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朵妈陪娃
我是朵妈,曾有三年的美国儿童教育求学经历,与美国专家共同研发0-7岁儿童的益智教育课程,对美式教育有深刻认知。朵朵1岁开始就实践了300多个游戏,在幼儿班表现出超强的创造力和动手力。跟着我学习美国先进的教育方式,一起高质量陪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际金融报  ·  起诉《哪吒2》索赔500万?哪吒汽车紧急回应 ... ·  6 小时前  
大道无形我有型  ·  回复@JasonQuan_CBS: ... ·  17 小时前  
香帅的金融江湖  ·  中国资产重估?香帅周评 ·  22 小时前  
YNTV2都市条形码  ·  价格涨幅超黄金,很多人都在买!网友:要入手吗? ·  3 天前  
YNTV2都市条形码  ·  价格涨幅超黄金,很多人都在买!网友:要入手吗? ·  3 天前  
雪球  ·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涨2.93%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朵妈陪娃

最小3个月孩子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关于保护孩子,你一定要知道这30个问题!

朵妈陪娃  · 公众号  ·  · 2020-02-03 07:37

正文



最近的疫情一直牵动着大家的心,越来越多的孩子也被确诊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 最小的感染者才仅仅 3个月22天!



看着每天上升的数字,不少宝爸宝妈也非常担心,在感染性这么强的病毒面前,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孩子?


其实对于咱们大部分人来说,没有必要那么焦虑,只要我们坚持做到下面这几点就可以了:



1.勤洗手。 饭前、上厕所后都要用香皂/洗手液在流动的水下,采用七步洗手法洗手。


2.少出门,不去人群密集区。 没有事不要出门,非要出门也不要带孩子出门,出门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区域,一定要戴好口罩。


3.勤通风。 每天至少通风两次,每次至少半小时。不要采用空调作为通风工具,用排气扇或者开窗通风。



当然,在疫情比较严重的时候,宝爸宝妈们内心也有非常多的疑问,在前几天我发的一篇文章《 新型肺炎下如何保护好孩子?家长最关心的 9 个问题一次说清楚! 》的留言中,收到了许多的问题。


我把大家最关心,疑问最深的30个问题全部都整理出来,查阅了一些信得过的回答,希望对宝妈们能够有帮助。



答:现在处于特殊时期,最好能够推迟再去。原则上来说,疫苗接种推迟是不会影响免疫效果的,在可能的情况下尽早补种即可。


有些需要连续接种的疫苗也是可以中断的,后期哪一剂迟种了,及时补上也是没有问题的,并不会因为暂时的中断而导致前期疫苗白种了。



答:大人在外面身上会沾染不少病毒,这些病毒会在衣物上停留2-3天的时间。所以从外面回家以后,最好立马更换衣物,洗手洗脸,再去接触孩子。


答:1岁以内的娃咱们是不建议戴口罩的; 1-3岁的娃选购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3岁以上则可以选购N95口罩。


答:1岁以内的婴儿主要以被动防护为主。家里负责照顾的人一定要戴好口罩,不要随便亲吻,或者用嘴尝试孩子的食物再喂给他。


外出回家更换衣服,做好清洁后才可以跟孩子接触,家里做到定期通风。


没有必要一定不要随便带孩子出门,尤其是公共场所或者封闭的空间,出门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答:如果实在买不到儿童专用口罩,把大人的口罩系紧点同样也可以,不过需要注意的是4小时必须更换一次,所以没事咱们最好不要带孩子出门了。



答:不建议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反复使用会大大降低防护效果,并且口罩外层的病毒、细菌会污染内面,造成感染。


在使用时效内要重复使用的,不要直接拿下来塞在包里或者口袋里,应该把接触口鼻的一面朝内折叠,放在清洁的自封袋内。


答:如果口罩比较紧缺,N95口罩是可以重复使用的,但是有一定的条件。


首先,没有接触过相关患者和污染源;其次,没有在一天内长时间使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口罩需要折叠放好,避开污染源,下次取戴前后需要进行手部消毒。


如果口罩出现破损,无论使用了多久都必须及时更换。


答:不可以。口罩都有使用期限,除了N95可以有条件的重复使用外,其他的一次性口罩的保护层,会被我们呼吸产生的湿气破坏掉,对于病毒就没有隔离效果。


所以但凡是注明一次性使用的,都不可以用酒精以及其他手段消毒后,再次使用。


答:特殊时期,最好不要带娃出门。出门的话,为了保险,即使是在小区里也是建议佩戴口罩的,回到家后要及时更换衣服,洗手洗脸。


答:戴口罩不透气,比较闷,孩子感到不舒服喜欢扯开是正常的。宝妈们可以选购一些儿童有花纹的口罩,减少孩子的抵触感。


我们还可以跟孩子玩角色扮演或者讲故事,跟孩子一起对着镜子戴口罩,刚开始不要着急,可以反复多试几次,让孩子减轻对口罩的抗拒感和陌生感。


对于年龄偏大的孩子,可以告诉他为什么要戴口罩,以及不戴口罩的危害,帮助他们调整好位置,让他更舒服。


答:根据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荃给出的建议,孩子发热是否去医院应从多方面因素考虑。


3个月以内的婴儿,尤其是28天以内的新生儿如果出现发烧(腋温在37.5℃以上),都应该要去医院就诊。


3个月以上婴儿或儿童,体温>40℃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3-6个月婴儿,体温低于38℃,吃奶和精神反应如常,可先监测体温,根据情况再考虑要不要去医院;如果体温超过38℃,应该及时去医院。只要发热烧过24小时的,都应该去医院就诊。


6个月-2岁的孩子,发热后精神比较差,但是体温降下来以后能够正常玩耍,在家观察即可,但发热超过24小时,需要前往医院。


任何年龄的孩子发热超过3天时,都需要去医院就诊。


除了体温以外,如果孩子出现精神反应不佳(烧退后仍精神反应弱)、哭闹且难于安抚、吃奶减少、呕吐、腹泻、尿少、关节或肌肉痛、头痛、寒战、咳喘、呼吸困难、抽搐等情况时,可前往医院就诊。


另外一个简单的判定方法就是看孩子除了发烧以外,是否还出现了和平时明显不一样的症状或体征,如果有应就诊。



答:新型冠状病毒症状跟普通的感冒发烧很像,单纯从症状上来看,非常难以区分。


如果出现症状前有过武汉旅居史或者去过医院等人员密集区,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就必须高度警惕,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如果是只在家里,没有去过其他地方,只出现咳嗽、发烧的情况,精神状态比较好,可以先在家服用退烧药,休息观察后,根据情况再决定是否要去就诊。


答:从目前儿童感染的情况来看,被感染的孩子大部分都有过湖北接触史,或者父母本身就是被感染者。


孩子如果和疑似病例接触了,最好带着他们在家隔离观察14天,14天没有出现相关症状可以解除隔离。


如果中间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精神状态差、尿少脱水等情况,请及时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答:正常来说,被治愈的患者是不会再次被感染,但是也不排除病毒出现变异,被治愈者再次感染的情况,所以即使已经治愈了的人也要做好防护。


答:目前新型冠状病毒公认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传播,以及可能存在的粪口传播,并没有通过母乳传播的定论。只要妈妈身体健康,没有与疑似人群有接触,做好隔离,和自我清洁,依旧可以喂奶。



答:乳铁蛋白是从母乳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具有免疫活性的物质,确实能够起到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但不是只依靠乳铁蛋白产品就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了,益生菌也是同样的道理。


想要真正提高孩子免疫力,应该做好家里清洁,鼓励孩子多运动、锻炼身体才行。


答:如果买不到75%的酒精,用95%的酒精稀释到75%同样也可以进行消毒。例如每100ml的95%酒精,加入25~30ml纯净水,就可以当做75%的酒精进行消毒。


答:建议消毒的时候,一间一间分开来进行,先让孕妈妈和孩子到另一间房休息,消毒通风完毕以后再进行下一个房间。这样相对比较保险和安全。


使用消毒水消毒以后,需要停留几分钟,再用清水擦拭一遍,避免消毒成分残留在家具和地板上。


答:家里没有一线医务人员,无疫区相关接触史,咱们采用常规的沸水煮5分钟消毒即可。另外,所有餐具都必须晾干,避免细菌的滋生。


答:对于不耐热的玩具,用酒精棉擦拭玩具表面的方式进行消毒。擦拭过后需要静放一段时间,才可以给娃再次使用玩耍。



答:根据第四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所述,新型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液、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因此,紫外线消毒灯对该病毒是有效的。


如果大家家里有条件,外出回家后,可以用紫外线消毒灯照射或酒精喷洒外套。


答:可以使用紫外线灯,或者用沸水煮。只要温度达到56℃并且时间达到30分钟,就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


当然,也可以加入一定比例的消毒液清洗,达到消毒的目的。


答:普通的香皂和洗手液都可以达到清洁的目的,无需特意挑选杀菌香皂,在对抗冠状病毒方面,两者没有什么区别。并且不适合的抗菌成分,可能对孩子的健康还会造成影响。



答:如果只是家庭清洁,用清水+香皂/洗手液,采用七步洗手法洗手即可。不需要用酒精特意清洁,破坏孩子的皮肤和肠道菌群。


答:暂时没有清水洗手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免洗洗手液清洁。


在挑选儿童免洗洗手液的时候,应该确保酒精含量超过60%,达到70-80%效果更佳。


在使用免洗洗手液的时候,宝妈们一定要按照说明书合理用量,注意不要让娃吃手,揉眼睛,避免酒精中毒。


有条件尽快采用流动的清水进行清洗。


答:一般来说,即便快递、外卖盒上存活着病毒,并不意味着达到感染的条件,经过快递或者外卖盒传播的可能性比较低。


在家的可以在与快递或者外卖小哥接触前佩戴口罩,扔掉外卖和快递盒以后,及时洗手清洁。


答:太阳的照射温度达不到56℃,日照紫外线的强度也达不到紫外线灯的效果,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晒太阳都没有办法杀死病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