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见小曰明
要消费升级,更要人生攻略升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苏州新闻  ·  正在公示!恭喜苏州这些高校! ·  17 小时前  
苏州新闻  ·  正在公示!恭喜苏州这些高校! ·  17 小时前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叮咚!新学期突袭,什么来了? ·  2 天前  
四川大学  ·  川大新学期,昂扬起航! ·  昨天  
四川大学  ·  川大新学期,昂扬起航! ·  昨天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成绩焦虑?学业迷茫?别担心!“向学”学业咨询 ... ·  3 天前  
浙江大学  ·  浙大做“邻居”,盐碱地结出甜草莓!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见小曰明

你要花多少力气,才能当上本地女子图鉴?

见小曰明  · 公众号  ·  · 2018-12-15 17:20

正文

第170篇原创

文|明玥

最近买了一些女作家的小说来看,都是有烟火气的人,常常让我半夜笑出声来。

跟男作家相比,多数女作家没有江湖梦,没有改变世界的大志向,她们想要的非常具体。

她们都愿意用文字记录生活,并不断探索什么才是最好的样子,怎么才能把日子过好。

这种探讨,常常具体到一草一木,一蔬一饭,一人一狗。


1

毛利:文艺女青年也有虚荣心

毛利是我学生时代买杂志就常常看到的作者,印象中的她十足文艺范儿,常在不同城市晃着,顺便把稿子写了,逍遥自在。

如今她和丈夫儿子住在上海郊区,远离闹市,公众号几乎保持了一天一更的频率,用一种燃烧生命的方式在写作。

她把丈夫称为“小陈”,小陈今年辞去工作开始当全职爸爸了,毛利给他开了23500块的月工资,据说他操持家庭剁起手来比女生还疯狂。

对于老公当全职煮夫这件事,看得出来毛利是满意的,她说自己终于可以安心忙碌,孩子时时刻刻有老爸陪伴,老公也找到了喜欢的工作。

还有比这更好的事吗?

本来以为毛利写的小说,也像她一样充满实用主义和文青气质,结果那本讲轻熟女的《我在30岁的第一年》看完,想说,好吧,原来大家都逃不过虚荣。

我喜欢她对亦舒那句“输赢不重要,最重要是姿态好看”的反驳:

你自己的感觉不重要,但是,赢很重要。中年就是个势利鬼横行的世界,除非你赢,不然做什么都可笑。

书里关于大上海职业女性的日常,有两段特别有意思。

有一幕是关于,女主的同事们如何发现了老总的出轨对象:

有个精明的女同事,发现了徐总的外遇对象,一个在行政处开着现代车的女人,忽然背了一只香奈儿上班。

现代社会看似疏离,其实人与人之间根本毫无秘密可言。

一个开现代车的女人,意味着她嫁了一个平凡的老公,或许可以趁出差的工夫,买个LV或者Gucci,但香奈儿有点过了。

虽然这年头A货包包横行,可一个资深女白领,对真货还是A货的鉴别,强过一场亲子鉴定。

什么?就一个香奈儿,就被发现出轨了?

刺激吧。

还有一段是女主在餐厅,发现刚分手的前男友跟另一个女人在约会,气得七窍生烟,恨不得立刻到街上抓一个更高更帅看上去更有钱的人,挽着他胳膊亮个像,好给自己挽尊。

结果跑到街上扫了几眼,悲哀地发现“ 大部分男人都穿着灰扑扑的大衣,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头发。他们大概认为打扮只属于不学无术的女人,何必耗费那个苦心?

最后只好找闺蜜江湖救急,让她派来手下的小鲜肉过来演新男友,小鲜肉还带来了闺蜜的Burberry大衣。

女主瞬间斗志昂扬,心里马上发了个誓:

下一个冬天来临前,务必去买一件贵大衣,果然两万多的衣服,披在身上一点儿也不觉得冷。对于一个时刻需要单打独斗的女人,没什么比战衣更值得投入了。

哈哈,女人嘛,一会儿被物欲所累,一会儿又被物质拯救。

突然理解了樊胜美为啥穷得吃泡面了,被老家催款的电话弄哭了,还是要穿着一身MAXMARA的大衣。

那不光是用来钓金龟婿的装备,那代表了她的心气儿啊。

有好装备在,就有“我值得好生活”的一口气始终吊着,才有力气迎接当头一棒。


2

黄佟佟:亲手重建自己的生活

坊间传闻,黄佟佟靠写作,赚了好几套房子,但她说是两套,其中有一套完全属于她自己,家人免进,那是她专门写作和招待朋友的去处。

有了这套“小公馆”的过程,被她专门写成了一本《我必须亲手重建我的生活》。

这本书让你相信,靠自己的双手赚到一个房子并亲手布置,可以让一个人真正重新成长一遍。

女人和他们的房子,具有某种极其微妙的联系,一旦女人拥有自己的房子,他就会变得无所畏惧。

而更有意思的是,仅仅就是在得到它的过程里,你也会收获无限的力量,因为在建设自己宫殿的艰难跋涉,你会慢慢变成了更有力量的人,你的眼光更敏锐,你的内心更坦荡。

书的序言里她说,我是个没有审美的70后,我的童年生活里,几乎没有一点关于美这件事的启蒙。

一切以实用主义为唯一导向,养了母鸡是生蛋的,公鸡是打鸣的,狗是护院子的,而猫必须抓老鼠。

小时候看到雨中颤抖的桃花,腹内绞动,问身边的大人那是什么,他们木着脸说:那是结桃子的,不要去碰,树上全是桃胶……

所以人生变好的标志就是,你开始要一些没用的东西。

她的朋友说, 如果到了一个人的家里,看到墙上一幅画也没有,柜子里一本书也没有,就会本能地觉得此人不可交。

我看了吓一跳,马上环顾我家,好吧,墙上的画是我自己学油画的时候亲手画的,写字台上方戳了很多我在各国旅行买的明信片,书倒是不少,虽然很多还没来得及看。

总算是勉强过关了,不算不可交之人,但还是任重而道远。

毕竟好艺术家的作品,除了价格昂贵,还需要极高的品味才能欣赏和获取。 日本的美学老师加藤惠美子有句名言,只购置美的东西,只要有此决心,东西就会减少。

黄佟佟说,把每一天过好的秘籍是, 在我的生活里,在我的家里,触目所及,都是我最喜欢的东西和喜欢的人,一看到他们就会让我心情很好,一看到他们就会让我觉得人间尚有希望。

爱自己的第一步,就是学会爱一切美的东西。

黄佟佟从湖南小城到了广州,从一个小地方普通女孩到出了几本书的作家,期间采访过许多人,去过许多地方,这一切让她终于可以亲手重建自己的生活。

有人问阿城,为什么要不停的去看好的东西?

阿城想了半天说, 为了见识,就是当你见惯了好东西,不好,甚至不太好的东西,自然就能一眼知道,装腔作势的东西绝对入不了你的法眼。

这话,对人对事对物,其实都能成立。

看多了粗制滥造的物品,并不能形成好品味;交多了渣男渣女,不见得更能分辨出好人。

真正的好人好物,是相处过才会清清楚楚知道那好处的。


3

亦舒:当亦舒女郎没有用,非要像她本人那么努力才行

作为活跃在上世纪80年代的香港女作家,师太到现在还在影响这一代女子图鉴。

神奇的是,她笔下三四十年前的香港,无论工作和物价水平,还是年轻女孩进入职场的热情,对高帅富争夺之激烈,读来都与今天内地许多大城市的现状相近。

多看几本她的作品,大概就能摸出亦舒女郎的面貌:

永远穿白衣,因为白色衣衫必须穿一次洗一次烫一次。看似最简单的样貌,其实最需要打起精神维护。

住着阳台有海景的小公寓,大大的玻璃瓶里摆大束白色香花,手腕上一只薄薄的金表,说话做事简洁利落。

想躲起来的时候,可以随时开着莲花跑车一个人沿着海岸线飞驰。

黄佟佟专门计算过,要过上这样的生活,至少年入百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