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有些瞠目结舌 这是运人还是运沙丁鱼罐头?
在万众瞩目的阅兵结束后,大家都在关注歼
-20
的闪亮登场,或者是铺天盖地的武直突击群,其实大家都忽视了一个关键的角色:由
1
架运
-20
和
2
架运
-9
组成的运输机编队,如果没有这些运输机的辅助,无论是战备装备和人员的运输,还是远程补给、空中加油、预警
/
电子战载机平台等等任务,都无法完成。所以,要评论一支空军的战略投送或者打击能力,首先就得看运输机。
今年只有一架运-20出现 确实并不引人注目
美军其实是战略空军中最熟练使用大型运输机进行运兵的,尤其是进行跨洲际运兵,比如从本土或者海外基地,甚至跨越了大半个地球之间的转移部队,都会使用自己的运输机。
C-17
就是其中佼佼者,
C-17
作为一款载重量可达
77
吨的重型战略运输机,由于采用了标准化航空货柜盘设计,使得其运载载荷可以多重选择。无论是
M1A2
这样的重型主战坦克,还是零七八碎的各式弹药,甚至是完成运兵任务都游刃有余。如果只采用标准
4
排式座椅安装,
C-17
可以运输
102
名步兵,而如果采取更紧密的座椅配置,同时容纳
150
名轻步兵并不是问题,而美军现役拥有
220
架
C-17
运输机,极限运算的话,可以满足
3
万多军队的运输任务,如果包含弹药和轻武器装备,那么至少可以确保你
8000
到
1
万人的轻装运输。虽然看起来有些不雅观,有点类似于沙丁鱼罐头一样,甚至很多人头一次看这个场景,感觉黑压压的有些瞠目结舌。但在大规模战场面前,这样的情况,应该算是小儿科了。
美军的战略投送能力已经发展到了相当强的地步 这个我们需要承认
对于中国来说,也有属于自己的远距离运兵方式,那就是高速铁路网。根据美国《国家利益》网站的估计,中国使用高速铁路网可以把一个轻装陆军师用
5
个小时送递千里之外。对比美国在
1991
年的成绩,数个月把
50
万人快速运输到沙特,中国如果在自己铁路网运动范围内,如果只是运输轻装师,从最北边的高铁站到最南边的高铁站,也不过半天多一点的时间,而这条线路的运力是每天百万计算的。所以用来投放轻装兵员,
10
万大军完全没有问题。只不过,这样的情况却不能让军事专家对提升中国的战略运输能力而感到高兴;相反,高铁运输本身存在节点多、调度复杂、只能做到站到站、而且只能轻装前进不能运输重型装备,由于高铁车厢的限制,哪怕有了大型货柜车,也只能运输小型机械,像步兵战车等都无法运输,更别说超高、超限的
99A
主战坦克了。更长的东风导弹车等也无法整辆运输,从整体来说高铁运兵只适合兵员运输。
如果只是兵员运输,中国高铁的运输能力确实无人能及
如果要组建快速反应师,则必须依靠大型运输机。运
-20
的出现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选择,在原有伊尔
-76
运输机时代,由于需要担负相当繁重的日常运输任务,很难组织成建制的战略运输能力保障演练。而当运
-20
服役后,配合运
-9
运输机,则可以做到重型装备、物资、兵员同步运输,同时抵达机场,快速集结、快速展开。尤其当解放军领略了美军战略空军强大综合实力和俄罗斯安
-124
的出色远程重型装备的投送能力后,更需要发展大型运输机。
可最重要的还是重型装备以及快速反应能力和“最后一站”运输问题
现在运
-20
的服役也只是第一步,运
-20
疑似配备国产发动机涡扇
-20
的验证机也正在静力实验中,关于运
-20
的战略空运体系也正在打造中。从目前的进度,
3-5
年左右会形成成体系、成建制、成规模的战略运输保障全系统。那么美军那样的战略空运,远程跨半球的战略投送,我们也可以运!
运
-20
这一年一直在进行战略空军的磨合演练 尤其是标准化和专用化的运输装备的磨合使用
奋笔疾书解读局势只为唤醒更多人,认同就请支持我吧。
另: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zan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
zan
,以示鼓励!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