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时政连连看
专注于时政模块备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简单心理  ·  年轻人好像在谈一种很新的恋爱 ·  昨天  
生物学霸  ·  蒲慕明院士:物理学出身的神经科学家 ·  2 天前  
简单心理  ·  保持单身这件事,你是看不透还是看开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时政连连看

【常识刷题】12月10日行测常识

时政连连看  · 公众号  ·  · 2024-12-10 09:07

正文


公考★必胜

常识在于积累

12月10日



【行测常识】每日挑战10题

密封线

题项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分数

分值


_


_


_


_


1.下列说法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是()。

A.甲为博取关注,私自用朋友乙的照片制作了多条AI换脸的恶搞鬼畜视频发布到网上,侵犯了乙的肖像权

B.甲在某饭店用餐后趁着酒劲意图吃“霸王餐”,离去时被饭店老板发现,老板可以报警同时暂扣其财物

C.甲、乙同为野外攀岩爱好者,一次相约攀岩,攀岩过程中乙不慎跌落当场死亡,甲无需承担侵权责任

D.甲下班时好意让同事乙搭乘自己的便车,开车过程中不小心撞到大树造成乙受伤,甲应承担全部责任

点击下方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D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

A项正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第一款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题中,甲私自用乙的照片制作和发布AI换脸的恶搞鬼畜视频,已经侵犯了乙的肖像权。

B项正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情况紧迫且不能及时获得国家机关保护,不立即采取措施将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必要范围内采取扣留侵权人的财物等合理措施;但是,应当立即请求有关国家机关处理。”题中,甲用餐后未付款即欲离去,紧急情况下,饭店老板可以报警同时暂扣甲的财物。

C项正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条第一款规定:“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其他参加者对损害的发生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题中,乙作为攀岩爱好者应当知道该项运动的危险性,其跌落的结果是自身失误所致,甲对此不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不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D项错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七条规定:“非营运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无偿搭乘人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应当减轻其赔偿责任,但是机动车使用人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题中,甲开车不小心撞到大树致使车上的乙受伤,对乙受伤的损害应当赔偿,但甲是“好意让乙搭乘”,应当减轻其赔偿责任,而非承担全部责任。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2.业主万某将汽车临时停在小区标有禁止停车标志的地点,取车时发现车子被剐蹭。万某要求物业公司调取监控录像,但物业公司因监控设施故障无法告知相关情况,万某起诉物业公司请求赔偿损害,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万某的汽车是他人剐蹭的,物业公司不承担责任

B.万某违反了禁止停车规定,应自行承担所受损失

C.物业公司对监控未尽管理义务,应对万某承担相应责任

D.万某和物业公司对汽车被剐蹭都存在过错,应均等分担损失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

A、B、D三项错误,C项正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三条规定:“被侵权人对同一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承担补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题目中,万某作为被侵权人将汽车临时停在小区标有禁止停车标志的地点,万某存在过错,此时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而非免除侵权人的责任;同时物业公司因监控设施故障无法告知相关情况,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应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故正确答案为C。



3.某一家三口因使用不合规的热水器导致集体一氧化碳中毒死亡,其中,丈夫的父母健在,妻子亦有妹妹作为继承人,女儿无继承人,现难以确定女儿的死亡先后时间,根据《民法典》,应推定( )。

A.年长的丈夫先死亡

B.丈夫和妻子同时死亡

C.女儿先死亡

D.三人同时死亡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

A、B、D三项错误,C项正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相互有继承关系的数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难以确定死亡时间的,推定没有其他继承人的人先死亡。都有其他继承人,辈份不同的,推定长辈先死亡;辈份相同的,推定同时死亡,相互不发生继承。”由于丈夫和妻子都有继承人,只有女儿无其他继承人,因此应推定女儿先死亡。

故正确答案为C。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官法》,下列关于监察官回避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张某担任某设区的市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应当实行地域回避

B.王某和李某都是监察官,二人系夫妻关系,不能被派驻到同一高校

C.赵某一和赵某二系亲兄弟,可以同时担任某县监察委员会不同部门的监察官

D.黄某担任某设区的市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其子不得担任该市下辖的县监察委员会委员

正确答案:A

第一步,本题考查法律知识并选错误选项。

第二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官法》第23条规定,监察官担任县级、设区的市级监察委员会主任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实行地域回避。A项张某担任设区的市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并非主任,与法条表述不一致。A项表述错误,当选。

因此,选择A选项。



5.下列诗歌各表现了一个传统节日,按节日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②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③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④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A.④①③②

B.④①②③

C.①④③②

D.①④②③

正确答案:A

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知识。

第二步,①出自唐代孟郊的《古意》,在文中提到“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因此属于七夕节(七月初七)。

②出自唐代李白的《九月十日即事》: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文章中的“登高”和“菊花”可以看出,本诗写的是重阳节(九月初九)。

③出自唐代张九龄所作的《望月怀远》一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说的是中秋节(八月十五)作者对亲人的想念。

④出自唐代韩翃的《寒食》,因此写的是寒食节。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清明节前一二日。

故正确排序是④①③②。

因此,选择A选项。



6.下列关于自然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拉尼娜现象表现为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

B.龙卷风是一种强对流天气,主要出现在中纬度地区的春季和夏季

C.凌汛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

D.霾是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而导致能见度低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

正确答案:D

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国情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而不是悬浮的水汽。D项表述错误。

因此,选择D选项。



7.某商场举行抽奖活动,宣称特等奖为某品牌新能源汽车的一年使用权,并未附加其他条件。韩某中奖后兑奖时,商场却根据与汽车厂商的合同,要求韩某交纳10万元押金和汽车使用保险费。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商场的抽奖宣传是商业广告,没有法律约束力

B.商场实施了欺诈,韩某有权要求商场承担惩罚性赔偿

C.韩某有权获得汽车使用权,商场需支付押金和保险费

D.韩某有权直接起诉商场和汽车厂商,要求履行合同义务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

A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三条规定:“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债券募集办法、基金招募说明书、商业广告和宣传、寄送的价目表等为要约邀请。商业广告和宣传的内容符合要约条件的,构成要约。”由于商场的抽奖活动宣传已经明确到具体的奖品类型与使用期限,符合要约条件,该抽奖宣传的商业广告应视为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

B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商场的行为并不是以欺诈手段,并使消费者违背真实意思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C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条规定:“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符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时,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由于商场在抽奖活动前期宣传中对“中奖需支付押金及使用期间的保险费用”这一事项未进行明示,商场应秉持诚信原则,按照前期宣传的内容向中奖者兑付奖项,不能事后再增设条件。韩某无须支付押金和保险费。

D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五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合同具有相对性,韩某仅有权直接起诉商场,要求其履行合同义务。

故正确答案为C。



8.关于我国境内现存珍稀动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亚洲象是典型的群居动物,主要分布在云南

B.大熊猫的受威胁等级已由“濒危”降为“易危”

C.朱鹮被誉为“东方宝石”,其繁殖期在冬季

D.藏羚羊的主要栖息地位于青藏高原的羌塘草原

正确答案:C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