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博客COVER
深度人物故事,多面行业观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康石石  ·  “大龄”留学告诉你:真的香! ·  6 天前  
康石石  ·  代尔夫特,我建议大家工作两年再来! ·  6 天前  
南风窗  ·  陈奕迅泰国演唱会宣布取消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博客COVER

高校人才培养,为音乐剧搭建起专业护城河

博客COVER  · 公众号  · 艺术 音乐  · 2025-01-05 12:10

正文

■ 高校音乐剧专业培养体系,不仅为音乐剧市场输送了大量人才,亦走在艺术探索、优秀作品创作与促进行业发展的前沿。

作者 魏侨

编辑 丁宇

图片 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供图

11月26日,在2024北京·天桥音乐剧年度盛典上,中央戏剧学院师生创作的音乐剧《钢的琴》获得了“年度学院音乐剧”的荣誉。这部作品首演于2012年,同年,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系正式成立。2024年,《钢的琴》再次作为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系的毕业大戏上演,而这12年间中央戏剧学院也为音乐剧行业输送了无数的优秀人才,见证了行业的兴起与发展。

盛典推优设置“年度学院音乐剧”这一部分,也昭示了高校教育与行业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在方兴未艾的音乐剧行业,专业教师大多是一线创作者。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系主任戴劲松,长期耕耘于音乐剧领域,已创作了38部音乐剧;北京舞蹈学院院长许锐,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建树,还凭借音乐剧《亦梦亦真》获得本届盛典年度最佳编剧的荣誉。

中国音乐剧的专业教育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大众和市场对于音乐剧还没有认知的时候,高校就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沿。天桥艺术中心在盛典上推出“音乐剧表演人才库”,发布首批138位入库的音乐剧表演人才,专业院校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盛典期间,《博客天下》作者分别对话戴劲松和许锐,共同回顾了音乐剧专业的发展历程。他们都是在20世纪90年代就进入专业院校担任教学工作,伴随着音乐剧专业在各自学校从表演班到建系,一路走向成熟。这一次,他们分享了当下高校对于音乐剧专业学生的筛选与培养,深入解析了当下高校与音乐剧市场、创作、发展的关系。

中央戏剧学院的音乐剧教学始于1991年,后成立表演系音乐剧班。1996年,刚刚从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的戴劲松,加入中央戏剧学院成为音乐剧班的老师。在此之前,他与音乐剧之间的关联,是一卷已经被听得掉粉的《悲惨世界》的磁带。正是凭借对这部经典音乐剧的熟悉,带着某种偶然性和必然的宿命感,他通过了工作的面试。

也是在1995年,北京舞蹈学院“社会舞蹈教育系”设立音乐剧表演四年制本科专业,这是中国第一个开办音乐剧本科教育的艺术院校,从此开始了音乐剧教育在中国高校的探索。

作为刚刚开设的新兴专业,音乐剧系缺少专业的老师,更遑论完善的教学体系,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摸索中蹒跚前进着。

■ 音乐剧《亦梦亦真》剧组

戴劲松回忆:“那时候,声乐课上可能是不同风格的唱法切换,舞蹈课上也常有不同类型的指导。这种多样性有时让学生感到迷茫,因为那时许多老师对音乐剧本身的了解也有限。”

这段记忆仿佛拼凑起了一幅图景—那个年代,音乐剧教育还在摸索中前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零散与局限,既是环境使然,也映衬出那一代人勇于开拓的精神与追求的艰难。

音乐剧是综合性极强的艺术门类,结合了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不仅对音乐剧演员的唱、跳、演能力水平有着极高的要求,更有独特的表达体系。戴劲松说:“在音乐剧里,唱是演绎情感的工具,演是打开情感的钥匙,二者一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所以,“要培养具备优秀综合能力的音乐剧演员,就必须建立起与之匹配的综合能力教育体系。音乐剧专业的教师,不仅需要对音乐剧有清晰而相对统一的认识,还必须秉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原则。这不仅是对学生负责,更是对音乐剧艺术发展的应有态度。”戴劲松总结道,教育的根本在于专业性与系统性,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塑造出适应舞台需求的全能型人才。

■ 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系主任 戴劲松

早年间,中国高校的音乐剧教学都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是学习国外经验、探索中国音乐剧培养模式的阶段。2002年,北京舞蹈学院在前期音乐剧教学的基础上正式成立音乐剧系,同年创建北京舞蹈学院中国音乐剧研究中心。2012年10月,中央戏剧学院的音乐剧表演专业从表演系分离,成立音乐剧系,开始了独立的专业教学。

戴劲松介绍,中戏购买了10部百老汇音乐剧的教学版权,请美国的导演、音乐总监等原班人马来给学生排戏,中戏音乐剧系的老师就坐在旁边观摩学习。在学习更先进的表演、演唱、舞蹈技巧之外,也在探索音乐剧的原创性和本土化。2010年成为音乐剧教学的一个分水岭。这一年,中央戏剧学院将原创作品正式纳入教学体系,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片段式的训练,而是能够通过完整剧目的排演,深入理解音乐剧创作的整体逻辑与舞台表达。

许锐认为:“过去我们对于音乐剧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表演领域,但实际上,音乐剧在创作方面的教学仍然是缺失的。”而原创性和本土化的音乐剧作品,对创作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经过三十余年漫长的发展与积累,当下的音乐剧行业正处在上升期,不仅迫切需要更多表演专业的人才,也产生了更深层次的人才需求。站在行业长远发展的角度,许锐对于建立完整的音乐剧教学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在我们这些创作者很多都不是音乐剧自身的专业体系培养出来的,很多人是因为从事音乐剧创作相关工作,自己做了很多探索和积累。”许锐表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音乐剧的未来要取得更大发展,创作需要跟上。要更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甚至能够走向世界的中国原创音乐剧作品出现,确实需要培养更多专业的音乐剧创作人才,同时把我们这些年创作上的积累和成果转化到教学中去,才能形成更体系化的音乐剧专业教育。”

在戴劲松看来,面对如今风起云涌的音乐剧行业,高校不仅要培养出有技能、有温度的音乐剧艺术家,也要帮助他们在未来的舞台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主题为《提升与共促—音乐剧人才培养与美育》的盛典分论坛中,戴劲松谈起过去的三十余年,不禁回忆起一段“有些尴尬”的往事。曾经,大众对音乐剧的认知有限,甚至不少人并不认为音乐剧是一个独立的专业。在招生季,音乐剧常常成为艺考生们的“保底”选择。

“现在说起来有点好笑,”他笑着说,“当时考生的报名量还挺大,每年两千人左右,但他们的背景五花八门,什么专业的都有。很多考生是其他专业落榜了才转来考音乐剧专业,可以说,那时候音乐剧专业的生源就是很多专业的‘漏网之鱼’。”这段回忆虽然带着些许无奈,却也从侧面印证了音乐剧专业一路走来的不易与发展至今的巨大成就。

然而,音乐剧对演员综合素质的要求极高,唱、跳、演样样都得精通。经过四年的专业学习,学生的能力确实得到了显著提升,但现实却显得格外残酷。“那时候,音乐剧专业的演员毕业后很难靠这门技艺养活自己,因为市场上几乎没有音乐剧的演出机会。他们不得不转行去影视行业。”戴劲松坦言,这种无奈的转型曾让他深感遗憾。

■ 北京舞蹈学院院长许锐

不过,当看到一些学生凭借扎实的综合素养在影视行业崭露头角,甚至成为一线演员时,他又感到一丝欣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对音乐剧专业的一种认可。我们的培养模式,不仅让他们适应了音乐剧的舞台,也赋予了他们在更广阔的艺术领域中发光发热的能力。”

“艺术都是相通的,我觉得这也是一种良性的循环。”对于音乐剧专业的演员曾经因为音乐剧市场不够大而选择“出逃”,许锐也保持着开放和积极的态度,“艺术上有些IP也都是在不同的文化样式当中转化的,有一些是变成歌剧,有一些是变成舞剧,有一些变成电影,它们本身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不过,这几年的情况在逐渐好转。戴劲松发现,“慢慢大家就开始愿意做音乐剧了,学生毕业能养活自己了,现在还能养活得比较好,所以从业者就越来越多”。

在戴劲松的印象中,市场剧烈变化的标志是2018年综艺节目《声入人心》的意外爆红,“真的是大众传媒的功劳,《声入人心》让好多人知道了音乐剧,很多观众才发现原来自己喜欢的好多歌都是音乐剧里面的。”

突然降临的流量在彼时给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也为音乐剧在后来的迅猛发展奠定了基础。参加节目之前,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专业的阿云嘎,已经是中国著名音乐剧演员,但节目的热播让他更为出圈,也让他能在音乐剧领域更好地发光发热。

■ 2024北京·天桥音乐剧年度盛典首席音乐剧推广大使 阿云嘎

如今,阿云嘎是北京歌舞剧院音乐剧团团长,既是演员也是制作人,他是2023北京·天桥音乐剧年度盛典优秀男演员,也是2024北京·天桥音乐剧年度盛典首席音乐剧推广大使。

而音乐剧专业的生源质量每一年都在提高,已经几乎没有抱着凑热闹、撞大运心态而来的考生。面对综合能力更强的音乐剧专业考生,学校也有了更大的筛选空间,得以选拔出更优秀的音乐剧演员。戴劲松介绍,过去十年间,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系的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2%以上。这一亮眼的数字,不仅展现了学院在音乐剧人才培养方面的持续努力和卓越成果,也反映了行业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旺盛需求。

如今,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如愿以偿地走上音乐剧舞台,用他们的才华和热情为中国音乐剧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许锐看来,行业发展中巨大的人才缺口,需要专业院校培养更多的音乐剧人才,也亟待建立起更完善的行业培养体系。“现在也有很多人从别的领域跨界到音乐剧来,这是行业发展的好现象,但音乐剧对于演员的整体要求还是很高的,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其他领域人才的加入。比如一些歌手唱功非常好,但在表演和舞蹈上不一定那么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时候建立真正的音乐剧标准的演员培养体系就很重要。”

在“跨界”之外,更让人感到振奋和欣慰的是专业人才的“回归”。比如,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音乐剧班99级的靳东,在影视行业深耕20余年之后,以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中国音乐剧协会副主席的身份,在2024北京·天桥音乐剧盛典论坛上致辞,讲述国有院团用音乐剧讲述中国故事的新路径;2014年以专业第一考入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系的张新成,在影视行业声名鹊起之后,如今回到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重新成为一名音乐剧演员。

“这些演员本身专业上就是极好的,现在带着影视领域获得的资源和经验,又回到音乐剧了,你说这不是特别好的事吗?”戴劲松笑着说。

随着2024北京·天桥音乐剧年度盛典的顺利举办,“音乐剧表演人才库”首批百位表演人才入围名单也随之公布。其中大部分的年轻演员来自近40所国内表演类院校。

在当下,专业院校对于演员的培养,几乎奠定了整个行业的基石。专业教育在行业发展中展现出更积极的推动作用,专业院校们在学生的考核与筛选上也更加谨慎、严苛和全面。不同院校根据其擅长的不同领域,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中央戏剧学院的面试以其严格和细致著称,每位考生的专业面试时间长达20分钟至23分钟。这不仅包括对“声台形表”等基础综合能力的考核,还特别注重与考生的深度交流。比如,当聊到喜欢的书籍时,考官会进一步探讨考生对书中内容的理解。“这其实是对学生文化能力的一种考察,”戴劲松解释道,“因为文化能力强的学生往往对剧本有更深入的解读。”他进一步指出,中央戏剧学院在演员一、二年级的教学中,排演的片段多取材于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如果学生对中国文学作品中情感的理解不够深入,他们的表演就会显得空洞而苍白。”

北京舞蹈学院培养的音乐剧演员,毫无疑问在形体和舞蹈上是特色和长项。许锐说,在保证尊重音乐剧本身艺术规律的基础上,“北舞出来的演员,在不削弱唱和演两项能力的基础上,在形体舞蹈这方面要做得更好”。他希望从北舞走出来的音乐剧演员在表演上有更广阔的可能性,“剧和演员是互相托举的关系,所谓的戏托人、人托戏。一个好的戏,由不一样的演员来演,呈现出来的质量和效果也有很大的不同。”

如今高校教育逐渐走上正轨,持续不断提供综合能力过硬、各有所长的年轻演员,此时市场的对接和反馈就显得更加重要。在戴劲松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音乐剧演员一毕业就“扔到社会上全散了”,这是因为高校和市场之间没有很好地接轨,“我们花了很长的时间培养出了优秀的演员,把他们突然搁到市场上的时候,发现没有对接的单位。”

近几年,高校一直致力于校企合作,定期请用人单位来校园里观看学生的演出和汇报,同时与用人单位深入交流当下市场上缺少的人才。“这样慢慢打通高校培养和市场需求之间的通道,能把最好的演员搁到最合适的位置。”戴劲松说。

在2024北京·天桥音乐剧盛典论坛上,靳东提到,去年中国煤矿文工团就与中央戏剧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也会跟中央戏剧学院一起共同孵化、制作,在创作上一起探索、教学,未来也会将作品拿到市场上演出。”

许锐提到,北京舞蹈学院会定期请国内的知名导演以及国外的专家来到学校,与学生一起排一些原创小剧目。“院校的创作可能会有一种孵化的感觉在里边,不一定都按照市场上的大项目来运作,艺术的创新和探索上会有更大的空间。”在他看来,无论剧目大小,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接触更丰富的艺术实践,就是人才培养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专业院校也是创作的一个优良实验基地,给中文原创音乐剧提供了创作的土壤。在当下,中国音乐剧行业既需要具有持续经济效益的重点剧目,更需要经过长期的锤炼与打磨、流传足够广的作品,这方面,高校依然是艺术探索与发展的前沿。正如戴劲松所说:“教育是培土,市场是土壤,艺术则是阳光和水源,这种双向滋养下,我们期待中文原创音乐剧在更大的舞台上生根发芽,成为时代不可忽视的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