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龙酸酸 (有酸姐在,必须开心)
今天,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各位玩转科技金融圈子的大佬们已悉数抵达会场。今年将围绕人工智能、5G、网络安全等热点设置19场分论坛。其实论坛上讲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大佬们的饭局都有谁。去年的饭局马云遭排挤,今年的饭局不知道东哥还会不会参与。
说到人工智能啊、5G啊什么的这些技术问题,酸姐表示一脸懵逼。但看见马云,酸姐自然想到了一年不如一年的余额宝。真想一把拽住他问问:你怎么看?
今天,酸姐就跟大家聊聊余额宝吧。
“再见,余额宝!”从2013年至今,酸姐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能看见这样的文章。从余额宝出世到现在,大家一路唱衰,走到今天,5岁的余额宝严重瘦身,仿佛真的命不久矣。
根据天弘基金最近公布的2018年三季报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余额宝规模缩水至13239亿元,比二季度末的14540亿元减少了1301亿元,减幅高达8.95%。
这是继上个季度规模缩水2352亿元之后,余额宝再次出现大失血的状况。
如果按照这样的幅度减少下去的话,余额宝的存量资金大概10个季度后将会流失完,届时余额宝也将在2021年走向灭亡。
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
马云曾经在2008年
第七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放出豪言壮语:
“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
,底下的观众听完后都觉得是一场笑话。
2013年6月,蚂蚁金服旗下的余额宝业务横空出世。
短短18天就实现了从零到66亿的飞跃,3个月后突破了500亿元,当年年底规模增长到了1853亿
,让所有银行膛目结舌、胆战心惊!
当时的人们首次接触互联网金融,而且有马云这么强有力的后台做后盾,一时之间余额宝盛况空前,连酸姐周围的婆婆妈妈们都开始把钱投入余额宝了。7日年化收益率一度接近7%。什么概念?假如投入20万元,酸姐来给你算一算。
200000*7%/365=38.35元
每日收益高达38元,对普通上班族来说,起码午餐可以解决掉了。对普通家庭来说,餐桌上也能加几个鸡腿了。多么喜大普奔的消息啊,比银行存款利息都要高,而且随存随取、无门槛还不要手续费。这种碎片化理财一时风头无两,成为一种潮流和风尚。
2014年1月2日,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达到最高水平:6.7630%,创造了收益“神话”。6.7630%的年化收益到底有多高呢?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公布的现行活期存款利率0.35%,也就是说,余额宝巅峰时期的收益率一度接近活期存款的20倍。
截至目前,余额宝系基金总规模占到货币基金总量的20%,即使规模缩水,也有13000多亿,相当于13亿中国人每人都在余额宝存了1000元。多么惊人的数字!
除了余额宝,其他众多宝宝们也犹如雨后春笋般肆虐生长,这些“宝”们改变了人们对碎片化理财的看法。
银行改变了,余额宝却要死了
如今,曾经不可一世的、冉冉升起的巨星余额宝却要陨落了!
近两年来央行不断对余额宝下手,具体看来如下:
•
个人持有额度上限从100万元下调到10万元;
•
单日快速赎回额度不能超过1万;
•
基金份额不能用于支付;
•
新出的货基今后以市值法计算收益......
很明显,货币基金被监管部门盯上了。而这些条条框框的打击,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余额宝的收益会“坐滑梯”了。
在经历了多次变形之后,随着限制的不断增加,再加上收益率的不断下滑,
余额宝已经从一个强大的理财工具慢慢沦为可有可无的“零钱罐”。
另一方面,各大银行也推出了各种版本的”宝“来和余额宝抗衡,余额宝随时龙头地位,但这样下去也岌岌可危了。
对于银行的各种打击手段,余额宝也开启了反击模式。今年5月,余额宝宣布开放,之后陆续接入了12支新基金。一方面大幅缓解了天弘基金的规模压力,另一方面也一举打开了规模的“天花板”,不再限购:
老百姓
再也不用去抢余额宝的份额了。但这并不能挽回节节后退的余额宝收益,最近收益已跌至3%以下。
曾作为国民理财神器的货币基金,为何遭受规模与收益双杀?
余额宝为何注定成为悲剧?
酸姐为什么这么说?且听酸姐娓娓道来。
首先,余额宝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起来,主要是因为利率双轨制下,市场利率和基准利率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息差。
目前我国存在两个利率,一个是央行制定的存贷款基准利率,
也就是每次央行说”降准“的那个”准“。各家银行只能在央行给出的基准利率水平上,小范围做出一定的调整,而银行储蓄的利率就是根据这个基准利率来制定的。
另一个是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
这也是一个经常会在财经板块看见的专有名词。它代表国内商业银行之间资金拆借的利率水平,其价格是根据各家银行的报价加权平均而来的,是市场化的利率。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利息之所以能够比银行储蓄存款高出十几倍,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余额宝拿着大家的钱以银行协议存款的形式借给银行,而利息却是参考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来计算的。这比起老百姓去银行储蓄,享受的央行存款基准利率要高出许多倍来。所以说,余额宝等货币基金能够存在的基础,是因为利率双轨制的存在。
从长远来看,利率市场化才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央行行长易纲在今年初的博鳌论坛上也曾经表示,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的双轨制将逐渐融合,而且业内也传出了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限要放开的消息。如果这一切成真的话,那么中国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也将走上市场化的道路,届时把钱存放在银行里跟把钱存放在余额宝里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余额宝的优势之处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
今年7月初,央妈通过定向降准放水了约7000亿元,还通过一些公开市场操作放水,这让市场的流动性压力得到了巨大的缓解。
银行不缺钱,余额宝就会越来越难过。
其次,《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从去年10月1日就已经施行 。基金公司所能管理的货币基金规模受限于该公司风险准备金账户的余额,不超过200倍。
也就是说,一个规模1000亿的货币基金,需要提取5亿的风险准备金。
这一招,直接大大削弱了货币基金产品利润,限制了其规模的扩张。
一来限制规模,二来银行资金充裕,第三点未来基准利率和商业利率双轨制融合,利差减小。余额宝的悲剧似乎已成定局。
美国“余额宝”的兴衰带给我们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