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读者投稿,来稿请投至:
zhuangao2@lifeweek.com.cn
前年,我们搬了新家,为了方便上班,从城北郊的老小区搬到了靠近市中心的一个商品楼房,邻居们也多是繁忙的上班族。刚加入小区群,我就发现和之前有很大不同,新邻居们对于噪音的容忍度普遍低了很多。除了物业管家的通知之外,小区群的交流内容大多是“某某楼业主,几点你家还在跳健身操?”“某某户,你们音响吵到孩子做作业了!”“楼上小孩轻点跑步,震得人脑瓜疼!”想起之前老邻居的小孩儿学架子鼓,我们每天下班回家正好跟着鼓点吃饭,还悄悄评价一下小朋友进步没有,看着现在群里吵得不可开交,我们觉得不可思议。《好东西》剧照
直到有一天早晨,我被一阵富有节奏的“咚哒咚哒”声吵醒,迷糊着睁开眼,外面天还黑着,大概是6点多钟,距离我的日常起床时间还有2个小时,我晕晕乎乎地捂住耳朵,赶紧又睡过去了。我本以为这只是个偶然,但不幸的是,之后的每一天早上我都在同样的时间被同样的“咚哒咚哒”声吵醒。这声响其实不大,但频率就是很挠心,只要它一响,我不管睡得熟不熟,都能听得到。奇怪的是,老公的睡眠不受此影响,直到我告诉他有声音,他才能隐隐发现,然后很快又入睡了。我非常重视睡眠,只要工作不是太忙,每天都要睡4到5个睡眠周期。而像这样提前2小时被吵醒,则意味着每90分钟一个的睡眠周期总是被打断,我不能忍了。
尽管不能忍,我也知道家家都有自己的难处,尽量不给邻居找麻烦,那就先从寻找一副好耳塞入手。不找不知道,耳塞的产地有德国的、美国的、日本的,材质有硅胶的、蜡丸的、聚酯海绵的,网友们评价高的耳塞,我几乎都试了一遍。本来信心满满,以为只要睡前戴好耳塞,就能收获一夜好眠。然而事实是只要戴着耳塞,我就无法忽视它的存在感,翻来覆去,睡得更晚了。后来我就不戴着耳塞睡了,改成等到听到“咚哒咚哒”的节奏,就火速抓出耳塞戴上,为此,我睡前还专门把耳塞安置在伸手就摸到的位置,以便尽量少地影响睡眠的连贯性。刚开始我还能戴上耳塞就睡,这么折腾几次之后,一想到邻居竟然如此“不自觉”,我醒来时也变得越来越生气,越生气就越清醒,越清醒就更是生气。发展到后来,我从听到“咚哒咚哒”声开始,能一直清醒到起床时间。《三十而已》剧照
我的怨愤压抑不住了,决定“敲打”一下不自觉的邻居。于是我也拿起手机,在小区群里发了“谁家每天早上这么咚咚咚地敲,已经持续2个月了,我们虽然不说,但能不能自觉一点!”我本以为这条消息会和其他邻居的“吐槽”一样,虽然群里无人认领,但发出噪音的人看到了,也会稍加收敛。然而第二天早晨,有节奏的“咚哒咚哒”声照常响起了。第三天、第四天……一切照旧。我抓着先生开始讨论,每天早晨6点左右,大概率是小孩和老人的作息时间,因为住我们这里的一般距离公司都近,不会太早。恰好,我们家楼上一户住的是老两口,楼下住的一家三口,孩子是个初中生。那声源到底是来自楼上还是楼下呢?悬而不决找网友,我到社交平台去搜索网友的经验,大家都说“楼上的噪音短促而清脆”“楼下的噪音沉闷且时常伴有尾音”。此外,我们还分别到次卧、客厅、厨房“试听”,发现声响都不大。偏偏就在主卧,听到的声音最大,说明发出噪音的人就住主卧。一通分析下来,楼上老两口的“嫌疑”最大,这“咚哒咚哒”听起来很像老年人晨起的健身活动,外加老年人可能不那么关注手机,所以我在群里的“吐槽”他们没有看见。一切都合理了!想到这里,我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脉,身心无比舒畅。那么下一步,就是想想该怎样和老两口友好协商了。我和先生两个人都是“社恐”,之前在微信群发牢骚都是忍无可忍之举,此刻要登门拜访,更是艰难。我们准备了一筐时令的草莓,再挑上一个晴好的周末,相互打着气,敲了楼上邻居的门。好消息是沟通比想象中顺利,老夫妇善解人意,耐心地听完我们的诉求。但坏消息是,声音不是楼上发出的,原因简单粗暴,老两口腿脚不便,生活自理都很艰难,何来咚咚作响。我和先生灰溜溜回到家,而第二天早上,“咚哒咚哒”声还在继续。《都挺好》剧照
既然如此,我的怀疑对象只剩楼下的初中生了,我们打过一次照面,那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男孩。早上的“咚哒咚哒”响越听越像是小年轻在家打球练手。有了第一次拜访,第二次就容易得多了。我和先生如法炮制,联系了楼下邻居。然而又让我们失望了,楼下男孩刚升初三,学业繁重,新学期已经去住校了,而剩下的夫妻俩作息和我们差不多,没人那么早起床。我们只好再次在社交平台求助网友,果然又学到新的知识。声音可以沿固体传播,我们听到的噪音,可能不来自于楼上楼下,而是沿着墙体传播过来的,有的网友听到的噪音甚至是从斜向的其他楼层传出。这个发现让我们几近崩溃,早晨6点,要起来挨家挨户去找?何况噪音虽扰,但持续时间不长,只怕还没找到就结束了,那要白白浪费多少个早起的早晨啊?这么一来,寻找噪音源这件事也算是陷入了僵局。我对“咚哒咚哒”声的恐惧越来越严重,有时刚到6点,还没听到声音,我就醒了,在心里提前准备着,拿出耳塞纠结要不要戴上再睡。再就是,在心里谩骂一百句“不自觉”,然后半梦半醒地等天亮。这么等着等着,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这个“咚哒咚哒”声突然消失了。我又终于恢复了连贯的睡眠,春暖花开了。时间来到今年,又是秋冬的某一天早晨,“咚哒咚哒”声再次吵醒了我的好梦,我开始循环戴耳塞、生气、咒骂到逐渐暴躁的过程。长时间的睡眠不足,带来的是工作效率的坍塌,在办公室里,忍不住和贴心的同事大姐说起这奇怪的遭遇。是不是秋冬季节才响,天气暖和就不响了?是不是声音不大还有点闷闷的?是不是滴答滴答带着节奏像水滴下来?是不是你们卧室卫生间里有下水管道呀?一语点醒梦中人!原来困扰已久的声音并不是来自人为干扰,而是冬季夜晚气温低,水管周围凝结了霜,早晨有人使用了热水,管道温差使得水管周围凝霜化水滴落,滴答声顺着管道传到了卧室。所谓“不自觉”的邻居是我想象出来的,没有人在故意制造噪音,只是生活作息不同带来的“自然而然”的声音罢了。也不知道为什么,郁结的心情突然舒朗了。之后几天早晨,再次听到“咚哒咚哒”声时,我愤愤不平的情绪消失无踪了,声音确实不大,甚至还有点HiFi,如果把它当成一个白噪音,我很快又能回到睡眠。后来我就只是偶尔被吵醒了,再后来,也慢慢能忽略声音,一觉到天亮了。《小欢喜》剧照
回想这两个冬天,我因为这个声音困扰,影响了睡眠,甚至影响到工作状态。而此刻“轻舟已过万重山”,这变化仅仅是因为,我发现了噪音的来源不是人为的,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后来我看到一个心理学理论叫做“空船效应”,故事来自《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惀心之人不怒,有一人在其上,则乎张歙之,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于是三呼邪,则必以恶声随之。”大概意思是说,当我们驾船行驶,看到迎面摇摇晃晃过来一艘空船撞向我们,即便心情不好我们也不会感到生气,但如果我们看到对面船上有人,向他吆喝他却不理不睬,那就可能问候他全家了,这简直可以说是“演我本人”。在我生活中,这样的经历着实不少。有一次,我下单了一个跑腿给妈妈送东西,跑腿小哥错送到了隔壁楼栋,耽搁许久,妈妈和他理论,跑腿小哥支支吾吾一阵,就是不回应也没有表示歉意,之后转头就走了。妈妈觉得他态度恶劣,甚至想要投诉。结果过了一会儿,我手机上收到一条短信,语句不太通顺,但也能看明白,应该是跑腿小哥发过来的,解释说他是一个听障人士,不太会语言表达,但也对我们表示歉意。我把信息转发给妈妈,她本来正在火气上头,结果一看到信息,瞬间就从愤怒状态转变成了同情。尽管一切都没变,地方还是跑错了,事情还是耽搁了,但我们的坏情绪却没有了。这一切在老妈看来都变成了听障人士讨生活的不容易,她甚至开始反省,自己脾气还是太坏了,刚才对小哥态度太差了,给一个小红包聊表歉意吧。美国心理学家Albert Ellis提出过情绪ABC理论,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就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的事件。B是指个体对诱发事件的信念、看法、解释(Belief),它有合理和不合理之分。C代表结果(Consequence),即个体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一般我们会认为是A直接导致了C,比如被上司批评(A)后,就会很沮丧(C)。但这个理论告诉我们,实际上是B在中间起关键作用。如果我们把上司的批评认为是“上司是在帮助我成长,指出我的问题是重视我”(合理信念B),那我们可能就不会感到沮丧,也许还会心怀感激,更加努力工作。要是我们认为“上司就是在故意挑我的刺,看我不顺眼”(不合理信念B),就容易产生沮丧等负面情绪(C)。不管是生活还是在工作中,不管在同事关系还是亲密关系里,“经历了什么事情”并不能真正影响我们,而“如何看待这个经历”却实实在在决定了我们的心情,从而影响着让我们选择不同的行动反应。也难怪,前些年四川省成都市的老龄委对700多名百岁老人进行调查,发现其中89%是乐天派,美国研究人员也曾对700多名百岁老人进行了长达3年的跟踪研究,研究结论大差不差,影响长寿的最重要因素,不是饮食、不是运动,而是乐观。一想到这里,冬天早晨的“咚哒咚哒”声再也不刺耳了,我开玩笑地和老公说,你听,我们的邻居起得真早,而我们还能躲在暖暖的被窝里再睡2小时,真幸福啊! 排版:初初 / 审核:雅婷
本刊对投稿的真实性有严格要求,个人故事必须为本人亲身经历,真实可靠,保证作品中不存在任何虚构内容。对于文章内容,作者应提供相应证明材料(图片、视频均可),且愿意接受核实(如职场类话题中将被核实本人真实职业信息、行业、公司等)。稿件需能打动人心,或者具有现实意义,逻辑严密,文笔流畅,以第一人称叙事,字数不低于5000字。
征稿长期有效,投稿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将投稿与【作者投稿原创承诺书】一同上传至附件,并在邮件主题标注【标题+字数】。
详细征稿要求请点击👉【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长期征稿】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