猛,于光绪十五年七月,被补授江南徐州镇总兵,担任起了一方防务的重任。官至一品提督,并被授予“克勇巴图鲁”。 


其实,如果从官阶来说,陈凤楼早已于同治六年便积功保记名总兵,并赏三代一品封典。也就是说陈凤楼作为一名农家子弟,从入军到清王朝的一品大员仅仅只用了九年的时间。



如果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陈凤楼的升迁历程,足以让人感到惊讶。

  

陈凤楼的升迁之路可谓是名副其实的三级连跳。


先是因在山东泗水及河南南阳马山口等处截剿大股捻逆,迭获胜仗。经钦差大臣亲王僧格林沁奏保,免补把总,以千总侭先补用,并赏戴蓝翎。


(图)僧格林沁(1811年7月24日—1865年6月12日),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族,晚清名将,蒙古科尔沁旗(今属内蒙古)人,贵族出身,善骑射。道光五年(1825年),入嗣袭扎萨克多罗郡王。


继因肃清、收复蚌埠怀远县案内,经两江总督曾国藩及安徽巡抚乔松年奏奖免保守备,以都司侭先补用,赏换花翎。


再于同治四年,因收复黄陂等县城池。捷闻,上谕陈凤楼免补游击,以参将侭先补用。六年十月,卒毙任逆于阵。李鸿章上其功,诏以副将侭先补用,并赏克勇巴图鲁名号。


同年十一月阵斩红旗贼酋郑马糊、生擒蓝旗贼目张碇柱,并毙马贼二百余名。积功保记名总兵,并赏三代一品封典。



一个人能有一次越级提拔已属不易,而陈凤楼却能够接二连三的越级而上。


陈凤楼的举荐者更是让人感到惊奇,钦差大臣亲王僧格林沁、两江总督曾国藩及安徽巡抚乔松年、李鸿章,哪一个不是大清王朝的风云人物?更何况最后一次竟然不再需要别人的举荐,由皇上亲自提拔了。



就算是一个绝顶聪明之人,能够得到僧格林沁、曾国藩、李鸿章等重臣的亲睐已非易事,更何况是众多名臣的连续举荐?这其中的原因的确是有些耐人寻味。


从上述资料中,我们很难将“傻”与陈凤楼联系在一起。但当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一步步走近这位将军的时候,却发现“傻子”将军的称号对于陈凤楼来说确实可以算作是名符其实。


    

说起“傻子”将军的名号,绝不是我的杜撰。这一称号在陈凤楼的出生地早已是流传广泛,而且在包括各类正史在内的一些有关淮军史料中我们也可以时常见到,甚至在刘坤一报送给光绪帝的奏折中竟然也曾使用过这一称谓。


看来,陈凤楼不仅拥有着一个实实在在的“傻子”名头,而且“傻”得还很牛气,不但有着市井巷陌的群众基础,并且能够在王公大臣中以“傻”立身,甚至得到皇帝的青睐。可谓是“傻”出了档次,“傻”出了品味。


一个人能够“傻”到这个份上,绝对算是没有辱没了“傻”字的名份。



对于陈凤楼来说,“傻”字可以贯穿他的一生,正是因为“傻”,让他在那段纷杂的历史中,表现出了自己那份特立独行的人格。也正是他的“傻”,让我们在历史的迷障逐渐消退之后,依然记住了这个名字。



那么,在陈凤楼的傻气中到底包涵了哪些元素呢?


“勇猛”自然当是应有之意。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如果一个人过于勇猛,那他也就与“傻”相距不远了,如《三国》中的张飞、《水浒》中的李魁、《隋唐演义》中的程咬金、《杨家将》中的孟良,我一直认为陈凤楼就是应该划入这类人物范畴的。

    

凭什么?

    

陈凤楼拥有“克勇巴图鲁”的名号。“巴图鲁”乃满语baturu的译音。《五体清文鉴》译为“勇”,《清文汇书》译为勇强之勇,勇冠三军之勇,勇为之勇。勇将即baturu haha。但作为赐号之巴图鲁,乃为勇将,能干之意。也可转译为“英雄”。同治朝以后,赐巴图鲁名号虽过于冒滥,但湘淮军中能获此名号的,多为实至名归。


(图)李鸿章,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李鸿章于同治九年四月十五日致曾国藩函中说“陈凤楼百战骑将,省三(刘铭传字)谓为淮军之冠。”李鸿章作为这一观点的转述者,自然对此观点亦是认可的态度。 



再举两个有据可查的例子。

    

同治六年四月二十三日李鸿章《各军追贼黄安铭军迎击大胜折》:“……任逆见赖股西溃,即率马步悍贼数千直犯滕学义及树军队伍,指派牛逆一股迎扑。左路赖逆复回,拒中路。另出马贼数百绕扑我后。马队营官陈凤楼、王保胜率部搏战四、五合,戈矛相及,彼此不分。……” 

    

同治六年十月二十五日李鸿章《铭军安潍大胜赖逆被创略尽折》:“……(同治六年十月)十六日行抵唐郚地方,闻贼尚在安邱、潍县一带饱掠,刘铭传即派参将陈凤楼率马勇百名前往侦察。行至临河寨,即遇贼馆。陈凤楼率队冲击,生擒任逆外五营贼目潘债一名,讯供贼虏粮后即欲飏走。刘铭传恐该逆闻风潜遁,攻其不备,督军于四更拔队,十七日黎明至临河寨。见贼踞松树山一带,马步重叠,绵亘数十余里。刘铭传即分兵三路……徐邦道、陈凤楼率马勇两营大呼杀入,锐不可当。……任贼踞牟山顶,经善庆、陈凤楼等猛击十余回合,贼不少却。……任、牛二逆潜由安邱城西与赖逆合,刘铭传在山顶了见,即令步军速进抵住任逆又派陈振邦、善庆、温德勒克西、徐邦道、陈凤楼率马队合击赖逆。追至东岭,赖逆所部已逃去大半,仅存步贼千余,经马队四路抄击,斩擒殆尽。……”


(未完待续)


*作者:千年芝麻狐,鱼羊秘史签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