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暴哥
来源 | 暴财经(ID:icaijing123)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节后以来的前两个交易日,人民币的走势异常火爆,可以说已经成为这两天的最强货币!
截止暴哥撰文时,在岸人民币两日大涨0.85%,离岸人民币更是两天大涨近1%!
说人民币这两天是最强货币可能有朋友不信,我们把各主要货币的走势图拿出来做一个对比就会发现暴哥所言非虚。
所有货币的基准——美元,这两天走势其实比较平稳,轻微下跌0.3%左右。
欧元兑美元则涨了0.3%,传统避险货币日元几乎纹丝未动,澳元涨了0.2%……
和人民币涨幅最为接近的是英镑,两天一共上涨了0.7%左右。
通过上述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人民币确实是走出了独立行情,两天以来连续暴涨,演绎了一出最强货币的好戏!
那么问题来了,人民币怎么就又突然爆发了呢?
从外部环境来说,尽管出现了土耳其和美国的外交争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在闹独立,日本大选扑朔迷离,但这些事端兑美元走软来说其实意思不大。而美国内部,特朗普的税改、医改相较于几个月前有一定的进展。
从美国近期的宏观经济数据来说,尽管非农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但由于美国已经接近充分就业了,所以就业指标早已不是美国货币政策的重点了。
通胀方面,暴哥之前也说过,市场和联储局表现出来的“忽视性”说明,美联储在承认现实的同时,已经战略性的调低了对于通胀的预期和重视态度,所以尽管通胀不好,美元指数也表现出太大的跌幅。
上述背景,整体来说,有利于美元继续企稳走高,相对的人民币不大可能在这种环境下大涨。
那么是内部环境推动了人民币大涨?
这一次可没有出现逆周期因子,香港离岸cny hibor也没有出现此前暴打空头时候的暴涨,也就是说央行出手的可能性从表观上来说应该不大。
反倒是,央行在节前设定了定时发送的定向降准,这一在很多人看来有宽松意味的货币政策。大家知道汇率表现在某种程度上是一国货币政策的外延,按照这逻辑,人民币在节后更应该是相对疲软。
甚至央行对于人民币汇率的指导价格——中间价,远远低于目前市场给出的人民币价格。中间价给出的定价比市场定价低了400个基点。
所以上述内外逻辑似乎解释不通。
大家可以看到暴哥在分析内外部因素的时候,对于外部环境多以宏观面,对于内部因素多是假设我们主动出击,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或者说干预,而没有谈市场交易者的因素。
其实说到底,任何宏观环境的变化,政策变动,最终都回落地在实际从事交易者的预期身上,也就是这一切现实结果都反应了参与人民币交易的各方交易者之间的心态变化。
这么说貌似有有一些玄幻色彩,但其实金融市场,整体来说就是在人性的浮动与变化之下,产生的结果。
这次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金的理查德塞勒恰好就是对行为金融学,或者说心理(人性)与传统经济学融合产物的最佳代言人之一。
大家如果读过2002年同样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丹尼尔卡尼曼的著作思考快与慢等研判人性非理性的书籍,以及索罗斯的金融炼金术,塔勒布的黑天鹅等等都会发现一个共通的地方就是在交易过程中,其实在交易的瞬间或者说对待交易的心里变化其实是大多数都不是大家想想的那么理性,这种预期的变化往往是即时性,临时性的,换言之是情绪化的,远非理性人的表现。
因此,有时候,这种情绪化我们很难通过经济学模型或者说通过市场的分析来判断,除非你硬要生搬硬套。
喜欢思考的朋友想一下,即使是追求价值投资,发现价值的巴菲特其实也是利用了人民情绪上的不确定性,发现价值。
这种情绪化再加上,对于投资价值的确定本身其实就是一件玄幻的事情,用贴现分红模型来估算股价和其他更深奥的理论来估算市场价格基本上更是扯淡。实用价值没有大家想的那么有用。
那么这些东西(心理,行为,金融之间的勾稽关系)和人民币汇率这两天的走势有什么关系呢?
暴哥以为当然有,说简单一点,很可能市场参与者的心态可以这么描述,去年十月一之后,人民币开始阶段性贬值,这一次,或许有些人估计,为了扭转十月一之前的人民币过快贬值,让人民币在十月份这次最重要的会议之前,表现的更加稳健,中国的央行会适度的进行干预。而十月一之前定向降准的发布,其实无形中更加强化了这种预期,因为大家都认为此举会加重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央行应该会有所对应之策。
结果呢?这种自我暗示,可能意味着,就算央行没有动作,或者说动作不明显,就足以让人民币多头额力量远超过空头。何况空头被绞杀的感觉还历历在目。
另外,还要说的就是,其实某种程度上,人民币汇改进程其实从结果上来说一直在推动,或许短期之内,人民币会进一步放开双向波动的幅度,让人民币更富有弹性。有些时候,政策上的决定,容忍度提高,最终要通过市场的反映出来,让市场去发现和适应。这也是人民币国际化不得不迈过去的坎。
从未来人民币的走势来看,两步一回头,温和贬值可能是最有可能的。
陆家嘴金融(FinanceL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