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孟岩
有关读书、创业、投资以及其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机智猫  ·  春季手机市场格局或将出现逆转 ·  7 小时前  
机智猫  ·  春季手机市场格局或将出现逆转 ·  7 小时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中国新闻网@你!全职记者岗位! ·  昨天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简历提升】挖掘亮点:提升眼界思路,优化简历! ·  昨天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爱奇艺:资深达人运营(剧情/搞笑方向) ·  2 天前  
51HR派  ·  DeepSeek高薪招聘,揭露了AI行业人才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孟岩

永远是什么?且谈「保证续保」

孟岩  · 公众号  ·  · 2019-07-14 21:45

正文

你曾经对我说

你永远爱着我

爱情这东西我明白

但永远是什么

--《恋曲1980》 by 罗大佑


医疗险(大多)是一年一续的。 买完之后呢,用户很自然会有个疑问,「当我老了,头发白了,这医疗险还能再续么?

续保这东西我明白,但永远是什么。

简单的答案是: 只要保 险公司不停售这款产品,我们就能续保下去 。(针对主流的百万医疗险,比如:平安e生保、尊享e生、好医保·长期医疗等。)

但接着就有另一个的问题:万一停售了该怎么办?市面上有没有「保证续保」的医疗险呢?

这个问题本来是蛮简单的。

可「保证续保」这四个字,在内地保险行业是个专有名词,和大家的直觉不太一样,反而造成了些混淆。

所以今天就来好好解释下。


保证续保的定义


2018年6月份,那是百万医疗险火得发烫,新产品层出不穷的时候。 不少产品都宣称「可以连续投保到100岁」。

为了防止消费者被误导,错以为买个医疗险就能保一辈子。银保监会发文警示风险:严禁以「保证续保」噱头销售短期健康险。

里面指出: 「保证续保」条款是,在前一保险期间届满后,投保人提出续保申请,保险公司必须按照约定费率和原条款继续承保的合同约定。 对于非保证续保的产品,保险公司可能会出现 停售、调整费率或推出替代的新产品 等情况,届时保险消费者将会面临不能续保的风险。

按照这个定义,「保证续保」的医疗险,即使停售了也要能续;而且不能修改费率表。

这样的规定,使得市面上基本上就不会有「保证续保」的医疗险了。

为什么呢?我们先来看下平安e生保plus的费率表(计划三、有社保):

可以看出,这个费率表是按照现在的物价制定的。

假设几十年后,物价翻了4倍,那么这个费率也要翻4倍才比较合适(相应的,保额也应该从100万变成400万)。

如果要制定一个未来几十年都不修改的费率表,这就意味着保险公司要能预估未来几十年的医疗通胀,这本身就是不可能的。

但其实,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费率保证不变也不是那么重要。我们关心的是,只要自己提出续保申请后,保险公司能无条件地让自己续下去就行。保费即使有变化,只要是在合理范围内,也可以接受。

目前主流的几款百万医疗险,都承诺「不因被保人健康状况变化或者历史理赔而拒绝续保或单独调整续保保费」,但是「停售后不能续保」。 我们管这个叫「承诺续保」

所以,综合起来是这样的:

由于用户对「保证续保」的需求非常强烈,所以有些公司出了六年保证续保的产品(比如平安e生保,好医保·长期医疗),就是六年内费率表不变,中间停售也能续保。但是六年之后,如果产品停售了,还是没办法。


香港的保证续保


有些用户可能会问,但是香港不是有「保证续保」的医疗险么?

这个误会其实是内地和香港对于这个词的定义不同造成。

虽然香港的医疗险号称「保证 续保」,它实际做到的是:1)保证能续; 2)每年都可以调价。

关于停售,有些产品书写的是「若我们依然提供本保险计划」这句话,意味着也有可能不再提供。即使有些产品没有写这句话,也可以通过每年大幅加价,使得产品事实上进入「停售」。

按照内地银保监会的定义,香港的医疗险也不是「保证续保」,而更像是表格中的「承诺续保」 。和内地的医疗险,没有本质的不同。

当然,有些香港保险公司做医疗险 比较早 ,相关风控也做的比较好,经营一直比较稳定。而内地的百万医疗险,火起来也就5年左右,没有太长的运营历史。这点是香港方面的优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