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头条早知道
你关心的头条,都在这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头条早知道

开年“五连封”,王健林父子不认命!

头条早知道  · 公众号  ·  · 2025-02-25 00:1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星标★ 👇“ 头条早知道

让我们每天第一时间相遇

来源:李东阳朋友圈(ID:LDYMarketing)
作者:李东阳

时代的春风总是此起彼伏,吹落在不同的人身上。

昨天,马云出席最高规格民营经济座谈会,让人感叹时隔多年,阿里终于又坐上了牌桌。

但与此同时,另一位“前首富”王健林的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

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王健林再新增两条股权冻结信息,冻结股权数额共计1200万,而在前一天王氏父子刚因股权冻结7702.8万元的新闻登上热搜。

图源:36氪微博

而把时间往前拉,2025年开年不足两个月,王健林的商业版图已遭“五连冻”,其中包括1月27日一笔8.1亿元的巨额冻结。有媒体统计,算上此前被冻结的股权,万达累计冻结金额已达60亿元左右。

作为各自时代的王者,王健林和马云都曾在地产与电商的黄金年代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但不同的是,历尽千帆,马云似乎有回春的迹象,而王健林可能要被时代抛弃了。

2024年11月15日,身形消瘦的王健林在云南大理的鸡足山金顶寺正端着香烛,虔诚地向大佛祈拜。

图源:微博网友

他不会想到再虔诚的信仰也抵不过这资本市场凌冽的寒风此般刺骨。


王健林向左,马云向右


首富变“首负”的戏码,总在时代转折处上演。

当年初DeepSeek的AI风席卷而来,更映造出房地产夕阳余晖下的悲情。

在2012 年年度经济人物颁奖盛典上,王健林说“任何人见了马云都会被他忽悠晕的,比本山厉害多了”。马云则回应道“忽悠是自己不相信让别人相信,我们是自己都相信,希望人家更相信”。

彼时的他们正是意气风发时,但此后命运的齿轮便开始交错。

2017 年前后,万达以 “买全球” 的姿态横扫海外市场,收购 AMC 影院、传奇影业等资产,总耗资超千亿元。彼时的王健林风光无两,但这种大规模的扩张主要依赖资本杠杆,通过股权质押、对赌协议等融资工具快速扩张,也为后续危机埋下隐患。

图源:投中网

其中的两份对赌协议是将万达推入深渊的关键。第一份是2018年缔约的“大连万达商管”上市对赌协议;第二份是2021年缔约的“珠海万达商管”上市对赌协议。第一份“赌约”对应战投340亿元,第二份“赌约”对应战投380亿元,2024年调整追加至600亿元。

最终因四次IPO折戟触发回购条款,将万达拖入400亿本息黑洞。虽然此后王健林开始疯狂甩卖万达广场、海外游轮板块、影业板块、万达院线等资产,仍未能填平债务缺口。

尤其是昔日盟友苏宁、融创的仲裁追债,让这场危机从财务层面升级为信任崩塌。

图源:中国房地产报信息

而2月11日,当王健林父子持有的大连合兴投资有限公司 7702.8 万股权被冻结或许宣告了万达资本积木开始崩塌了。

自 2007 年成立以来,大连合兴就承载着王健林的商业布局重任,在万达的整体架构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中枢”作用。大连合兴持有大连万达集团 99.76% 的股份,王健林通过在大连合兴 98% 的绝对控股地位,实现了对万达集团的实际掌控,进而能够决策和管理万达旗下众多产业。

但此番大连合兴被股权冻结,不仅束缚了王健林进一步解救万达的手脚,也让整个万达集团开始脱离王健林的控制。

与71岁的王健林在股权冻结与资产抛售的寒流中踉跄不同的是,61岁的马云却以民企座谈的高调姿态重返聚光灯下。两位前首富的背向而行,恰似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双面镜。

图源:极目新闻

同一时空下,马云在民营经济座谈会上为阿里与苹果的AI合作按下加速键。

这场被外界解读为“科技回归宣言”的亮相,背后是通义千问大模型与苹果生态的深度耦合——双方联合开发的中国AI功能已进入监管审批流程,试图在ChatGPT阴影下撕开本土化缺口。

王健林的“左”是地产周期的宿命:高杠杆扩张的账单,终需用股权冻结与广场甩卖支付。

而马云的“右”是科技周期的赌注:押注AI重构商业生态,正如他20年前赌中电商风口。


贪玩的王思聪开始努力了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多年前,王思聪出国留学之时,王健林跟他说要振兴中华。

但2009年学成归国后,王思聪身上的标签不是“商业新贵”而是“纨绔子弟”。

他热衷于吃喝玩乐和香车美女,一夜之间花掉上千万元唱KTV,奢华生日派对上,豪掷千金,甚至给爱犬戴上Apple Watch。

图源:微博网友

2015年,王健林接受《经济参考报》专访,聊起企业传承的话题时坦言“儿子没兴趣接班,而我也不会强求,职业经理人谁好就谁来”。

但谁也不会想到,今时今日不是王思聪还接不接班的问题,而是万达还能撑多久的问题。

不过挫折再次被证明是最好的熔炉,当近两年万达深陷债务危机、王健林焦头烂额的时候,大家发现王思聪开始变了。

2023年11月27日,王思聪以“北京寰聚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身份现身山东泰安,出席一文旅项目签约仪式。

图注:一身休闲装打扮的王思聪在画面里格外显眼

彼时的王思聪一身休闲装现身被调侃“没穿西装是最后的倔强”,但也是从那时起人们发现,王思聪开始认真搞事业了。

2023年7月成立的寰聚商管,是王思聪商业转型的枢纽。这家注册资本仅1000万元的公司,两年内布局70余个项目,涵盖杭州ICON CENTER夜娱综合体、泰山文旅健身中心改造等重头戏。

在山东泰安,他投资5.35亿元将体育场改建为华北最大室内滑雪场,试图用“微度假目的地”撬动文旅消费。

这种“文化赋能商业”的路径,与其早年普思资本投资电竞、直播的逻辑截然不同。王思聪似乎也开始走父亲趟过的老路。

图源:蓝鲸新闻

通过寰聚商业王思聪先后投资了 “牛校长”“椰小鸡”“玉芝兰” 等餐饮品牌。其中,“牛校长” 品牌于2024年 9 月 24 日成立北京牛校长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定位牛排快餐,计划 2025 年第一季度开出 100 家门店。

而在更早的2024年初,王思聪还先后成立了杭州朱庇特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和南京悦行天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前者专注餐饮管理,后者从事信息科技。

值得玩味的是,寰聚商管总部设在朝阳万达广场,但他不需要复制父亲的帝国,而是用更轻巧的方式重构“万达模式”——当王健林为数百亿对赌协议焦头烂额时,王思聪正用30平的牛排店证明自己“长大了”。

王思聪不会想到,从开始创业到现在已经过去16年,37岁的自己也不得不在这个令无数打工人焦虑的年纪替父分忧。

王健林也没有想到,71岁的年纪让自己愁容满面的不是王思聪何时接班,而是万达如何度过危机。

站在2025年的节点回望,那个在夜店挥金如土的“王校长”已然隐身。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在财报与加盟合同间穿梭的商人。

只是不知道,向来玩世不恭的王校长会让“努力”成为比“玩票”更持久的标签吗?


王健林,中国企业家的典型


1990 年,王健林跟 4 个朋友去香港,住在君悦酒店。从酒店 11 楼平台能看到维多利亚海港。彼时踌躇满志的王健林对朋友说,自己这一生做生意的目标就是要奋斗有这么一栋楼。

2016 年,王健林做客鲁豫的节目《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在谈到年轻人创业话题时,王健林脱口而出“先定个小目标,比方说先挣它一个亿。”

图源:上游新闻

一眨眼数十年斗转星移,王健林不仅实现了当初的目标,还成为了中国商业史上的一个耀眼高光。

在王健林身上,我们能看到因改革开放崛起的那一代企业家身上的率真、低调与务实。

在一次商业投资研讨会中,当地的一位政府官员曾这样对王健林说道:“在我们这里投资的话,万达在这里建设的产业所产生的利润,一分钱都不能带走,都应当归属于当地相关的部门.....”

王健林听后直言:“干脆拉倒!什么投资、什么建设、什么产业,这些干脆什么也别搞了,我直接给你5个亿的现金,我养着你,这样符合你说的意思”。

这种率真的性格成为大众对王健林的印象主要来源。

而面对2017年4200亿债务危机,他果断抛售13个文旅项目与77家酒店,用“壮士断腕”的决绝诠释了务实主义者的生存智慧。

更重要的是,王健林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通过大规模资产出售、剥离非核心业务、个人财产重组等方式积极筹措资金,向债权人证明自己的诚信,这是一位企业家的担当。

当许家印的2万亿债务黑洞吞噬信任,贾跃亭的“下周回国”沦为时代笑柄,71岁的王健林却在2025年寒冬中完成第七轮万达广场抛售,他没有把欠银行的贷款变成烂账,更没有把上千亿的负债丢给社会。

这位前首富的生存哲学,折射出中国民营企业家群体在狂飙年代的分野——有人沉溺杠杆游戏,有人追逐颠覆叙事,而真正的企业家始终恪守底线。

某种程度上来说,卖万达广场不是王健林的失败,而是商业文明的正常代谢。

莫以成败论英雄,王健林值得所有人尊敬。

图片


★星标★ 👇“ 头条早知道

让我们每天第一时间相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