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岳阳楼记》
为什么总是说“开春”?经历了漫长的寒冬、被厚厚的雾霾憋得喘不过气来的日子之后,我们掀开了生活之上的皑皑尘土,打开了春光明媚的未来。
如果把这样的隐喻,引入到杯子的设计中去,会是怎样的结果?一个杯子后面的故事有很多,一阵喧哗后面的感触唯独自己知道。经历过磨炼的陶瓷,在出炉后却显得宁静、安心。这是平静中的生命力,是对于日常生活的热爱。
范仲淹因为直言进谏而屡遭贬斥。有人劝他少说话、自己逍遥就行。范仲淹则回复道:宁为鸣死,不为默生。为了追求“真我”,不必去计较生活中的得失。后来,他在《岳阳楼记》描写了这一美好的感受:“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春和景明”,我们决定以此来做一款杯子,用牙白色釉来烧制。茶杯,不单单作为一种容器,更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将自己的“宠辱”、“波澜”都融入质感光滑的茶杯。
用什么设计能展现这种心境?传统文化中,春枝、灵芝、鹿,是诠释的最佳道具。我们找到了擅长传统风物的年轻设计师林海先生,为我们创作了20余幅主题画作,海选出了5幅,最终挑出了两幅作为杯子的肌理。剩下的事情,就是要找到完美的器皿去承载。
为了这款杯子,我们四访景德,寻找合适的供应商。最终设计师赵磊的原创器型让我们一见倾心。这一高一矮、一胖一瘦的器形,我们看上了他们造型的亲和力。更重要的是,让传统风物的画作体现在现代的器形上会是更好的选择,也能更好的诠释“春和景明”的内涵。
杯子以竹节为造型,坚硬又不失柔韧。竹是常用的生活材料,可做竹椅、竹筐、竹帘。竹是态度,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也是审美,“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最终,这款手工磨底的杯子,以1260度高温烧制,又以铂金黄金色贴花工艺分别描绘出衔着春枝或灵芝的梅花鹿,眼神静谧,似乎时刻都会从杯面上一跃而出。可动可静、亦进亦退。
我们把“春和景明”杯当做送给春天的礼物。无论四季更迭,顺水逆流,都希望使用者能有“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畅快淋漓。这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智慧,也是时刻准备着“一跃而出”的勇气。就像杯面上的两只鹿,自在自得,处变不惊。
点击上图或文末【阅读原文】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