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知识的价值在于分享”,一直是康石石个人信奉的一句话,也是指引康石石个人实践的一句话。特此为中国艺术留学生开放周三“艺术升学知识共享”栏目,每周三将邀请一位艺术&设计领域业内人士或学生进行个人分享,集合大家的艺术设计认知与艺术留学经验,为艺术留学生&预备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信息交流机会。
分享你的艺术留学体验,请联系文末二维码
本期分享人:小飞🐟来咯
H·ART 22届学员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战略产品设计 MSc 在读
我本人是大学毕业就升学上来了,包括身边不少荷兰的同学也有类似操作,因为对他们来说本校直接升学的话就不需要在申请材料上大下功夫了,但班里也有另外一批同学,他们或有1-2年的工作经验,或工作时间更长。
能明显感觉到后面的这批同学,他们对于课程的设置体会更深,对于授课内容也更满意些,具体怎么说,听完我的分享大家或许就明白了。
01
战略产品设计,或许称为战略设计更适合
我们专业全称是Strategic Product Design,按照老师透露的口风,后续可能会改名为Strategic Design,虽说后面对于课程大纲也会有不小的改动,但目前我们的课程内容也有往那个方向靠的意思,也就是轻产品,重商业、战略、管理这些内容。
包括在上学期的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财务、品牌管理、商业化的知识,主要培养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如何考虑产品定位,甚至公司未来的发展去做产出,更多的是商业逻辑上的学习。
参观荷兰设计周
举个例子,我们这学期有门课叫Brand and Commercialization,由三个阶段组成:
第一阶段,通过阅读文献/书籍资料,对许多品牌案例有基本的认知(代尔夫特真的很重视理论,这门课下来我每周要读7、80页的资料,加上其他课程零零散散的安排,平均每周有150页的阅读量,给想来的小伙伴先打个预防针),然后每周上去做汇报;
第二阶段,老师指定一个case,你去对它做全面且具体的分析;
第三阶段,自己动手,比如做30秒的广告,在作品中表达出自己对品牌定位以及目标市场的阐释。
参观荷兰设计周×2
一套下来,可能会有些人觉得比起设计专业,它更应该归类到商业学位下面去,但代尔夫特并不是这么认为的,它对design的定义会更倾向于一个过程性的东西,或者是一个方案。
比如你要做一个产品,并不是提笔就开始设计,而是需要在各个维度上进行一个规划,规划的过程就需要用到商业上的知识了。
首先是分析品牌,你做的是一个新的产品/还是说产品与其他竞品没有差异化,要做升级,奠定基础后又要思考,你想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产品生产出来了,对公司产品线和定位又有什么影响,每一步作为一个板块是如何执行的等等都要考虑到(有产品经理那味了)。
参观鹿特丹Object
我本人是认同代尔夫特理工这种分法,这些知识也会让设计师更有竞争力,更容易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沟通,但我目前比较疑虑的地方在于,如果所有的相关环节都被视为设计的一部分,可能设计师的专业能力具体是什么反而变得模糊了。
不过班里那些有好几年工作经验的同学,就少有这些纠结。
或许在一部分设计知识课程如访谈技巧课他们会觉得较为浅显,因为在工作中他们对于产品设计技巧上的东西已经学得七七八八了, 但这些商业化的内容、运营与管理层次上的东西,对他们来说更惊喜也更符合他们职业规划的下一步如往management上发展,他们超爱。
某办公室门口的“鹦鹉”
02
学会“吹牛皮”也是代尔夫特的重要功课
前面介绍的主要是学校安排的必修课,没太多选择空间,但除了这些课程,还有那么一些workshop、lab、选修、讲座、实习资源等,是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或争取的。
到了第一学年的下半学期,学校有medisign specialization(大家给负责人发邮件就随时可以加入),它的作用是说明你整个硕士过程中有针对某个方向进行学习,并提供一些支持去帮你进行相关方面的学习。PS:medisign其实是medical+design,指healthcare。
毕业时满足它的条件:一个超过9学分的课做相关内容+2门相关选修课+毕业设计做相关内容,便可获specialization认证。
加入其中后我选了健康方向,它涵盖的范围除了医疗上的设计,还有预防、生活方式、临终关怀都在其中,学校中也有非常多的实验室在做相关研究,之前我做项目时就了解到学校有实验室在进行ICU病房报警声音的设计,可选空间很大。
但是代尔夫特理工有资源,和你能拿到资源,这是两件事。
haptic design workshop
无论是实验室的老师开讲座介绍他们的项目,还是说外面有企业进来做宣讲,听的时候觉得好像很了解,但实际上非常多的细节和机会,你不去给他发邮件沟通,去和他们聊天,是不知道的。
比如参加一些公司举办的workshop课程,我们最后会到他们公司里头去汇报,散会时公司会提供一些酒水、食物,这时老师也好、企业负责人也好、学生也好,都聚在里面,怎么去social,让对方记住你,对你感兴趣并留下个邮箱,就是门技术活了。
许多事情也很暧昧,比如刚见面时候你问有没有实习机会,或者缺人手的项目,对方可能会说:“我们暂时没有这个需求/没有这个机会”,但你多聊几下,熟起来了可能回复就变成:“咱也不是不能有这个需求/机会”。
我作为一个i到平时娱乐活动是在宿舍里头织毛线的i人,当真没想到会来到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学习,甚至很长时间里,我都感觉不断给不熟悉的人发邮件像在“发骚扰邮件”,有些太冒犯了。但来这历练一番,虽然我还不能做到自如social去争取机会,却也进步了许多,因为代尔夫特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氛围都很好!!!上学期我们有个课业需要找相关业务的公司做采访,当时是网上搜了家合适的公司后就给人发邮件了,信中介绍道“我是来自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xxx,我们在做什么项目(这也是一个狂吹牛皮的过程),不知能不能采访一下你们xxx”,结果对方真接受了。记得当天是采访了他一整个小时,采访结束后他还意犹未尽地带我们去观看公司设备组装的地方,看他们的业务是怎么运作的,虽然不可能说把财务相关这么细节的东西告诉你,但你想知道的行业相关内容,他都知无不言。
我当时就很震撼,毕竟我们这个课程作业,对他们公司并不会有什么帮助,说白了从他们这里搜集资料就是一场单方面的索取,却受到了这样的对待。调研结束时我内心狂刷:怎么会有这样的人,不仅做慈善,甚至心甘情愿地送上更多资源怕我们薅的不满意!所以在新学期,我还报名了代尔夫特这个城市开的芭蕾舞课,班里的同学各年龄段都有,放以前我可能会紧张,但现在会觉得多和人交流其实挺好的,并且这里的人也很乐于去和你沟通,试试就试试,没啥大不了。代尔夫特理工会和一些学生公寓平台合作,提供租房帮助上的服务,如果早早交了学费,虽然这个帮助不是免费的,但可以帮你找到不少便宜又不错的房子,交得晚留下的都是别人挑剩的。我现在就因为交的比较晚,最后可选房型不多,租了个800-900+欧/月的房子,独立卫浴但厨房和别人共用,今年过年还因为有人招呼了一大群朋友来煮火锅,乌泱泱一群男生挤满了厨房,看着他们连肉切片机都准备好,我就知道完蛋了,这个厨房今晚是轮不到我,导致大过年在外“流浪”寻找厨房。后来还是跑去其他朋友那的公共厨房包了顿饺子,某种程度上也是从一个人过年变成了一群人过年,因祸得福吧,其中还有不少H·ART的同学也在,大家一起过年,一起吃瓜,还怪温暖的。
另外在代尔夫特,如果你超过23岁,租的是一个人住的studio,申请房补会更容易些(18-23岁会比较麻烦),有一些经济上的补助,所以工作几年后的同学来这边,不仅对课程内容适应得更好、social更有经验,年龄上也是有优势的。
PS:重点提醒,电脑最好是买个新的/耐造的带过来,我朋友电脑坏了,检查带着维修就得1000欧(这边人力成本巨贵),咱就是说有这个钱还不如买台新的,但如果电脑坏的时候作业资料存里头,只能大出血了。而除了硬性条件外,代尔夫特这个地方天黑的很早,基本四点半就开始日落,很多商店六点也会陆陆续续关门,饭店晚一些,但基本吃完饭出来街上就空了,没啥娱乐活动,也难怪这里的人那么喜欢social,找个小酒馆、小咖啡厅聊一晚上估计就是当地人的放松方式了。
总之,关于这趟留学之旅,我个人感觉还是OK的,虽然课程内容和我预期不符,但下学年我们可以选择实习或者是选修产品设计/工业设计等相关的课程,某种程度上也是可以曲线救国的。当然因为下学年课程选择空间大,本学期学校还开了门课叫strategic value of design,去教我们认知自我,认识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然后判断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这门课的重点并不是说你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样的设计师了,就沿着这条线直走下去,而是帮助你有意识的去思考未来想做的事情,再去做决定。这类课程就很有代尔夫特理工的特色,也就是:比起结果更注重过程,比起产出一个设计成品更注重你是如何构思、如何定位的产品。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喜欢这里的学习氛围,也喜欢这种思考的态度。如果你还有更多艺术留学,或者考研、保研、申博、艺术留学、作品集创作相关问题,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康石石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